天天看点

黄晓薇在《学习时报》发表署名文章《夯实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家庭根基》

作者:广州女性

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黄晓薇在5月20日出版的《学习时报》上发表署名文章《夯实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家庭根基》。

黄晓薇在《学习时报》发表署名文章《夯实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家庭根基》

这是2024年5月20日的《学习时报》一版

夯实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家庭根基

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

黄晓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治国理政、定国安邦、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深刻把握家庭对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作用,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领导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取得历史性、开创性成就,产生了全方位、深层次影响。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对“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出明确要求。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积极回应亿万家庭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守正创新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高质量发展,夯实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家庭根基。

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对家庭工作的重视前所未有、对家庭领域的支持前所未有,全社会对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关注度前所未有、参与积极性前所未有,家庭工作迎来了历史最好时期,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和实践成果。

重要论述深入人心,凝聚起亿万家庭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中央纪委全会等重要场合,在春节团拜会讲话、新年贺词中,在三次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在会见全国文明家庭代表、同少年儿童共庆“六一”时,在赴各地考察调研期间,围绕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强调家庭和睦、家教良好、家风端正,子女才能健康成长,社会才能健康发展;强调把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强调发挥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强调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等,深刻阐述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实践要求。重要论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家国一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家庭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运用和创新,彰显了大党大国领袖深厚宽广的家国情怀和为子孙万代计、为长远发展谋的治国之道,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家庭篇”,为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随着党的创新理论广泛传播,《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习近平走进百姓家》等读书分享活动蓬勃开展,广大群众越发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心系万家灯火、情牵民生冷暖的人民情怀,感受到光辉思想的真理伟力和实践力量,更加自觉坚定地把爱国和爱家统一起来,把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汇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家”力量。

顶层设计不断强化,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供有力制度保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党的二十大将“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写入党代会报告,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被纳入党的治国理政战略布局统筹推进。民法典专设婚姻家庭编,出台了反家庭暴力法、家庭教育促进法,修订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在维护家庭成员合法权益、支持家庭发展中彰显法治的重要保障作用。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首设“加强家庭建设”专节,2021—2030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分别增设“妇女与家庭建设”“儿童与家庭”领域,与亿万家庭密切相关的生育、托育、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社保、住房等政策措施日益健全,一项项政府民生实事相继落地开花,家庭支持政策体系越来越完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用良好家教家风涵育道德品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将家风家教宣传教育纳入廉政教育内容,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要求把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中央纪委机关、中组部、国家监委、教育部、全国妇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协同联动、各方广泛参与的家庭工作新格局。

实践探索异彩纷呈,家家幸福安康的生动局面日渐形成。家庭文明建设持续深入开展。涌现出全国文明家庭781户、各级五好家庭558万户、各类最美家庭1484万户,在全国建立家风馆4300多个,7.2亿人次参与活动;2万多支巾帼宣讲团、16万多名宣讲员进社区、到企业、入家庭,开展家教家风巡讲展演等活动50多万场,受益群众2.5亿多人次。今年5·15国际家庭日期间,全国妇联以“家国情·小家大爱”为主题,推出“AI传家风”“我给妈妈送束花”等系列宣传活动,组织“最美家风润万家”接力宣讲、“家教润心成长同行”儿童心理健康家长直播课,网上相关话题总浏览量超过14亿。家庭教育指导护航儿童成长。制定修订《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家长家庭教育基本行为规范》《儿童家庭德育指导手册》等,依托城乡社区40多万个家长学校、4万多个网络新媒体平台、500多个儿童活动中心以及48万多人家教指导服务队伍,把科学家教送到家长和孩子身边;广泛开展“少年儿童心向党”“书香飘万家”亲子阅读等活动,引导孩子们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增强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家庭关爱服务送达千家万户。多措并举促家政服务扩容提质,据不完全统计,妇联系统年均开展家政培训100多万人次,帮助80多万妇女就业;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截至2024年2月,全国托位数约为480万个,比2022年增加32.5%;加快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2023年末全国养老机构4.1万个,养老服务床位820.1万张;全国建立县以上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4000多个,常态化开展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服务;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关爱、“春蕾计划”、寒暑假期儿童关爱服务等,为困难家庭妇女儿童送温暖,广大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家庭家教家风是中国式现代化丰富内涵中最基础、最独特的要素,也是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都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密切相关。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必须始终重视发挥家庭的重要基点作用,赋予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新的时代内涵。

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离不开亿万家庭强有力的支撑。人口问题是事关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问题。大陆有14亿多人口、4.9亿多家庭,无论是人口规模适度增长、人口素质全面提升,还是培养接班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要积极培育新型婚育文化,加强对年轻人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的引导,完善和落实生育支持政策,提高家庭人口再生产能力,确保劳动力供给充裕;注重为家庭赋能,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为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充分发挥家庭作为人生第一所学校、父母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作用,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内在包含广大家庭共建共享美好生活。共同富裕一头连着中华民族的“大梦想”,一头连着每个家庭、每个中国人的“小日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要把推动高质量发展放在首位,充分调动每位家庭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奋斗创造幸福生活,靠勤劳走上致富之路,为中国式现代化添砖加瓦;把广大家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家庭养老托育、子女教育、事业家庭平衡等急难愁盼,加强对特殊困难家庭关爱帮扶,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绘就家和万事兴的幸福图景。

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需要家文化提供丰厚滋养。既要物质富足,也要精神富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崇高追求。家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饱经磨难而更强、豪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支柱,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力量,是中华文化的根基和精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要弘扬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传承“恋亲不为亲徇私”“为人民服务,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等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涵养忠诚干净担当、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等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树立新时代家庭观,营造家庭文明新风尚,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家庭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不可或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点,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家庭是生态文明的建设者,从发展绿色农业到美丽乡村、美丽庭院建设,从爱粮节粮到光盘行动、垃圾分类,都离不开家庭成员的参与和贡献。家庭也是绿水青山的分享者,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家庭福祉,新鲜的空气、干净的水、放心的食物、宜居的环境等这些来自大自然的馈赠,都是衡量家庭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要在家庭中大力倡扬生态文明理念,开展绿色家庭培树,引导家庭成员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建设美丽中国增绿添彩。

实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家国一体”意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家国一体”意识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成为对人类社会的美好憧憬,这为今天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解决纷繁复杂的民族关系和国际关系、维护世界持久和平提供了中国方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要从家庭的视角,讲好中国故事,讲述中国人的血脉相连和精神传承,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搭起中国与世界“民相亲”“国相交”的连心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

为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高质量发展作出妇联组织独特贡献

做好家庭工作是党中央交给妇联组织的重要任务。新征程上,妇联组织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国妇女十三大目标任务,打造“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升级版,大力实施家庭服务巾帼行动,充分发挥妇女的独特作用,为促进家庭和睦、家教良好、家风端正尽责,为广大家庭美好生活服务,助力夯实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家庭根基。

围绕促进家风端正,着力提升最美家庭品牌影响力。拓展活动广度,将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与各类家庭文化、公共议事、积分超市、基层党建等活动有机结合,通过“横向联动寻”“纵向系统推”“点上群众荐”,扩大寻找蓄水池。强化活动深度,大力弘扬优秀传统家风、革命红色家风、新时代共产党人良好家风,持续推动家风故事进社区、进机关、进校园、进农村、进网络,联合有关部门推进清廉家风建设,总结推广移风易俗好家庭好案例,让家庭文明新风尚更加充盈千家万户。增添活动亮度,在城乡社区普遍设立最美家庭光荣榜宣传栏,依托主流媒体、网络新媒体、妇联所属全媒体等宣传平台,让最美家庭品牌叫得更响、传得更开。

围绕促进家教良好,着力提升家庭教育指导专业性。培养专业化队伍,联合有关部门制定家庭教育指导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系统研发课程教材,协同推进学科体系建设。丰富专业化产品,依托专家力量,打造全生命周期家庭教育指导课程体系,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产品,开展亲子阅读、亲子科普等实践活动,大力普及家庭教育理念知识,为家长解疑释惑、提供帮助,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打造专业化阵地,抓住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契机,推动将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融入社区规划建设,就近就便满足家长科学育儿需求;联合网络新媒体资源建设家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让家长更加便捷地获取家庭教育指导。

围绕促进家庭和睦,着力提升家庭关爱服务精准度。持续深化爱心妈妈结对关爱活动,实施温暖守护、赋能成长、爱心助力三个计划,统筹用好“爱暖万家”“阳光驿站”“家家幸福安康工程知识书包”等资源,加强对爱心妈妈培训,把关爱服务留守困境儿童的工作做实做细做规范。持续深化婚育服务进万家活动,推出“幸福联线”婚恋交友服务品牌,开展多种形式的线上线下交友联谊活动;将托育服务纳入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和“两纲”示范创建,推广“爱在开端”项目早期育儿服务模式,为家庭提供优质普惠托育服务。持续深化巾帼家政服务提质扩容,制定巾帼家政服务机构评价标准,培树巾帼家政龙头企业,举办家政服务职业技能大赛,推进巾帼家政进社区,真正实现“就业一个人,幸福两个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