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嘗鮮勿嘗“險” 野菜好吃别亂吃

作者:天津衛視

  眼下正是市民踏青、出遊的好時節,不少市民外出時有采摘野菜的習慣。荠菜、蒲公英、香椿芽……野菜縱然鮮嫩美味,但食用不當很可能引起身體不适。那麼,吃野菜的正确打開方式是什麼呢?

嘗鮮勿嘗“險” 野菜好吃别亂吃

  在宿遷城區一處空地,不少市民提着袋子,拿着工具采摘野菜。市民王女士告訴記者,現在正是挖野菜的最佳季節,每年這個時候她都會挖些野菜來吃。

  市民王女士說:“以前過去也沒有吃,都吃野菜,榆樹葉子、洋槐樹葉子、荠菜包水餃子,聽說吃野菜好,能降血壓。”

  采訪中,不少采摘的市民覺得野菜不僅好吃而且健康營養。但專業人士表示,野菜富含粗纖維和人體所需微量元素,适量食用确實有利于身體健康,但并不是所有野菜都适合食用。目前宿遷周邊野菜主要有蒲公英、野藜蒿、荠菜、蕲艾等,但如果是不認識、沒吃過的野菜,大家不要随意嘗試。

嘗鮮勿嘗“險” 野菜好吃别亂吃

  宿遷市中醫院藥學部主管中藥師萬廣聞說:“野菜一次性不宜食用過多,不宜将野菜當成主菜,可以将其當成輔菜。”

  醫生介紹,每年,醫院都會接診因食用野菜導緻嘔吐、頭暈、拉肚子的患者。不少患者将野菜采摘回家後隔夜才吃,以香椿芽為例,其含有對人體有害的毒素硝酸鹽和亞硝酸鹽,隔夜存放後,香椿芽的亞硝酸鹽含量會明顯升高,此時服用容易産生頭暈、惡心等症狀。

  宿遷市中醫院藥學部主管中藥師萬廣聞說:“食用前要将野菜充分泡水,烹饪時一定要将野菜煮熟。早上采摘的野菜,當天要食用完畢。對于已經煮過的野菜不宜再次烹饪後食用。”

嘗鮮勿嘗“險” 野菜好吃别亂吃

  不僅要注意辨認和正确烹饪,野菜也不是所有人群都合适。以荠菜為例,其含有較多的粗纖維,但是體虛、孕婦、消化系統功能不好的群體不宜吃多,否則腸道負荷較大。同時,對于城市綠化帶裡的野菜,很可能會被噴灑殺蟲藥劑,市民不要随意采摘,也防止綠化被破壞,影響整體景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