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黑格爾到阿甘本:從辯證法到行動共同體的轉變

作者:草竹道人
黑格爾到阿甘本:從辯證法到行動共同體的轉變

摘要:

本文探讨了從黑格爾到阿甘本的思想發展脈絡,重點關注了辯證法與行動共同體的轉變。起初,黑格爾的哲學體系強調了絕對者的存在和曆史的必然性,但忽視了個體的自由和多樣性。虛無主義者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批判,強調個體的自由和多樣性,但又陷入了一種否定和虛無之中。阿甘本提出了超越黑格爾和虛無主義的新思路,強調個體的自我覺醒和内在觸感的體驗,以建立真正的行動共同體。

黑格爾到阿甘本:從辯證法到行動共同體的轉變

I. 引言

在哲學史上,黑格爾的辯證法被視為一種重要的思維方法和哲學體系,其影響深遠,涵蓋了衆多領域,包括形而上學、政治哲學和社會理論等。辯證法的核心理念是通過對沖突的統一和對抗的解決來推動事物的發展和進化。這一概念起源于古希臘哲學,但黑格爾将其發展為一個系統性的理論架構,并将其應用到對人類思維和社會曆程的分析中。

在黑格爾看來,哲學二進制論中存在着一種"虛空"和虛無化的問題,即思維和現實之間的分裂以及主體和客體之間的對立。這種分裂使得哲學陷入了無法逾越的困境,難以解釋人類意識的本質及其與外部世界的關系。

辯證法被視為黑格爾的解決之道,它試圖通過超越這種二進制對立來實作思維和現實的統一,主體和客體的和諧。在這個過程中,辯證法強調了發展的不斷前進,即事物的不斷變化和進化,并将這種變化視為絕對精神的自我實作。

黑格爾到阿甘本:從辯證法到行動共同體的轉變

II. 黑格爾的辯證法與哲學二進制論

A. 黑格爾對哲學二進制論中的"虛空"和虛無化問題的關注

黑格爾對哲學二進制論中的"虛空"和虛無化問題給予了深刻的關注。在傳統的哲學觀念中,人類意識被視為與外部世界分離的主體,而現實則被看作客觀存在的客體。這種分裂導緻了思維和現實之間的隔閡,使得人類無法真正認識到自身與世界的關系。在這種觀念下,人類意識被困于一種虛無的狀态,無法找到真實的存在和意義。

黑格爾到阿甘本:從辯證法到行動共同體的轉變

B. 辯證法如何解決主體意識對"虛空"的轉化過程

辯證法被視為黑格爾解決哲學二進制論問題的關鍵。它試圖通過對沖突的統一和對抗的解決來推動事物的發展和進化。在這個過程中,辯證法通過主體意識對"虛空"的轉化過程來實作思維和現實的統一。具體而言,辯證法通過三個階段的發展來完成這一轉化過程:即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

在肯定階段,主體意識首先肯定了自身的存在和意義,但同時也意識到了自身與外部世界的分裂。在否定階段,主體意識開始對這種分裂進行否定,并試圖尋找與外部世界的聯系。最終,在否定之否定的階段,主體意識通過對沖突的再次統一,實作了與外部世界的和諧統一,進而完成了對"虛空"的轉化過程。

黑格爾到阿甘本:從辯證法到行動共同體的轉變

C. 哲學二進制論對于辯證法的意義和影響

哲學二進制論對于辯證法的意義和影響是多方面的。首先,哲學二進制論提出了思維和現實之間的分裂問題,為辯證法的出現提供了必要的背景和動力。其次,哲學二進制論使得辯證法得以突顯其解決問題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進而推動了其在哲學領域的發展和應用。最後,哲學二進制論對于辯證法的影響在于,它為辯證法提供了一個重要的研究對象和理論依據,使得辯證法得以在對人類思維和社會曆程的分析中發揮出重要作用。

黑格爾到阿甘本:從辯證法到行動共同體的轉變

III. 阿爾都塞的批判與政治實踐

A. 阿爾都塞對辯證法的批判及其核心論點

阿爾都塞對辯證法進行了深刻的批判,主要集中在辯證法的主體中心主義和曆史必然性上。他認為,辯證法中的主體中心主義導緻了對個體的忽視,将個體置于曆史程序的背後,使得個體的自由和權利被剝奪。

此外,阿爾都塞還指出,辯證法中的曆史必然性剝奪了人類的行動能動性,使得人類成為曆史的被動對象,而非自覺的主體。是以,阿爾都塞主張超越辯證法的主體中心主義和曆史必然性,強調個體的自由和行動的主體性。

黑格爾到阿甘本:從辯證法到行動共同體的轉變

B. 霍布斯的國家主權機器如何展現了"無主體程序"的政治實踐形式

霍布斯的國家主權機器展現了一種"無主體程序"的政治實踐形式。在霍布斯的政治理論中,國家被視為統一的主權機器,其目的是維護社會秩序和安全。然而,這種國家主權機器并不關注個體的自由和權利,而是強調統治者的權力和控制。

國家主權機器通過對個體的限制和管制,實作了對社會的統治,使得個體成為公權力的被動對象。是以,霍布斯的國家主權機器展現了一種"無主體程序"的政治實踐形式,剝奪了個體的自由和行動的主體性。

黑格爾到阿甘本:從辯證法到行動共同體的轉變

C. 政治實踐中的去主體化對于虛無化問題的再現

政治實踐中的去主體化對于虛無化問題的再現表現在多個方面。首先,去主體化使得個體失去了自由和權利,成為公權力的被動對象,進而導緻了個體的虛無化。其次,政治實踐中的去主體化剝奪了個體的行動能動性,使得個體無法意識到自身的存在和意義,進而加劇了虛無化問題的出現。最後,政治實踐中的去主體化導緻了社會的分裂和沖突,使得個體與社會之間的聯系變得更加薄弱,加劇了虛無化問題的深化和擴散。

黑格爾到阿甘本:從辯證法到行動共同體的轉變

IV. 阿甘本對辯證法的批判與困境

A. 阿甘本對辯證法内含的行動法則與暴力機制的挖掘

阿甘本對辯證法内含的行動法則進行了深刻的挖掘,特别是對其中暴力機制的揭示。他指出,辯證法雖然強調對立統一的原理,但在實踐中往往導緻了權力的集中和暴力的實施。辯證法所強調的對立統一,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統治者對被統治者實施暴力的理由和借口,進而加劇了社會中的不平等和沖突。阿甘本認為,辯證法的這種暴力機制是其内在固有的,需要被深入挖掘和批判。

黑格爾到阿甘本:從辯證法到行動共同體的轉變

B. 辯證法帶來的自由行動困境及其根源分析

辯證法所帶來的自由行動困境是阿甘本關注的重點之一。他認為,辯證法雖然強調了對立統一的原理,但在實踐中往往導緻了個體的自由行動受到限制和限制。辯證法所強調的對立統一往往被解釋為一種必然性和客觀規律,使得個體的自由行動受到了曆史和社會的制約。這種自由行動困境的根源在于辯證法的曆史必然性和主體中心主義,使得個體成為了曆史程序的被動對象,無法真正實作自由的主體性。

黑格爾到阿甘本:從辯證法到行動共同體的轉變

C. "自我—觸感"和非專有之愛的共同體經驗作為解決困境的可能途徑

為了解決辯證法帶來的困境,阿甘本提出了建立"自我—觸感"和非專有之愛的共同體經驗的可能途徑。他認為,個體應當通過自我覺醒和内在觸感的體驗,超越辯證法中的曆史必然性和主體中心主義,實作真正的自由行動。同時,個體之間應當建立起非專有之愛的共同體經驗,擺脫對立統一的辯證法邏輯,實作真正的平等和共生。這種"自我—觸感"和非專有之愛的共同體經驗将個體重新置于曆史和社會的中心,使得個體成為真正的自由主體。

黑格爾到阿甘本:從辯證法到行動共同體的轉變

V. 黑格爾到阿甘本的思想脈絡

A. 黑格爾的"絕對者"概念對後來虛無主義批判的影響

黑格爾的哲學體系中,"絕對者"(Absolute)是其核心概念之一,代表着一種絕對的、完整的、自我實作的存在。黑格爾認為,世界的發展是通過自我實作的過程來實作的,而"絕對者"則是這一過程的最終目标和實作形式。然而,正是這種對絕對的追求和對曆史必然性的強調,為後來虛無主義批判提供了理論基礎。

虛無主義者批判黑格爾的"絕對者"概念,認為這種絕對的、必然的存在是一種虛構,是對個體自由的剝奪和對多樣性的抹殺。他們指出,黑格爾的哲學體系中存在着一種壓抑和排斥的力量,使得個體的真實存在被消解在了曆史的程序之中。是以,虛無主義者主張超越黑格爾的絕對主義,重新思考個體的自由和多樣性,以及曆史的開放性和可能性。

黑格爾到阿甘本:從辯證法到行動共同體的轉變

B. 阿甘本在此思想脈絡中的定位和發展

在黑格爾到阿甘本的思想脈絡中,阿甘本對黑格爾的絕對主義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和超越。他認為,黑格爾的絕對主義雖然強調了曆史的必然性和自我實作的過程,但卻忽視了個體的自由和多樣性。阿甘本主張超越黑格爾的曆史必然性和主體中心主義,重視個體的自我覺醒和内在觸感的體驗,以實作真正的自由和平等。

阿甘本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繼承了虛無主義者對黑格爾的批判,但又與之有所不同。他不僅強調了個體的自由和多樣性,還提出了建立"自我—觸感"和非專有之愛的共同體經驗作為解決困境的可能途徑。在這一意義上,阿甘本的思想超越了簡單的否定和批判,提出了一種積極的建設性方案,為重建新型行動共同體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礎。

黑格爾到阿甘本:從辯證法到行動共同體的轉變

C. 建立新型行動共同體的共同解決路徑

為了建立新型行動共同體,我們可以借鑒阿甘本的思想,提出以下共同解決路徑:

首先,我們需要重視個體的自由和多樣性。個體不應成為曆史程序的被動對象,而應成為曆史程序的創造者和參與者。是以,我們需要為個體提供更多的自由空間和實作機會,尊重個體的選擇和差異,促進個體的全面發展。

其次,我們需要建立起"自我—觸感"和非專有之愛的共同體經驗。個體之間應當建立起一種平等和共生的關系,擺脫對立統一的辯證法邏輯,實作真正的共同體意識和價值共享。這種共同體經驗不僅包括個體之間的互相了解和支援,還包括對環境和社會的共同關注和責任。

最後,我們需要重建行動共同體的基礎和機制。行動共同體不僅是個體之間的關系網絡,更是一種共同實踐和價值追求的平台。是以,我們需要建立起一種開放、包容和民主的行動共同體機制,鼓勵個體之間的合作和協同,共同實作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黑格爾到阿甘本:從辯證法到行動共同體的轉變

VI. 結語

從黑格爾到阿甘本,我們見證了一場思想的演進和轉變,從辯證法到行動共同體的轉變。黑格爾的哲學體系強調了絕對者的存在和曆史的必然性,但也忽視了個體的自由和多樣性。虛無主義者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批判,強調個體的自由和多樣性,但又陷入了一種否定和虛無之中。而阿甘本則提出了超越黑格爾和虛無主義的新思路,強調個體的自我覺醒和内在觸感的體驗,以建立起真正的行動共同體。

黑格爾到阿甘本:從辯證法到行動共同體的轉變

論文作者:蘆熙霖

參考文獻:

Taylor, C. (1975). Hegel.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estphal, K. R. (2003). Hegel, freedom, and modernity.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聲明:本人賬号下的所有文章(包括圖文、論文、音視訊等)自釋出之日72小時後可任意轉載或引用,無需告知本人。如需約稿,可聯系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