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棄
最近中國台灣地區的“邦交”不斷出事,尤其是很多的對外關系都産生了變化。隻是不清楚未來的方向會如何?
全世界外交關系發生變化是一個大勢所趨。實際上,現在還有和台灣地區繼續保持外事關系的國家和地區,就是一些太平洋的小國,和一些南美洲的那麼這些國家。它們之是以和台灣保持關系,就是要獲得利益,因而經常獅子開大口問中台灣地區要東西。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大陸要和台灣地區方面比拼這方面,憑着大陸現在的資源是可以壓台灣地區。是以這整個大勢,在法理上,就是世界也承認一個中國。
而在經濟上的比拼,台灣地區也是不如大陸。應該來說,和台灣地區繼續保持外交關系的國家和地區隻會越來越少,例如梵蒂岡。梵蒂岡跟中國大陸先前就談好了外交正常化,但是卡在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上,即中國大陸的天主教和梵蒂岡教宗教庭的關系如何處理的問題。教廷希望中國大陸的天主教組織就完全要歸順它,而中國大陸在這方面,短期内也比較難解決問題。因而,教廷和台灣地區的關系可能還能夠延續一段時間,但是,僅是一個教廷并不能穩固台灣地區的國際地位。加上教廷對台灣地區的态度也非常冷漠,僅維系一個大使館,而且派的是臨時代辦。
現在教廷把中國分成兩個教區:台灣教區和大陸教區。他們沒有斷交的問題,隻是把他們的使館搬到哪一個教區的問題而已。教皇他們的态度十分明顯,對他們來說,跟他們維持的不是正式的外交關系,而是教宗對教區的一種關系。是以他們也不叫斷交,而是搬遷。目前,中國大陸大概采取的就是越南模式,即任命主教的權力由教宗來宣布。這就是說,中國大陸先挑選幾個人選,裡面有大陸喜歡的,教廷也可以接受。
其實雙方的争議是在于說能不能設立學校的問題。相比于中國台灣地區的20萬教友,中國大陸幾千萬的教友對于教廷來說更為重要,自然也會做出相應的選擇。也就是說,教廷和中國大陸之間的諒解程度是會發生轉變的,而雙方的關系變化也是遲早的事情。
版權聲明:本文系作者原創文章,圖檔資料來源于網絡,本文文字内容未經授權嚴禁非法轉載,如需轉載或引用必須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