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夫妻每天争吵讓人身心俱疲,自從立下這7條家規,家庭内耗被治愈

作者:陪寶寶寫日記

你是否曾因家中小事與夫妻争執不休?你是否感到家庭中無休止的小摩擦耗費了太多心力?

曾幾何時,我和老公在家庭的瑣碎事務中疲于奔命,争吵與冷戰成了家常便飯。

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臉上難見笑容,家庭氛圍沉重得令人窒息。

夫妻每天争吵讓人身心俱疲,自從立下這7條家規,家庭内耗被治愈

直到有一天,我們意識到,這樣下去不僅毀了家庭,更毀了孩子的未來。

于是,我們決定坐下來好好談一談,立下幾條家規,從此,那些消耗我們精力的内耗就此終止。

如今,回首那段日子,我深感慶幸我們做出了這樣的決定。這七條家規不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更讓我們深刻體會到了家庭幸福的真谛。

接下來,我将與大家分享這些家規以及它們帶給我們的改變。

夫妻每天争吵讓人身心俱疲,自從立下這7條家規,家庭内耗被治愈

1、說話不要帶情緒——冷靜是溝通的基石

溝通時摒棄情緒化的态度是維持家庭和諧的首要原則。正如亞裡士多德所說:“任何人都能發怒,這很容易;但要對的人,在适當的程度上、時間上、目的上發怒,并非易事。”

以前,我和老公總是因為一些小事争吵不休,情緒一上來,什麼話都往外說,結果往往是越吵越兇,問題得不到解決。

後來,我們意識到這樣下去不是辦法,于是決定立下這條家規:說話不要帶情緒。

無論遇到什麼問題,我們都要先冷靜下來,理性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需求。如果有一方情緒激動了,另一方就要及時提醒對方冷靜下來,再一起讨論問題。

這條家規讓我們學會了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如何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對問題。

當我們學會控制情緒,并以平靜的方式交流時,許多不必要的争吵自然消弭于無形。

夫妻每天争吵讓人身心俱疲,自從立下這7條家規,家庭内耗被治愈

2、學會低聲溝通——用溫柔的力量化解沖突

提高嗓門并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使問題更新。如奧古斯丁所言:“溫和的言語是心靈之美的展現。”

以前,我和老公一吵架就會大聲嚷嚷,甚至摔東西。這樣的溝通方式不僅無法解決問題,還會讓沖突進一步激化。

我們意識到,低聲溝通是一種更溫柔、更有效的溝通方式。

于是,即使有不同意見或發生争執,我們也會盡量用平和的語氣表達出來。

這樣做的好處是,我們可以更清楚地聽到對方的想法和需求,也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

通過低聲溝通,我們可以保持理性,避免傷害對方的感情,逐漸學會了換位思考和了解對方。

同時也為孩子樹立了良好的榜樣,讓孩子了解溝通不是聲音大小的比拼,而是了解和尊重的過程。

夫妻每天争吵讓人身心俱疲,自從立下這7條家規,家庭内耗被治愈

3、吃飯時讓手機退出——重拾餐桌上的溫情時光

餐桌上的交流是家庭關系的重要一環。放下手機,享受用餐的樂趣,聆聽家人的心聲,這不僅是對家庭成員的尊重,更是增進感情的好時機。

以前,每次吃飯時,大家總是各自玩手機,很少交流。這樣的氛圍讓我們感到家庭關系的疏離。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我們決定立下這條家規:吃飯時讓手機退出。

在吃飯的時間裡,我們會一起輕松的聊聊今天的趣事、分享彼此的心情、傾聽孩子的想法。

這條家規讓我們重新找回了餐桌上的溫情時光。

我們發現,當手機不再成為我們的羁絆時,我們可以更專注于與家人的交流和互動。這樣的時光讓我們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和幸福。

夫妻每天争吵讓人身心俱疲,自從立下這7條家規,家庭内耗被治愈

4.每天同時起床——共同開啟新的一天

早晨的共同時光可以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穩定,這對他們的心理健康有着不可估量的正面影響。

為了珍惜這段時光,我們決定立下這條家規:每天同時起床。

這意味着我們要一起迎接新的一天,一起準備早餐、整理家務、送孩子上學。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分享彼此的心情和計劃,也可以一起解決遇到的問題。這樣的早晨讓我們感受到了家庭的凝聚力和幸福感。

同時,起床的習慣也讓我們更加珍惜彼此的時間。

我們意識到,每天能夠和家人一起度過這段美好的時光是一種幸福和幸運。這樣的時光讓我們更加珍惜彼此的存在和陪伴。

夫妻每天争吵讓人身心俱疲,自從立下這7條家規,家庭内耗被治愈

5.做蹲下來的父母——傾聽孩子的心聲

尊重是愛孩子的基礎,也是教育的底色。尊重孩子意味着要平等地傾聽他們的聲音。

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我們決定立下這條家規:做蹲下來的父母。

這意味着我們要放下成人的架子,以平等的姿态與孩子交流。當孩子遇到問題或困惑時,我們會耐心地傾聽他們的想法和感受,給予他們支援和鼓勵。

通過這條家規,我們逐漸學會了如何與孩子建立親密的關系。

我們發現,當孩子感受到我們的尊重和了解時,他們更願意與我們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

這樣的相處方式不僅讓我們更加了解孩子,也讓他們感受到了我們的關愛和支援。

夫妻每天争吵讓人身心俱疲,自從立下這7條家規,家庭内耗被治愈

6.多坐在書桌旁而非沙發上——用行動引導孩子

家庭教育是潤物細無聲的,為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我們決定立下這條家規:多坐在書桌旁而非沙發上。

這意味着我們要用自己的行動去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閱讀興趣。

我們會陪着孩子一起閱讀、學習新知識,也會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和體會。

通過自己的行為示範,我們在自我成長的同時,也可以激發孩子對學習和閱讀的興趣,讓他們明白知識的重要性。

也讓孩子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和意義,也讓他們更加珍惜與父母共度的時光。

這種正面的變化也進一步影響了我們的家庭氛圍,讓整個家庭都充滿了積極向上的氣息。

夫妻每天争吵讓人身心俱疲,自從立下這7條家規,家庭内耗被治愈

7.給媽媽獨處的時間——讓家庭更加和諧

母親也需要關愛和休息。

在家庭中,媽媽往往承擔着更多的家務和育兒責任,她們需要處理各種瑣碎的事務,照顧家人的生活起居。

然而,長期的忙碌和壓力容易讓媽媽們感到疲憊和焦慮,甚至影響家庭氛圍的和諧。

給予她一些私人空間,讓她從繁忙的家務中解脫出來,每周安排一段時間,讓媽媽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或者簡單地休息一下。

在這段時間裡,爸爸會主動承擔起帶娃和做家務的任務,讓媽媽可以真正地放松下來。

這樣的安排不僅讓媽媽得到了喘息的機會,也讓整個家庭更加和諧。

當我們能夠互相了解、互相支援時,家庭就會成為一個溫馨的避風港,讓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歸屬和安慰。

夫妻每天争吵讓人身心俱疲,自從立下這7條家規,家庭内耗被治愈

這七條家規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們家庭前行的道路。它們讓我們學會了如何控制情緒、如何有效溝通、如何珍惜彼此的時光。這些家規不僅讓我們停止了家庭内耗,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還營造出了一個充滿愛與支援的環境,更讓我們深刻體會到了家庭幸福的真谛。

希望這些經驗,能夠給同樣遭遇家庭内耗的你們一些啟示和幫助。

夫妻每天争吵讓人身心俱疲,自從立下這7條家規,家庭内耗被治愈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