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季度全 A 業績微降 ,電子行業迎來反轉,社服、汽車增速放緩 | 看财報

作者:钛媒體APP

钛媒體APP據Wind資料統計,截至發稿共有5349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度一季報,報告期内營收總和為16.92萬億元,同比下降1.25%。其中,3075家公司營收實作正增長,占比為57.48%。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和中國建築占據營收榜前3名,分别為8121.84億元、7899.67億元和5493.19億元。

盈利方面,5349家上市公司一季度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總和為1.43萬億元,同比下降4.29%。其中有4057家上市公司一季度實作盈利,占比為75.85%。其中,工商銀行一季度歸母淨利潤達876.5億元,成為“盈利王”,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緊随其後,分别實作歸母淨利潤868.2億元、703.9億元和559.9億元,可見銀行和石油行業淨利潤依然遙遙領先。

縱觀個股增長情況,去年有2837家公司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增長,占比為53%,在這之中有803家上市公司淨利潤同比增長率超100%,占比為15%。

就行業來看,2024年一季度最賺錢的行業為銀行、非銀金融、石油石化、食品飲料及醫藥生物,分别實作淨利潤5708.15 億元、1210.77億元、1111.80億元、812.68億元 和560.76億元。與2023年相比,醫藥生物行業從第11位跨進前5,電力裝置則退出了前10。

另外,一季度共有16個申萬一級行業的淨利潤實作增長,其中農林牧漁、社會服務、電子、輕工制造和公用事業領域上市公司業績增速相對較高,同期房地産、計算機、建築材料、鋼鐵等15個行業淨利潤為負增長。

與去年相比,2023年淨利潤增幅前五名的行業中,商貿零售、傳媒行業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大幅下降。而去年淨利潤下滑較大的電子行業迎來了景氣反轉,農林牧漁整體雖仍在虧損,不過一季度同比收窄。

一季度全 A 業績微降 ,電子行業迎來反轉,社服、汽車增速放緩 | 看财報

資料來源:Wind,钛媒體APP制圖

營收方面,一季度有17個行業營收實作增長,社會服務、電子、汽車、國防軍工、家用電器表現最為突出,分别同比增長16.10%、11.46%、8.75%、8.54%和8.01%。與去年相比,電子行業今年的表現可謂超出預期,營收增長率由負轉正,直接沖進前兩名。

一季度全 A 業績微降 ,電子行業迎來反轉,社服、汽車增速放緩 | 看财報

資料來源:Wind,钛媒體APP制圖

總的來看,2024年一季度既增收又增利,并且淨利潤增長超10%的行業包括:社會服務、電子、輕工制造、公用事業、汽車、食品飲料、環保、家用電器以及石油石化。在這之中,社會服務、電子、汽車、輕工制造的兩項增長名額均有較為突出的表現。

一季度全 A 業績微降 ,電子行業迎來反轉,社服、汽車增速放緩 | 看财報

資料來源:Wind,钛媒體APP制圖

終端需求升溫,電子行業一季度迎來反轉

2023年電子行業表現不佳,淨利潤呈現負增長,然而2024年一季度該行業迎來逆轉,基本面複蘇明顯。其營收來到7319.00億元,同比增長11.46%;淨利潤從去年一季度的178.06億元升至271.05億元,增長率達52.23%,在申萬31個一級行業中的排名第3。

電子二級行業中,一季度光學光電子、消費電子闆塊的淨利潤分别實作了128.74%、50.36%的增長,表現最為亮眼。

一季度全 A 業績微降 ,電子行業迎來反轉,社服、汽車增速放緩 | 看财報

資料來源:Wind,钛媒體APP制圖

就消費電子來說,在102家A股上市公司中, 有25家一季度淨利潤增速超100%,占比為四成。其中朗特智能、豪聲電子、達瑞電子一季度淨利潤增長超1000%,統聯精密、長盈精密、藍思科技、國光電器一季度淨利潤增長超300%。

事實上,該行業雖然2023年整體承壓,但2024年一季度明顯複蘇,業績增長或得益于行業基本面改善和終端需求溫和反彈。據悉,手機、平闆、PC等消費電子産品在長期經曆經營壓力後,産業鍊庫存去化接近尾聲,出貨量增速加速回升。Canalys資料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手機市場迎來雙位數增長,以10%增長率出貨2.96億部;PC總出貨量達5720萬台,同比增3.2%。

不少機構認為,2023年四季度至2024年一季度将是消費電子行業轉暖的開端。另外,在AI賦能下,傳統終端有望催生更多新需求,AI産業鍊結構性機會凸顯。

就光學光電子行業來說,95家上市公司中有21家利潤增速超100%,其中增速超500%的包括蘇大維格、聚燦光電和藍特光學。其細分行業中,面闆和光學元件的盈利能力改善最大。

面闆方面,受體育賽事備貨需求影響,疊加面闆價格上漲,客戶訂單釋放,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96.73%。而漲價周期開啟帶動面闆龍頭業績高增,一季度京東方實作歸母淨利潤9.8億,同比增長298%;TCL科技實作歸母淨利潤2.4億,同比增長144%。

光學元件行業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大幅增長201.14%。由于安卓需求複蘇&潛望式鏡頭創新帶動行業盈利能力改善,藍特光學、東田微、歐菲光、五方光電、水晶光電業績增長明顯。

信達證券在研報中表示,眼下電子行業創新動能持續強化,複蘇趨勢明顯,有三個方向值得持續關注。其一,AI大模型發展帶來成長機遇,算力産業鍊持續受益,伺服器、交換機、PCB等硬體有望持續受益。其二,半導體産業鍊基本面強化,國産替代空間廣闊。其三,經濟緩慢複蘇方向明确,消費電子、光學、被動元件等方向潛藏良機。

汽車、社會服務增速放緩

受益于全球經濟複蘇、車市回暖,2023年汽車行業營收和盈利同比雙增,淨利潤增速達48.14%,且增長态勢延續至2024年。

今年一季度,汽車行業實作營收8569.09億元,同比增長13.57%;實作淨利潤348.57億元,增長率達55.8%,增長名額在31個申萬一級行業中均排名居前。不過,受假期及車市價格戰影響,今年一季度汽車闆塊的業績增速較2023年有所放緩。

就細分行業來看,一季度商用車業績增速領先,達55.86%。在14家商用車企業中,10家都實作了淨利潤增長,其中宇通客車、一汽解放、江鈴汽車、安凱客車、中通客車增幅排在前五位,分别達445.09%、174.00%、163.95%、115.68%和105.08%。

一季度全 A 業績微降 ,電子行業迎來反轉,社服、汽車增速放緩 | 看财報

資料來源:Wind,钛媒體APP制圖

相比之下,乘用車闆塊業績表現較為遜色,一季度淨利潤下滑14.40%。并且在8家上市公司中,僅有長城汽車、賽力斯、比亞迪3家實作利潤正增長。

盡管如此,蓋斯特咨詢對今年的汽車消費持樂觀态度,并表示,“在宏觀經濟持續向好,以及國家和地方政府積極出台鼓勵汽車消費和放寬限購限牌等多重利好政策的影響下,2024年中國汽車市場有望延續複蘇态勢,預計整體銷量将穩中有升,全年汽車銷量有望達到3200萬輛,同比增長7%左右。”

從車型分類來看,蓋斯特咨詢認為,随着家庭汽車置換需求增多和車企新産品密集釋放,預計乘用車市場将穩中有升,全年增速可達5.8%。同時,随着政策效應增強,運輸環境不斷改善,商用車需求将繼續恢複,2024年商用車總銷量将達到450萬輛,保持同比兩位數增長。其中重卡和輕卡依舊是商用車最大的增長動能,預計增量可分别達到15萬輛和20萬輛。

此外,今年4月底七部門聯合印發《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實施細則》,針對報廢國三及以下排放标準燃油乘用車及2018年4月30日前注冊登記的新能源乘用車,并購買符合節能要求乘用車新車的個人消費者,提供可享受高達1萬元的補貼。

東莞證券在研報中表示,考慮車市價格戰延續,疊加以舊換新和補貼政策,車市有望持續回暖。由于大陸汽車電動化、智能化趨勢持續,建議關注新能源出口端表現亮眼的主機廠、華為汽車産業鍊供應商,以及順應汽車“三化”轉型及輕量化趨勢、具備全球競争力的優質零部件供應商。

除汽車行業外,另一個增速放緩的是社會服務行業。2023年,社會服務行業實作營收1402.53億元,同比增長31.23%;淨利潤為91.52億元,增長率高達226.18%。而今年一季度社會服務營收、淨利潤分别同比增長16.10%、56.35%,雖然位居第一,但由于一季度屬于淡季,增速低于2023全年。

從資料來看,在上年人員流動限制解除後、旅遊市場持續回暖基礎上繼續增長。二級行業中,酒店餐飲、旅遊及景區一季度業績仍保持較高增速。

萬聯證券認為,2024年政府工作導向在消費領域持續圍繞文旅等生活服務行業發力,預計文旅行業促消費政策有望延續,利好文旅産業鍊上的餐飲、景區、酒店、免稅等行業。

不過也有業内人士表示,2023年酒店、旅遊闆塊的經營名額隻能說是恢複,淨利潤呈現出超高同比增速,是因為“起點”較低,現在隻是回到了疫情前的水準。對于酒店、旅遊行業來說,真正的考驗在2024年。

(本文首發于钛媒體APP,作者|翟碧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