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文化】鳳嶺晴雲今與昔‖胡佳音

作者:方志四川

鳳嶺晴雲今與昔

胡佳音

甲辰年新春,資陽亮相CCTV-3綜藝頻道播出的央視“小春晚”《2024東西南北賀新春》。其中,外景現場之一布局在資陽鳳嶺公園,非遺技藝、川劇資陽河、資陽美食、年俗文化等獨具特色的資陽元素也随即亮相央視熒屏,展現在全國觀衆面前,彰顯出資陽傳統與現代交融的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的變化與風貌。

資陽鳳嶺公園也是以一度火爆出圈,遊客紛紛攜親帶友前往打卡,尋春色、賞美景,感受鳳嶺公園獨特的文化魅力。

【曆史文化】鳳嶺晴雲今與昔‖胡佳音

而鳳嶺公園的前世今生是什麼?她有着怎樣的曆史文化底蘊?這些,對于大多數遊客來說可能鮮為人知。用一句話概括:這裡,是一片浸潤着悠久曆史的沃土,是承載厚重文化的曆史長廊。

要談鳳嶺公園,先從所在地雁江悠久的曆史講起。

雁江,堯為資國地,夏屬梁州,周入雍州為蜀國地,公元前135年(漢武帝建元六年)置縣,因城在資水(今沱江)之北,故名“資陽”。沱江生态完美,金雁常住,故而江稱雁江,城叫雁城。這裡是中國早期智人“資陽人”的故鄉。

【曆史文化】鳳嶺晴雲今與昔‖胡佳音

資陽人頭骨化石發掘地(圖源:封面新聞)

【曆史文化】鳳嶺晴雲今與昔‖胡佳音

“資陽人”頭骨化石複刻品(圖源:封面新聞)

穿越時空隧道,在這裡,你可以看到35000年前一群勤勞勇敢的“巴蜀新人”開創了偉大的“資陽文明”;在這裡,你可以聆聽東周天文學家、孔子之師苌弘,西漢谏議大夫、辭賦鼻祖王褒,東漢五官中郎将、經學家董鈞等古代“三賢”的諄諄教誨;在這裡,你可以感受上海市人民政府市長曹荻秋、現代作家邵子南、抗日名将饒國華、革命烈士餘國祯等現代“四傑”舍生取義的奉獻精神;在這裡,你可以悠閑地欣賞鯉魚橋文化、川劇高腔“資陽河”流派、半月山大佛等豐富多彩的曆史人文景觀。

【曆史文化】鳳嶺晴雲今與昔‖胡佳音

“蓮山沱水繞東城,金雁流霞映照江。”雁城,依山傍水,沱江、九曲河穿城而過,四周有五座含有“台”字的山環抱,并稱五台,分别為寶台、天台、書台、鳳台、蓮台。這裡擁有頗多景觀,自宋代以來,逐漸有詠城周景緻的記載。縣人張方詩中有“資水右旋江會合,天台西直卦文明”的佳句。至明朝,則有雁江古渡、寶刹晨鐘、鳳嶺晴雲、蓮池夜月、書台春曉、天台夕照、沃野雙峰、資溪九曲等“資陽八景”形成。縣人太仆何淵有詠八景的七律八首。而學者張聖奘在《資陽五台賦》中感歎:“雖然是五個光秃秃的土丘,但卻是資陽文明的縮影啊!”

【曆史文化】鳳嶺晴雲今與昔‖胡佳音

五台拱秀,是資陽古人的驕傲。1951年修建成渝鐵路時,在東嶽山下資溪邊發現35000年前的人類化石,1981年又出土大量舊石器遺存。這裡,既有燦爛的遠古文明,更孕育着資陽人的現代文明。

今天,我們單說承載着“鳳嶺晴雲”八景之一的鳳台山,也就是今天的鳳嶺公園、市民口中的東嶽山。她,竟然是沱江流域最早的公園。

【曆史文化】鳳嶺晴雲今與昔‖胡佳音

從雁城西關外往外一裡左右,有山北來,舒展翅膀,一如鳳鳥飛翔,是以得名鳳台山,有“鳳舞九天”的美好寓意。這是資陽五台中最高的一座山,海拔432米。漫山林木參天,嶺接晴空,雲影往還,紅牆綠樹,相映成趣,即資陽古代八大景觀之一的“鳳嶺晴雲”。

傳說鳳台山上有唐代畫聖吳道子的遺墨,但如今早已沒有了蹤影。1466年,山上建起東嶽廟,别稱東嶽山。每年三月演出戲劇,遊客如雲。1857年,三賢祠建于東嶽山西麓大道旁。

明朝時期,一位學貫中西的學者王樹楠在資陽做知縣,曾在山上修建了沱江流域最早的一座公園,取名為“章園”。

1892年4月,知縣王樹楠尋得東嶽山賴家坡(今資陽火車站背後的山)宛如鳳尾的5畝空地,開辟為園,于當年8月12日竣工。園門楹聯是“江城如畫裡,梅柳認村前”,并請善畫者繪成一圖,王樹楠則親自題寫了兩首七律。其一為:“竹戶松軒面四開,看山不厭百千回。拼将老杜殘生事,付與劉伶濁酒杯。煙雨一城秋池滿,風霜萬裡客登台。浮雲過眼皆陳迹,且取名花到處栽。”其二為:“共君梧院溶溶夜,一醉蓉城滟滟霞。明月清風孰賓主,耐颦宜笑有莺花。琴邊流水千年意,鏡裡新霜兩鬓華。别有相思在何處,江山到處即吾家。”

園内修建有看雲步月台,右邊修建了可供劃船遊玩的池子,取名為“野航”,左邊的茅草亭子取名為“秋燕堂”,正中為“跨鳳山房”,後邊是休息下棋的“憩亭”,西端為花蕊夫人祠,塑夫人像,立順聖太後碑。園子既有休閑的功能,更有許多的文化積澱和傳承。

其中,提到古時候的鳳嶺,其靈魂便是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後蜀主孟昶的妃子、宮廷詩人,資陽汪家壩人。清朝初期,汪家壩改為徐家壩,在今市政府與黃泥巴山腳下的一帶。夫人姓徐,才貌超人,少女時代即被朝廷選美入宮,被後蜀主孟昶選為愛妃。因為看她體态輕盈,跳起舞來如花蕊飄飛一般,故封花蕊夫人。

【曆史文化】鳳嶺晴雲今與昔‖胡佳音

花蕊夫人(蓬州閑士 攝于成都東華門遺址公園,圖檔:四川方志圖庫)

但孟昶後來不理朝政,遭到宋朝攻打,孟昶沒有抵擋,便帶着棺材投降,花蕊夫人也被俘押往宋首都開封府。宋太祖見花蕊夫人容貌、才華出衆,讓其當庭寫一首詩歌叙述亡國的理由,花蕊夫人脫口而出:“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甯無一個是男兒。”宋太祖見其回答精妙得體,為其女兒身卻有大氣魄而翹着大拇指稱贊。

不久,花蕊夫人去世,歸葬于蓮花山蓮台寺前,她的墳墓至今還保留着,具體位置在蓮花山烈士紀念碑附近的一大土堆。1951年,西南局文教部派學者張聖奘教授到資陽,還專程去考察了花蕊夫人墓。

王樹楠把公園裡的花蕊夫人祠修建好後,迎神那天,雲開日出,彩旗飄飛,蕭鼓齊鳴,滿屋光芒,仿佛看到了花蕊夫人的芳魂。縣人嚴正相作詩來歌頌花蕊夫人:“靈之來兮缤紛,美要眇兮,愁人兮奈何?思夫君兮涕沱。折瑤萼兮焉陳?表獨立兮山阿。”意思是鳳嶺山迎來了花蕊夫人的靈魂,在山間飄舞,十分美麗。仿佛看到花蕊夫人一腔愁緒出現在世人面前:“我該怎麼辦?想念親愛的夫君而淚流滿面,我摘下的仙花又獻給誰?”王樹楠聽了很悲傷,哀悼夫人節高志亮,又感于國家興廢無常,任由列強宰割,于是作散文《章園記》和六首詩,以抒胸臆。

民國時期,地方軍閥進駐“章園”。1941年園子坍塌,山上出土了鐵鍋銅劍和漢代的五铢錢币。1942年3月,園子東邊的土地廟有龍鳳錢磚80餘匹。1944年春,東麓農民犁土時,發現鍋劍。1988年夏,鳳嶺公園推土破墓,清理五铢和陶俑,墓磚盡是卷拱楔形,全都被盜墓賊盜掘過。那些紋理奇特的墓磚,渾厚凝重,反映了古代陶業的進步,後又出土了西漢時期的鐵劍等。可以說,這些文物,正是古資陽時期文明的見證。

東嶽山,也就是古稱的鳳台山,現在已打造成推窗見綠、移步換景、山水共融的公園向遊人開放。“讓城市融入公園,讓公園擁抱城市”,鳳嶺公園充分诠釋出繁華城市中的自然生态之境,成為市民休閑、健身、娛樂的好去處。

如今,五台之一的鳳台,仍然受到資陽市民追捧和喜愛。通過央視的播放,讓“鳳舞九天”“鳳嶺晴雲”等古時景緻再次大放異彩。放眼望去,滿山樹木繁茂,秀色喜人。秋去春來,層林盡染,相映成趣,仿如一位閱盡滄桑的老人,見證着歲月的流逝與變遷。

特别提示

轉載請注明:“來源:方志四川”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作者:胡佳音(資陽融媒體中心)

圖檔:除提别注明外,其餘為作者提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