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重新審視當代藝術:阿甘本對藝術危機的探索

作者:草竹道人
重新審視當代藝術:阿甘本對藝術危機的探索

摘要:

本文探讨了阿甘本對當代藝術危機的探索,分析了他的觀點對當代藝術發展和藝術本體論的意義。阿甘本認為藝術作為一種思想和精神的表達,應該深入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關注人類的情感和精神追求。同時,他強調了對古代技藝的重視和傳承,認為古代技藝蘊含着豐富的文化内涵,值得當代藝術家重新審視和挖掘。這一觀點挑戰了傳統藝術本體論的觀念,為當代藝術的發展和藝術本體論的建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範式。

重新審視當代藝術:阿甘本對藝術危機的探索

I. 引言

藝術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曆經千年演變,承載着文化、曆史、情感和思想的傳承與表達。然而,20世紀的現成物和波普藝術的湧現,給傳統藝術觀念帶來了巨大的沖擊與挑戰。在這個時代背景下,藝術不再局限于傳統的繪畫、雕塑或音樂等形式,而是開始涉足更加廣泛、多樣的領域,甚至将生活中的日常物品作為藝術品呈現,打破了以往人們對藝術的固有認知。

随着現代社會的發展,人們對藝術的需求和了解也在不斷變化。傳統藝術的觀賞模式逐漸無法滿足當代社會的多樣化需求,觀衆希望通過更加直覺、現實的方式來感受藝術的魅力。是以,藝術家們不斷探索新的表現形式和藝術語言,試圖在藝術創作中反映出現代社會的特點和精神面貌。然而,這種探索也帶來了對傳統藝術價值觀的挑戰,引發了藝術界關于藝術本質和定義的深刻思考。

重新審視當代藝術:阿甘本對藝術危機的探索

II. 阿甘本對當代藝術的危機觀

A. 藝術家與觀賞者的分裂

藝術家與觀賞者之間的分裂是當代藝術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傳統上,藝術家被視為創作者,其作品是其内心世界和情感表達的産物,觀賞者則被視為作品的接受者和欣賞者。然而,在當代社會,這種傳統的藝術創作與欣賞模式已經逐漸失效,藝術家和觀賞者之間的溝通和了解變得越來越困難。

一方面,藝術家的創作動機和意圖常常與觀衆的審美需求和文化背景不相符。藝術家可能試圖通過艱深晦澀的形式和符号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觀衆卻難以了解和接受這種表達方式。另一方面,觀衆對藝術作品的解讀和評價往往受到個人經驗、文化背景和審美偏好的影響,導緻不同觀衆對同一件作品産生不同的了解和評價,這進一步加劇了藝術家與觀衆之間的隔閡。

藝術家與觀賞者之間的分裂不僅影響了藝術作品的創作和傳播,更反映了當代社會對藝術的認知和了解的多樣性和分化。面對這一問題,藝術家需要更加關注觀衆的需求和回報,注重作品與觀衆之間的溝通和互動,以促進藝術創作與欣賞的共融與發展。

重新審視當代藝術:阿甘本對藝術危機的探索

B. 好品味與壞品味的分裂

好品味與壞品味的分裂是當代藝術界的一個重要現象。傳統上,藝術品的價值和品質是由專家和權威機構來評判和确立的,而觀衆則被動地接受這些評價标準。然而,在當代社會,随着資訊技術的普及和文化交流的加強,觀衆對藝術的評價标準變得越來越多元化和個性化,好品味與壞品味之間的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

一方面,傳統的藝術評價标準已經無法滿足當代社會的多樣化審美需求。觀衆希望通過自己的感受和體驗來評判藝術作品的價值,而不再局限于專家的評價和權威的認可。另一方面,大衆文化的興起和流行藝術的影響使得傳統的藝術界面臨着來自大衆審美趣味的挑戰,傳統的藝術品與大衆文化之間的沖突和對立日益凸顯。

好品味與壞品味的分裂不僅反映了當代社會對藝術評價标準的多元化和分化,更暗示着傳統藝術觀念的崩潰和重構。面對這一現象,藝術家需要更加開放和包容地對待觀衆的審美需求和評價标準,不斷探索新的藝術語言和表現形式,以适應當代社會的多元化審美趨勢。

重新審視當代藝術:阿甘本對藝術危機的探索

C. 藝術形式與内容的分裂

藝術形式與内容的分裂是當代藝術創作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傳統上,藝術形式和内容是互相統一和相輔相成的,藝術作品的形式是其内在含義和情感表達的載體,藝術内容則通過形式的表現來呈現和傳達。然而,在當代社會,藝術形式和内容之間的關系變得越來越模糊,作品的外在形式和内在含義之間缺乏統一的表達。

一方面,藝術創作中形式的追求往往犧牲了内容的深度和内涵,作品的外在表現形式雖然令人印象深刻,但缺乏内在的思想和情感支撐,導緻作品的空洞和膚淺。另一方面,藝術創作中内容的追求往往忽視了形式的表現方式,作品的内在含義雖然豐富和深刻,但表現形式單一和平庸,難以引起觀衆的共鳴和情感共鳴。

重新審視當代藝術:阿甘本對藝術危機的探索

III. 藝術危機的根源探究

A. 藝術詞源的追溯

要了解當代藝術面臨的危機,首先需要回顧藝術一詞的本義和演變過程。藝術一詞源自拉丁文“ars”,意為技藝、技術或技巧。最初,藝術與手工藝術密切相關,強調的是技能和技術的運用。在古希臘時期,藝術逐漸被賦予了更加廣泛的含義,不僅包括手工藝術,還包括詩歌、音樂、舞蹈等形式的表現和創作。在文藝複興時期,藝術更加強調對美的追求和精神境界的表達,成為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然而,随着現代社會的發展,藝術一詞的含義逐漸發生了變化。在工業化和資訊化的背景下,藝術不再僅僅是手工藝術或美的表現,而是涵蓋了更加廣泛和多樣的形式和内容。藝術不再局限于傳統的繪畫、雕塑和音樂,而是包括了電影、攝影、表演藝術、數字藝術等新興的藝術形式。藝術的概念變得越來越模糊,藝術作品的形式和内容也呈現出了多樣化和複雜化的特征。

這種藝術概念的擴充和多樣化,使得人們對藝術的了解和評價标準變得越來越主觀和多元化。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和感受來解讀和評價藝術作品,藝術的含義和意義也因人而異。這種多元化的藝術觀念,一方面豐富了藝術的表現形式和内容,另一方面也帶來了對藝術界的挑戰和危機。

重新審視當代藝術:阿甘本對藝術危機的探索

B. 生産制作性質的喪失

當代藝術面臨的另一個重要問題是生産制作性質的喪失。傳統上,藝術作品是由藝術家通過手工制作或創作完成的,具有強烈的個性化和創造性。然而,在當代社會,随着科技和工業的發展,藝術作品的生産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傳統的手工制作逐漸被機械化和工業化替代,藝術作品的生産制作性質逐漸喪失。

一方面,科技和工業的發展使得藝術作品的生産變得越來越便捷和高效,藝術家可以利用數字技術和工業裝置來進行創作和制作,大大提高了作品的生産效率和産量。另一方面,科技和工業的介入也帶來了藝術作品的标準化和大衆化,藝術作品的個性化和創造性逐漸喪失,作品的品質和水準也難以得到保障。

重新審視當代藝術:阿甘本對藝術危機的探索

IV. "現成物"與波普藝術的沖擊

A. 對傳統藝術觀念的颠覆

傳統藝術觀念強調藝術作品的獨特性和原創性,将藝術家視為創造者和靈感的源泉。然而,20世紀中葉以來,一些藝術家開始挑戰這種傳統觀念,将日常生活中的現成物視為藝術品,并将其置于畫廊和展覽館中展示。這種做法颠覆了傳統藝術觀念,使得人們重新審視藝術的定義和意義。

馬爾庫塞在《消費社會的審美次元》中提出了“現代藝術與日常生活的融合”觀念,強調藝術應當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與之互相滲透和影響。通過将現成物視為藝術品,藝術家試圖打破藝術與生活的界限,将藝術置于日常生活的語境中,使之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例如,杜尚的《倒置的噴泉》将一個普通的小便池置于展覽館中,引發了人們對藝術的新思考,挑戰了傳統藝術觀念的局限性。

重新審視當代藝術:阿甘本對藝術危機的探索

B. 企圖統一工業生産與藝術的訴求

波普藝術是20世紀60年代興起于美國的一種藝術運動,主張将大衆文化和消費品融入藝術創作之中,旨在反映當時的消費主義社會和大衆文化現象。波普藝術家試圖通過模仿和誇張的手法,挑戰傳統藝術的審美标準,将大衆文化與高雅藝術相結合,實作工業生産與藝術創作的統一。

例如,安迪·沃霍爾以大衆文化中的明星、商品和廣告為創作對象,運用絲網印刷等工業化的制作技術,大量複制和生産藝術品,将藝術與大衆文化緊密聯系在一起。這種做法不僅颠覆了傳統藝術觀念,還挑戰了藝術的獨立性和原創性,引發了人們對藝術與商業、藝術與大衆文化關系的思考。

然而,波普藝術的興起也引發了對藝術商業化和大衆化的質疑。一些批評者認為,波普藝術的商業化傾向使得藝術品的原創性和品質受到了影響,藝術逐漸淪為商品和娛樂工具,失去了其獨立性和精神内涵。同時,波普藝術的大衆化傾向也導緻了藝術與消費文化的深度融合,使得人們對藝術的認識和欣賞水準下降,藝術品的價值和意義變得模糊不清。

重新審視當代藝術:阿甘本對藝術危機的探索

V. 阿甘本的獨特研究視角

A. 對藝術本質問題的重新思考

阿甘本通過其獨特的研究視角重新審視了藝術的本質問題,挑戰了傳統藝術觀念,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觀點和見解。在他看來,藝術不僅僅是對現實的反映或者對美的追求,更是一種思想、一種精神的表達和探索。藝術家不應僅僅是手工藝人或者美的創造者,更應該是社會的觀察者、思想的引領者。

阿甘本認為,當代藝術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是失去了對人類精神内涵的關注,過分追求形式和技巧,忽視了對人性、社會現實和曆史命運的反思和表達。他主張藝術家應該回歸到人類生活的本質和根基,關注人類的内心世界、情感體驗和精神追求,通過藝術作品表達人類共同的情感和理念,引發人們對生命和存在的思考。

在阿甘本看來,藝術的本質在于它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藝術家應該深入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觀察和記錄生活中的點滴細節,表現人類的生活狀态和精神風貌。藝術不應該局限于特定的形式和樣式,而應該是多樣化和開放式的,允許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時代的藝術家以自己獨特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重新審視當代藝術:阿甘本對藝術危機的探索

B. 對古代技藝的尋回訴求

另一個阿甘本研究的重點是對古代技藝的尋回訴求。在他看來,當代藝術過于注重技術和形式的創新,忽視了古代技藝的傳承和發展。他認為,古代技藝蘊含着豐富的文化内涵和曆史積澱,值得當代藝術家重新審視和挖掘。

阿甘本主張,當代藝術家應該重視古代技藝的傳統和技術,學習和吸收古代藝術家的創作方法和經驗,将其融入到當代藝術創作之中。他認為,古代技藝不僅僅是一種技術或者工藝,更是一種文化傳統和曆史記憶,通過學習和傳承古代技藝,藝術家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把握人類文明的發展脈絡,發掘人類精神世界的深層次内涵。

同時,阿甘本也呼籲社會和文化機構加強對古代技藝的保護和傳承,建立相關的研究機構和教育訓練項目,推動古代技藝的傳統和技術得到有效的傳承和發展。他認為,隻有通過對古代技藝的重新認識和發展,當代藝術才能找到自己的根基和方向,實作與人類文明的對話和共融。

重新審視當代藝術:阿甘本對藝術危機的探索

VI. 結語

阿甘本的研究為當代藝術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啟示,他的觀點和見解對于當代藝術家和藝術界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首先,阿甘本的研究強調了藝術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他認為藝術應該是對人類生活的觀察和表達,藝術家應該深入到生活的各個領域,關注人類的内心世界、情感體驗和精神追求。這一觀點提示着當代藝術家們,要回歸到人類生活的本質,從生活中汲取創作靈感,關注人們的情感和思想,通過藝術作品表達人類共同的理念和情感,引發人們對生命和存在的思考。是以,當代藝術家們應該積極投入到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觀察和記錄生活的點滴細節,表現人類的生活狀态和精神風貌,為當代藝術注入更多的人文關懷和情感溫度。

其次,阿甘本強調了對古代技藝的重視和傳承。他認為古代技藝蘊含着豐富的文化内涵和曆史積澱,值得當代藝術家重新審視和挖掘。這一觀點提醒着當代藝術家們,要重視古代技藝的傳統和技術,學習和吸收古代藝術家的創作方法和經驗,将其融入到當代藝術創作之中。通過對古代技藝的傳承和發展,當代藝術家們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把握人類文明的發展脈絡,發掘人類精神世界的深層次内涵,為藝術的創新和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基礎和支撐。

重新審視當代藝術:阿甘本對藝術危機的探索

論文作者:蘆熙霖

參考文獻:

Kuspit, Donald. The End of Ar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Rancière, Jacques. The Emancipated Spectator. Verso, 2009.

聲明:本人賬号下的所有文章(包括圖文、論文、音視訊等)自釋出之日72小時後可任意轉載或引用,無需告知本人。如需約稿,可聯系 [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