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說「法」系列文章将搜集當期遊戲行業的相關資訊,并以法律角度進行盤點和解讀。
01 多個海外真金平台和支付被公安調查
據最新消息,今年以來,陸續有海外真金平台與海外支付,被國内公安刑事調查,起因多為平台涉賭、資金回流等。
1、杭州某巴西平台及支付,辦案機關:重慶某地公安
2、福建某印度平台,辦案機關:福建某地公安
3、深圳某海外支付,辦案機關不詳
4、武漢某海外支付,辦案機關不詳。
随着網際網路出海潮,國内的監管機關也關注到了海外産品。目前監管機關更多的是套用國内的法律邏輯來了解海外産品,比如真金産品在國内是違法的。
比如去年發生的兩個印度真金産品案件:
1、四川某印度真金案件
被告公司開發的賭博平台,吸引印度賭客在賭博平台注冊、充值參賭。
2、浙江某印度真金案件
該公司涉嫌開發專門針對印度手機使用者注冊使用的賭博APP,被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45名,查凍涉案資金9000餘萬元。
諾誠評論:
目前這類案件的刑事判決暫時未公開,法律上存在很大的争議。根據“雙重犯罪原則”,我們認為在海外屬于合法的遊戲軟體,不應當定性為犯罪,合規上可以考慮以下措施:
02 全國首例涉“盲盒線上抽盒機”商業模式不正當競争案
近日,浙江省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審結了杭州某公司與深圳某公司不正當競争糾紛一案。
法院查明,本案被告是第三方“盲盒線上抽盒機”小程式經營者,在原告盲盒的宣傳期,以線上抽盒的方式預售該盲盒。
法院認為:
1.關于被告行為是否構成不正當競争。
“盲盒線上抽盒預售”商業模式的相關行為容易破壞消費者對原告公司的品牌信賴,亦使得本屬于原告的平台流量、交易機會、經營收益等受到實質影響,其違反了誠實信用原則和公認商業道德,損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對盲盒經營者通過合法經營和創新經營獲得競争優勢的行業生态産生了負面影響,破壞了盲盒行業正常的競争秩序,構成不正當競争。
2.關于“線上抽盒預售”模式是否構成虛假宣傳。
基于預熱期内市場上并無新品貨源的事實,被告實施線上抽盒預售行為時,其釋出的産品投放數量、款式分布、抽取機率、 發貨時間等交易資訊均不具有真實性,且其未向預售的消費者披露該事實,故其行為構成虛假的商業宣傳。
即便被告事後能夠回收到足夠的盲盒産品,事前也應向消費者披露其“無貨先售”式的經營行為,以尊重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3. 關于二手盲盒交易中的“拆盒不拆袋”銷售模式的合規邊界。
被控行為的不正當性并不在于其售賣的是二手盲盒,事實上,二手盲盒市場的存在反而能給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選擇。
被告行為的不當之處在于,其明知預售的是二手盲盒,卻不僅不如實告知,還為實作經營目的而進行誤導性宣傳。消費者其實是在對“拆盒不拆袋”的真實情況并不知情的情況下,“自願”購買被告的二手盲盒的。
由此可見,被告的行為難謂善意,并在事實上限制了消費者自主選擇的權利。
綜上,一審法院判令被告立即停止涉案不正當競争行為,并承擔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共80餘萬元,二審法院維持原判。
諾誠評論:
盲盒潮流玩具風靡于年輕消費群體,但資訊不透明令消費者權益受困,虛假宣傳引發信任危機。
對此,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于2023年6月8日頒布《盲盒經營行為規範指引(試行)》,着力規範盲盒市場,強化經營者合規,肅清市場亂象。
本案為司法領域首次對“盲盒線上抽盒預售”的模式作出不正當競争判決,對盲盒行業的合法經營、消費者權益保障起到了示範作用。
03 遊戲機率疑似造假,韓監管啟動調查
據韓媒的消息,在南韓強制機率公示法落地前後,“仙境傳說 Online(Ragnarok)”公示的兩版機率裡,大概有一百多件道具的機率出現了差異,其中部分物品兩個版本的擷取機率差額更是達到了8倍(從以前的0.8%變為了現在的0.1%)。
Gravity官方通過媒體回應道,這一現象的出現是因為“當需要公示物品機率時,我們會通過模拟進行驗證,但這一過程存在一些缺陷。”
作為相關法規上線後的第一起案件,南韓公平交易委員會也鄭重回應道,“相關投訴已經從受理投訴的首爾地方事務所,移交至公平交易委員會總部,并開啟了全面調查。我們計劃調查Gravity不正确的機率披露給消費者帶來了多大的損失,以及在這種情況的背景下是否存在故意操縱來欺騙消費者。”
諾誠評論:
由于國内早已對機率公示進行強制性要求,中國企業在相關領域鮮有違規風險。
然而,Gravity事件警示出海的中國廠商:面對南韓推行的遊戲代理人制度等日趨嚴格的法律法規,合規經營不僅是底線,更是確定長遠發展的要求。
倘若因對當地法規的疏忽招緻韓方或其他地區監管機構幹預,乃至遭遇應用商店下架的處罰,對于出海産品而言,無異于緻命打擊。
04 蘋果App Store已開啟ICP備案“強校驗”
近日,有開發者透露,蘋果App Store已開始要求開發者上架新APP時填寫ICP備案号。并且蘋果iTC背景會自動校驗“App名稱”是否和ICP備案一緻。
經測試發現,開發者在中國大陸地區提審新App時,會出現“必須提供ICP備案号才能上架”的提示。
如果送出錯誤資訊,iTC背景會出現了“App名稱與中國工業和資訊化部記錄不符”的報錯提示,且無法儲存并進行到下一步。
這意味着蘋果App Store已開啟ICP備案“強校驗”模式,新APP上架必須配齊ICP備案号。
諾誠評論:
2023年8月,工信部就已釋出App備案通知,要求在中國大陸提供網際網路資訊服務的機關和個人,必須在國家有關部門進行備案,獲得ICP備案号。
考慮到市場上存量App數量龐大,工信部預留了10個月的時間作為App備案的過渡期,并宣布于2024年4月到6月開展監督檢查、依法處置等。
如今,工信部規定的過渡期已到,蘋果App Store也開始加大了校驗力度,此舉或許會在短期内對開發者關鍵詞優化、馬甲包等産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