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自省篇:為何大家對國産汽車更嚴格?

作者:天和Auto

面對合資汽車和國産汽車,同一類故障出現在兩類車上會有完全不同的評價,同一類故障出現的機率相同也會有完全不同的評論;簡而言之,多數合資汽車使用者對于車輛和品牌的包容度會更高,對于國産汽車的包容度則要低很多,甚至于同類型故障即便在國産汽車上出現的機率更低也會被更多的批評。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反差,為何大家對國産汽車更嚴格?

自省篇:為何大家對國産汽車更嚴格?

自取其果

有些觀點認為出現這種反差的原因是文化認知偏差,這個因素客觀存在,但是目前已經不是主要因素;因為有很多汽車使用者同時擁有合資汽車和國産汽車,其中國産汽車還是以新能源汽車為主,是以不能将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概而論,否則就是在打“愛G營銷牌”。

真正的原因應當是過度營銷,或者稱之為“自我捧殺”。

《破壞之王》裡有一句經典台詞:

我是說在座的各位都是“樂色”。

自省篇:為何大家對國産汽車更嚴格?

這是影視劇的誇張,現實中在任何一個行業裡都不曾出現過這樣的描述,沒有哪家企業敢于腳踩全行業;因為這樣的做法等于将全行業都樹成自己的競争對手,所有企業都會想置其于死地,哪家企業有正面硬剛全行業的實力?不可能有這樣的企業,也不會允許這樣的企業出現。是以在影視劇裡出現這樣的台詞隻會覺得好笑,而當現實中真的出現這樣的描述,大家往往會将其視為冒失鬼甚至傻瓜,最起碼是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

自省篇:為何大家對國産汽車更嚴格?

可是近兩年裡還真的出現了一批這樣的企業,其中以車企為主,比如某些車企說掌握某價格區間産品的定價能力,定價政策包括給競争對手“留活路”,這可比“在座的各位都是樂色”的描述還要狂妄。還有些車企說自己“遙遙領先”,領先于誰?無非是全行業,潛台詞還是在說“友商都是樂色”。比較浮誇的還有“新王當立”、“500萬以内最好”、“1000萬以内最好”甚至是“地表最強”之類,劃定一個範圍,範圍内的其他車輛都還是“樂色”。

可以這樣描述嗎?

顯然不可以,因其首先違反了廣告法,但由于說出這些話的往往是企業高管,一般也沒有人去管他們。

自省篇:為何大家對國産汽車更嚴格?

董小姐為什麼變成了“董阿婆”?

因其過于狂傲,一句“某力是全球最好的空調品牌”忽然讓很多人開始反感,怎麼就變成最好了呢?無非還是自吹自擂。加之其一系列的荒唐描述,結果一個精幹女企業家的形象最終淪為笑柄。

這也是過度營銷的結果,而在營銷中的過度營銷往往來自競争企業,因為誰都知道“捧得越高摔得越狠”的道理;于是就出現了一種叫做“捧殺”的營銷政策,競争企業從不說競品差,而是把競品往離譜了吹噓,一旦離譜則會引起反感,最終使其流失訂單。捧殺是一種很常用且非常有效的營銷方案,此時這些車企所做的就是自我捧殺,兩個字概括就是自戕。

自省篇:為何大家對國産汽車更嚴格?

自我捧殺的後果

過度營銷就是自我捧殺,其在不同階段會帶來不同的後果。

  1. 初期飽和式傳播,使閱聽人逐漸失去新鮮感
  2. 中期飽和式傳播,新鮮感變成疲憊感并往反感程度過度
  3. 持續飽和式傳播,疲憊感完全變成厭惡感

現在已經到第二階段。

為什麼大家對國産汽車更嚴格?

因為你自己說自家的車輛有多好,并且好到離譜,那麼使用者對于産品的期望值勢必會非常高,這是自取其果;而此時已經有一部分人開始使用其産品,産品的真實水準也在逐漸浮出水面,同期的飽和式營銷已經讓一部分人産生疲憊感,那麼隻要産品真實水準與營銷描述的差距顯現出來,過渡到第三階段可能隻需要一天的時間。

自省篇:為何大家對國産汽車更嚴格?

結語:

對于國産汽車更嚴格是一種新現象,早期的國産汽車價格普遍偏低,其使用者對于車輛的要求也偏低;而現在的國産汽車不再廉價,其使用者對于車輛的要求也會與同級合資汽車相同。可是合資汽車普遍低調,而自主車企普遍在過度營銷,要求的嚴格程度和營銷描述是對等的,是以出現這樣的反差是自身原因導緻。

不過更令人擔憂的是一大部分自主品牌将進入第三階段,屆時自主品牌車輛的份額很有可能會縮水;應當在品牌營銷方面收斂一些了,否則不用多久必然自食惡果。

自省篇:為何大家對國産汽車更嚴格?

天和Auto編輯,歡迎轉贊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