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科研平台巡禮① | 保衛漁業“晶片”,把産量提上去、價格“打”下來!

作者:西部重慶科學城
科研平台巡禮① | 保衛漁業“晶片”,把産量提上去、價格“打”下來!

開欄語

2024年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堅持以科技創新推動産業創新,加快建構現代化産業體系。西部(重慶)科學城堅持科技創新引領,圍繞産業鍊部署創新鍊、圍繞創新鍊布局産業鍊,正在着力建構“3238”現代産業叢集體系,加快推動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截至2023年底,科學城已累計引進重大科創平台43個、累計新增人才1100 餘人、市級以上科創平台增至340個,6家全國重點實驗室完成重組,市級及以上重點實驗室增至94家,新孵化科技企業57家,科創動能顯著增強,為高品質發展提供了關鍵支撐和發展動能,經濟持續保持良好增長态勢。

新年伊始,我們開設“科研平台巡禮”專欄,将深入科學城各大平台采訪調研,展示最新創新成果,探讨典型營運模式,以及他們是如何吸引和培養人才,以科創引領産業高品質發展。同時,我們也将關注科研平台與産業、企業之間的合作,關注如何将科研成果轉化為新質生産力,賦能科學城乃至重慶經濟社會發展。

歡迎持續關注。

蘇轼有詩贊曰:“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吃魚、養魚在大陸有着悠久曆史,但是魚類人工養殖久了,品質會逐漸下降,必須不斷選育確定魚類種質“基因庫”穩定。

水産種業是現代漁業發展的“晶片”,是漁業科技創新水準的集中展現,是現代漁業發展的決定性要素。同時,水産種業已成為大陸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穩定全國水産品物價、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重慶位于青藏高原與長江中下遊平原過渡地帶,是長江上遊重要生态屏障,在全國生态安全格局中占據重要位置。重慶地域内複雜多變的地形地貌、充沛的水熱條件及衆多的河流,造就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長江上遊是長江鲟、四川華鳊等珍稀、特有魚類天然的卵苗孕育所和種質資源的基因庫。

在這裡,城與江、人與江、魚與江的關系都密不可分。在位于西部(重慶)科學城的種質創制大科學中心(以下簡稱種質創制大科學中心),科研人員正在用科學的精神延續着這段不解的情緣,一場保衛現代漁業發展“晶片”的戰鬥,正在進行……

新成果:提高長江特有魚種産卵次數

科研平台巡禮① | 保衛漁業“晶片”,把産量提上去、價格“打”下來!

▲種質創制大科學中心。雷鍵 攝

隆冬時節,種質創制大科學中心水産團隊的實驗室内卻暖意融融。淡淡的魚腥味彌漫在空氣中,随着多台水下循環系統、制氧裝置發出的聲響,生生不息的藍色希望正在這裡被科研人員守護着、孕育着。

科研平台巡禮① | 保衛漁業“晶片”,把産量提上去、價格“打”下來!

▲王志堅教授(左二)帶領團隊人員檢視魚類繁育情況。雷鍵 攝

“魚類育種很困難,有的魚類,比如鲟魚類,十幾年才性成熟。我們将目光鎖定在了重點攻克魚類性周期的調控上。”西南大學副校長,種質創制大科學中心水産種質資源庫團隊負責人王志堅教授一邊說着,一邊指了指身旁的魚缸架,順着教授指尖的方向,一群群充滿活力的四川華鳊正在水中歡快地遊着。

科研平台巡禮① | 保衛漁業“晶片”,把産量提上去、價格“打”下來!

▲王志堅教授(左)介紹四川華鳊。雷鍵 攝

這些看似普通的魚,凝結着整個水産團隊曆時近7年的研究成果——實作了對長江特有魚的可控繁育。

科研平台巡禮① | 保衛漁業“晶片”,把産量提上去、價格“打”下來!

▲研發團隊成員檢視記錄魚類繁育情況。雷鍵 攝

四川華鳊是長江上遊的特有魚種,在野外一年隻能繁殖1—2次。該團隊在對其移養馴化成功後,攻克的第一個難關是四川華鳊的人工繁殖。不懈地努力,最終實作了其人工催産且受精率、成活率高達90%以上。

科研平台巡禮① | 保衛漁業“晶片”,把産量提上去、價格“打”下來!

▲魚缸架中的四川華鳊。雷鍵 攝

科研人員通過對水溫的處理,以及在控制催産時間進行催産群組織學觀察等方式,實作了繁殖周期調控。經分析統計,繁殖周期縮短到14天/産卵。換言之,王志堅教授和其團隊實作了長江上遊的特有魚種四川華鳊的可控繁育,其有效年産卵次數提高至20次以上。

科研平台巡禮① | 保衛漁業“晶片”,把産量提上去、價格“打”下來!

▲顯微鏡下科研人員觀察魚卵。雷鍵 攝

“通過提高魚類産卵次數,就會有更多種質創制資源,這是進行基礎研究的基石,也是實作我們進行種質創制的重要前提。可以說,四川華鳊人工繁殖周期調控的成功,為其它經濟魚類性周期的調控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王志堅教授自信地說。

新目标:3年内把高價魚的價格“打”下來

科研平台巡禮① | 保衛漁業“晶片”,把産量提上去、價格“打”下來!

▲研究團隊檢視實驗魚繁育情況。雷鍵 攝

漁業高品質發展,必須走規模化、标準化道路,而種質創制就是滿足其産業發展的“高速路”。

科研平台巡禮① | 保衛漁業“晶片”,把産量提上去、價格“打”下來!

▲研究團隊養殖的大鲵。雷鍵 攝

“三年内,我們要讓長江裡的翹嘴鲌和岩原鯉,變得便宜。”王志堅教授說出了團隊的新目标。

育種技術創新支撐着水産種業發展。要獲得高性狀品種,必須提高育種創新能力,該團隊将把更加優質、鮮美的水産品送向市民餐桌。同時,讓更好看、更易飼養的觀賞魚走進千家萬戶的魚缸。

科研平台巡禮① | 保衛漁業“晶片”,把産量提上去、價格“打”下來!

▲研究團隊繁育的魚類。雷鍵 攝

“有人覺得我們研究的是轉基因,這是一種誤解。”在聊到創制種質資源意義時,王志堅教授有些急切地說,“我們是通過對其基因進行重新編輯,使其達到我們的預期目标。打個比方,就像把長頭發剪下來編個花再接回頭上去,并沒有改變本質。”

科研平台巡禮① | 保衛漁業“晶片”,把産量提上去、價格“打”下來!

▲研究團隊對魚卵進行處理。雷鍵 攝

而這個“編花”的過程,卻是枯燥且漫長的。王志堅教授和他的團隊在實驗室裡度過了無數個日夜,他們需要從大量的樣本中篩選出提高魚類抗病性、抗逆性、生長速度等優良性狀的基因。這個過程就像是在浩瀚的宇宙中尋找一顆特定的星星,需要耐心和毅力。

科研平台巡禮① | 保衛漁業“晶片”,把産量提上去、價格“打”下來!

▲研究團隊繁育的其他魚類。雷鍵 攝

然而,一旦找到了這些基因,他們就可以通過基因編輯技術,進行“編花”,進而創制出具有優良性狀的種質資源。

科研平台巡禮① | 保衛漁業“晶片”,把産量提上去、價格“打”下來!

▲王志堅教授開心地介紹養殖的大鲵。雷鍵 攝

采訪結束時,王志堅教授深情地說,“我從小就長在長江邊,希望能用自己的知識和技能,為保護和利用水産資源做出貢獻。”而這份家國情懷,也是整個水産團隊共同的理想。為此,水産團隊于2023年還建立了長江上遊(重慶)水産種質資源庫,收集整理了長江上遊地區的水産種質資源,這将助力長江上遊魚類種質資源延續,進一步提升大陸水産種質資源保護利用能力。

“農業現代化,種子是基礎,必須把民族種業搞上去”。習近平總書記對種業振興念茲在茲,黨的十八大以來,多次作出重要訓示,強調“隻有用自己的手攥緊中國種子,才能端穩中國飯碗,才能實作糧食安全”,為種業改革發展指明方向。

種質創制大科學中心由西南大學與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協同共建,是聚焦生物育種戰略服務國家種業振興的重要創新平台。經過兩年來的建設和運作,已彙聚油菜、馬鈴薯、家蠶、水産、羅非魚、柑橘、青蒿、茶樹、楊樹等多個重要特色物種開展種質創制與利用研究,組建了500餘人的研發隊伍,攻克了一批創制育種關鍵技術,申請發明專利40餘項,創制種質資源素材4000餘份,支撐長江上遊種業發展的專業化平台效能不斷提升。

西部(重慶)科學城将為種質創制大科學中心做好全方位服務,支援研發種質創制關鍵的核心技術,通過規模化、工程化、智能化的創制手段,打好“組合拳”,鍛造“中國芯”,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與生物安全貢獻科學城的智慧和力量。

END

總編:鄧曉偉丨副總編:李昊陽

主編:李童彤丨責編:王倩

記者:王柯岚、雷鍵 | 編輯:範興欣|校對:周翌

科研平台巡禮① | 保衛漁業“晶片”,把産量提上去、價格“打”下來!

重慶高新區融媒體中心出品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版權聲明:除原創内容及特别說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圖檔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内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删除。

科學家的家,創業者的城

2024,起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