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耶倫訪華行程即将結束,中美達成2點新共識,美國核心目的未達成

在中美關系依然摩擦不斷的背景下,美國财長于4月4日開啟通路中國行程,并将于4月9日結束訪華,傳回美國。

在與中方高層舉行會談期間,耶倫表示中美作為全球前兩大經濟體,雙方都有責任且有必要管理中美雙邊關系,并且在全球事務中發揮積極的上司作用。除此之外,耶倫認為中美兩國還有更多的工作需要去做,因為在過去的一年裡,雖然中美兩國關系在“舊金山願景”的背景下取得了一些進展,但雙方需要讓中美關系變得更加穩定。

耶倫的這一番表态,其實也算是一種積極意義,畢竟穩定中美關系,符合中美兩國的利益,也符合全球的利益。除此之外,在耶倫訪華過程中,雙方除了重申11月舊金山會談達成的“加強溝通”、“防範脫鈎”、“應對共同挑戰”三點共識外,還在經濟、金融合作上達成了2項新的共識成果,并将共同努力推動将這種共識轉化為務實的成果。

耶倫訪華行程即将結束,中美達成2點新共識,美國核心目的未達成

耶倫

但盡管如此,中美兩國在新能源領域依舊存在明顯分歧,并未是以次訪華而有所緩和,而這也是耶倫此趟訪華行程的核心目的。

在耶倫訪華之前,耶倫就表示中國勞工工資低、中國制造業成本低、中國工業産品賣得便宜,言外之意就是中國的工業品價格太低,導緻美國的制造業難以與中國抗衡,是以中國需要提高生産成本,提高産品售價,以保證美國制造企業擁有所謂的“公平競争環境”。

在耶倫在結束訪華行程的記者會上也有提及這一核心層面,表示美國将不會接受新興産業如同10年前美國鋼鐵領域那樣,被中國廉價産品大批摧毀。這說明在美國政府所關注的核心問題上,耶倫并沒有拿到想要的成果。但耶倫同時也強調美國不尋求與中國“脫鈎”,因為這會帶來災難性後果,可以看出,即使未達成廣泛共識,但美國也不會采取過激舉措。

耶倫訪華行程即将結束,中美達成2點新共識,美國核心目的未達成

中美兩國

實際上,這一點在耶倫訪華之前就已注定此行難以有實質性成果。4月3日,中國财政部釋出公告,稱經中美雙方商定,美财政部部長耶倫訪華。注意,是經“中美雙方協定”,這和去年耶倫訪華之前的用詞一模一樣。“雙方商定”這個詞,也就意味着耶倫訪華是美方主動提出。而去年耶倫訪華成果乏善可陳,今年也大緻如此。

再有,耶倫此行的核心目的,本身就是遏制中國制造業的發展。在耶倫動身之前,就表示中國在三個領域對美國企業造成嚴重沖擊,一個是新能源電動車、一個是光伏産品、然後就是锂電池。這三個産業都是近十年來中國取得突破的産業,未來中國也大機率會繼續領跑全球,耶倫來華是商談減少中國新能源産業的對美出口,為美國新能源企業謀一條活路,讓美國能在該領域盡快追趕上中國。但此舉無異于讓我們自縛手腳,是以耶倫訪華自然難以達成目的。

再有,耶倫一邊訪華,美國一邊卻動作不斷。比如在4月3日,美國宣布在亞太部署新型的飛彈發射器,用于發射射程1600公裡的戰斧巡航飛彈以及新的攔截飛彈,射程剛剛好,涵蓋大陸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

耶倫訪華行程即将結束,中美達成2點新共識,美國核心目的未達成

美菲兩國

除此之外,在4月7日,美日澳菲四國在南海舉行聯合軍演,明顯是為菲律賓撐腰。而在即将到來的4月11日,美日菲三國還将在華盛頓舉行三國首腦峰會,南海問題将會是一個關鍵議題。

在貿易方面,美國貿易代表戴琪更是公開表示,中國的經濟增長已經對西方國家造成了損害,是以主張美國和歐盟一同采取措施,對中國進行制裁和壓制。

換句話來說,在美國多方面、多領域對中國展開全面圍堵的背景下,又讓耶倫急戳戳通路中國,就是讓中國放棄在新能源制造業内取得的優勢,把已經打下來的部分市場讓給美國企業,這真的是異想天開。

耶倫訪華行程即将結束,中美達成2點新共識,美國核心目的未達成

當然,雖然耶倫此次訪華行程,成果除了2項新共識,其他乏善可陳,但也不能說耶倫此次訪華沒有意義,最起碼從中國官方媒體的表态來看,我們說中美是夥伴而不是對手、兩國加強溝通、共同管控分歧等等,說明耶倫此次訪華,對中美緩和兩國關系依舊有着積極作用。而在耶倫開啟訪華前2天,中美也舉行了海空軍對話,核心議題就是減少摩擦。

從這個角度來說,中美政府和軍方高層保持對話,這意味着中美兩國關系未來會進一步緩和,有利于地區乃至全球局勢緩和,對全球經濟發展有一定益處。不過,我們也得注意到,這種緩和隻是讓雙方不至于走向完全對立,不至于爆發直接對抗或熱戰,在美國的對華戰略不改變的情況下,美國在經濟、科技等領域對中國的圍追堵截隻會加重,而不會減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