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1億,中國移動AI伺服器采購落地,華為昇騰晶片成最大赢家

作者:科技銘程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AI伺服器、AI晶片成為了香饽饽,近日,中國移動公布了2024年至2025年新型智算中心采購中标候選人。

191億,中國移動AI伺服器采購落地,華為昇騰晶片成最大赢家

昆侖技術、華鲲振宇、寶德計算機、百信、長江計算、神州鲲泰、湘江鲲鵬等7家公司中标,有趣的是,這幾家公司均為華為昇騰合作夥伴!

中标總金額高達191.04億元,大大超出市場預期,并且重新整理了國産伺服器中标率,達到了100%,這在三大營運商招标中屬首次。

可以預料,未來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廣電在招标中也會效仿中國移動,優先采購國産AI伺服器。

很多網友看到中标公司後,有點蒙圈,因為過去招标中,都是華為、浪潮、曙光這些大廠競争,而這次的中标公司連名字都沒聽過,怎麼回事呢?

其實,國産伺服器廠商有很多,實力比較強的有華為、浪潮、曙光、新華三、中國長城等,但是它們的國産化程度還是有差别的。

191億,中國移動AI伺服器采購落地,華為昇騰晶片成最大赢家

華為的AI伺服器産品主要是Atlas系列,包括:Atlas 500、Atlas 800、Atlas 900等,這些伺服器專為AI計算優化,廣泛應用于雲計算、科研、智慧城市、自動駕駛等領域。

伺服器晶片采用了華為自主研發的昇騰AI處理器,安全性得到了保障,不過整體性能低于英偉達。

浪潮伺服器看起來比較能打,但是伺服器晶片嚴重依賴英特爾、英偉達,而這兩家都是美國的晶片企業,在資訊安全方面大打折扣。

曙光AI伺服器采用的是龍芯和海光的處理器。

191億,中國移動AI伺服器采購落地,華為昇騰晶片成最大赢家

龍芯我們都知道,是純國産晶片廠商,自主研發了LoongArch架構,與X86、ARM、RSIC-V有着根本性差別,算的上是純國産晶片。

但是海光處理器表面上是曙光自主研發的,但及實際上是基于英特爾X86架構,存在着安全性不足,更新疊代困難的問題。

新華三伺服器也依賴美國的英特爾、英偉達和AMD的晶片,國産化程度不高。

中國長城AI伺服器晶片采用了華為昇騰、寒武紀、比特大陸的産品,CPU采用了飛騰系列。

191億,中國移動AI伺服器采購落地,華為昇騰晶片成最大赢家

寒武紀、比特大陸的AI晶片相較于華為還是有差距的,飛騰CPU采用了ARM V8架構,自主程度不高,未來的V9架構能否拿到授權也是問題。

總的來說,國産AI伺服器或多或少存在着自主程度低、性能落後的問題,如果每一家都去采購一部分伺服器,“雨露均沾”的話,可能到最後哪一家也發展不起來。

倒不如集中力量去支援研發能力最強,自主程度最高、最能夠發展起來的那一家,那麼顯然華為是最合适的。

在殘酷的競争中,未來可能,隻有華為能夠與英偉達一較高低了。

AI晶片之間的競争

191億,中國移動AI伺服器采購落地,華為昇騰晶片成最大赢家

人工智能被譽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它像“水和電”一樣進入人類世界,而人工智能的核心底座就是AI晶片,是以全球各大廠商展開了激烈競争。

英偉達作為AI晶片的上司者,全球市場佔有率超過了90%,AMD市場佔有率為4%。

在中國市場佔有率中,英偉達依然處于主導地位,根據IDC資料,2022年中國AI加速卡出貨量約為109萬張,英偉達份額為85%,華為份額為10%,百度份額為2%、寒武紀和燧原科技均為1%。

英偉達強大競争力得益于:一、英偉達的計算平台是加速的,二、可程式設計、三、完善的生态。

191億,中國移動AI伺服器采購落地,華為昇騰晶片成最大赢家

英偉達是唯一一家從最初的神經網絡到後來所有的神經網絡、深度學習、各種視覺轉換器、多模态轉換器以及現在的時序圖神經網絡等,都有持續深耕的公司。

在整個AI領域,時間沉澱、技術沉澱、人才沉澱最為厚重,在整個AI領域、包括:遊戲、深度學習、虛拟現實,客戶最多,合作最深。

英偉達建構了完善的生态系統,包括CUDA生态系統、智能駕駛平台、小型遊戲化PC生态系統、資料中心解決方案等,整個生态擁有豐富的開發工具、庫、架構和應用程式,開發者可以輕松的開發各類AI軟體。

英偉達的技術創新也有目共睹,A100、H100、H200,每一代産品都能引起市場的狂熱追求。

而國内領先的AI晶片廠商也很多,包括華為、壁仞科技、摩爾線程、燧原科技、沐曦等,壁仞科技還釋出了算力接近英偉達H100的BR100 GPU。

但在美國的打壓限制下,整個國産AI晶片進入了艱難時刻,BR100停留在PPT階段,隻有華為的昇騰系列AI晶片還在不斷的發展疊代。

華為在AI晶片領域曾一度超越了英偉達。

191億,中國移動AI伺服器采購落地,華為昇騰晶片成最大赢家

早在2019年8月23日,華為在深圳正式釋出商用的AI晶片——昇騰910,當時的英偉達A100還未面世,英偉達最強晶片是V100,昇騰910算力是V100的2倍左右,成為了當時全球算力最強、訓練速度最快的AI晶片。

但是随着華為被列入實體清單後,華為整個業務包括5G、晶片、智能手機都受到了很大影響,一度到了無芯可用,最強的5G裝置商沒有5G手機的尴尬程度。

2023年,華為麒麟9000S問世,不僅采用了自主研發的架構,還解決了制造難題,它标志着華為晶片即将王者歸來。

與此同時華為的昇騰910B也提上了日程,盡管在算力方面與英偉達還有差距,但對于急需AI算力的國内市場來說,無異于“久旱逢甘霖”。

昇騰910B,在性能方面可以對标英偉達A100。

191億,中國移動AI伺服器采購落地,華為昇騰晶片成最大赢家

昇騰910B采用了華為自主研發的泰山架構,工藝制程為7nm,擁有256個人工智能核心,記憶體有兩個版本,分别是 32GB的HBM2、64GB的HBM2(高帶寬記憶體2代)。

英偉達A100采用了Ampere架構,工藝制程為7nm,擁有6912個CUDA核心,半導體數量達到了542億個,記憶體有兩個版本,分别是40GB的HBM2、80GB的HBM2。

在單精度(FP32)、半精度(FP16)算力上,昇騰910B優于英偉達A100。

191億,中國移動AI伺服器采購落地,華為昇騰晶片成最大赢家

海外大模型、雲計算廠商開始采購英偉達H100、AMD MI300這些2000TFOLPS級别的高算力晶片,

英偉達呢,也開始打造4000T算力的H200。

可以說在AI晶片領域,英偉達已經将整個中國AI晶片廠商遠遠的甩在身後,即使國内AI晶片産業奮力追趕,英偉達的壟斷地位目前仍是牢不可破。

但是華為作為國産晶片最大的黑馬,正在昂首奔跑,這讓英偉達也感到了擔憂,黃仁勳直言:在AI領域,華為是其主要競争對手之一。

191億,中國移動AI伺服器采購落地,華為昇騰晶片成最大赢家

國家大力支援國産晶片産業,配套了一系列産業政策、建立健全了國産晶片的基礎底座,同時積累了大量的技術人才。

人才是晶片最強的競争力,也是中國晶片實作逆襲超越的關鍵,我們每年有上千萬的畢業生,遠超其他國家,這就是我們最大的人才寶庫。

中國晶片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内,打造出了強大的研發隊伍、完善的産業鍊條,這足以證明中國晶片經得起市場考驗、經得起殘酷的競争。

未來,以華為為代表的中國晶片必将駛入嶄新的康莊大道,向着“逆襲超越”不斷的前進。

我是科技銘程,喜歡就點個贊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