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青川(46)丨柳氏秘制砂鍋

作者:四川民生資訊

林浩

柳氏秘制砂鍋

我們一家人是“柳氏秘制砂鍋”的回頭客。到那裡吃飯,不僅僅是因為味道好,更在于氛圍融洽。

到了店裡,不用刻意去分辨哪一個人是老闆,哪一個人是員工,他們個個像員工,又像老闆。

在有人喊“老闆,再來二兩酒”的時候,尋着那聲快樂的“哦”而去,你多半會看見一個跑得像地牛兒一樣的女人。她就是老闆娘,三十多歲,青川本地人。

熟人有時候愛在“老闆”前面加上一個“左”字,這會讓她喜上眉梢。她的歡喜不無道理,顧客的這種叫法,讓她存在感十足,感覺自己在“柳氏秘制砂鍋”這塊招牌中有了更高的含金量。是以,當有人喊“左老闆”的時候,她就爽快地答應了。

在客人和老闆娘一叫一答的片刻工夫裡,也讓在店裡吃飯的其他顧客知道了老闆娘本人姓左,下一次再來時,自己也可以叫上一聲“左老闆”了。叫“老闆”實在有一點含混不清,顯得自己和老闆之間還有那麼一點點小距離。

不管是老顧客,還是新顧客,隻要叫一聲“左老闆”,她就會快樂成一個小孩子,在應諾的聲音後面還少不了兩聲“哈哈”,讓店裡充滿了快樂的氣氛。

幾十平方米的小店左老闆說了算。店裡共有五個人,其中的三個人在廚房裡忙碌,不到端菜的時候是難以見到他們尊容的,他們在顧客面前沒有說話的機會。

時常在台面上招呼客人的,就左老闆和另外一位服務員了;而那一位服務員時常忙于收拾桌面上的杯盤,是以左老闆就成了店裡的“總管火”(總負責)。

左老闆随時像打了雞血一樣,笑容滿面,熱情滿懷。客人向她要酒,她會跑出一陣風來;客人往店門口一站,她準會一個趟兒來到面前,問客人坐裡面還是坐外面。外面就是店門口臨時擺起的兩張桌子,店門内有六張桌子。

在客人標明座位後,她會順着客人的想法說上一句讓客人感到十分暖心的話。如果是夏天,客人選在外面就坐,她會說外面涼快;如果是冬天,她會說客人選在裡間熱和。雖是無關緊要的兩句話,卻讓顧客倍感舒适,心情一爽,開懷暢飲就是當然的了。

在客人點菜時,左老闆總是耐心十足地在旁邊随時聽從吩咐。就算是客人想吃創新菜,她也是不厭其煩地為客人出主意,哪樣食材可以搭配,哪樣食材不相生,會毫不變色地笑說好久,簡直就是那個再怎麼拉扯也永遠不變形的皮筋王了。

我們一家人點菜可能是最不好侍候的了。有時候為了一鍋配菜要讨論好久,她也樂哈哈地加入讨論。經過幾次試吃,我們基本确定下了幾個“保留節目”——肥腸加根粉、白蘿蔔加海帶加白菜、鲫魚餃子、油渣子加土酸菜加粉條、千層肚加豆芽加米豆腐、苕粉加豆皮加青筍……哈哈,這些菜在菜單上可是找不到的。

記得我們第一次點吃鲫魚餃子時,這鍋菜的掌勺師傅是她老公,人剛好沒有在店子裡,她怕另外兩位廚師弄變了味,十分謹慎地打電話向老公詢問了制作方法,還親自下廚現炒現賣給我們弄出了一鍋香噴噴的美食來,讓我們很是感動。

左老闆記性特别好。王保長愛吃辣的,李老栓愛吃淡的,幺嫂子愛吃素的,潘駝背愛吃葷的……她心中都有數。在熟客點好菜之後,她在向廚房遞菜單時,還要特意招呼,哪個菜要多放辣椒,哪個菜要減鹽,哪個菜要少油,哪個菜要多配素菜……嘿嘿,她會一一吩咐到位。

有一次,我們一家三口邊吃邊議論,說如果砂鍋中的油再少一點就好了。下次我們再去時,女兒吃出了異常,誇獎說:“今天的砂鍋不油膩,很合味口。”

左老闆笑哈哈地說道:“上次你們說油少好吃,我就吩咐廚房把油減了。”

左老闆是一個耿直人,愛勸客人少喝酒。如果發現喝酒的人略有醉意,就會實行減量化的政策,客人要二兩她隻給打一兩。對喜歡喝麥苓子酒的,她不時提醒麥苓子酒喝起淡,後勁大,要少喝。對不信邪的人,她還會講出十年前少年醉酒的事來說服。

有一次,她又在對酒客講故事:“十年前,我們在木魚鎮開砂鍋店的時候,有一天來了兩個學生娃兒吃砂鍋,覺得麥苓子酒好喝,喝了一杯又一杯,簡直刹不住車。他們吃完飯往回走時一點事也沒有,但回到學校後酒勁就上來了,連闆凳也坐不穩,整個人滑到了課桌下面。”

“你把時間說清楚一點,到底是好久?”正當她捂着嘴笑彎了腰的時候,有人搭上了話。

左老闆費了好大的勁才止住笑,說道:“十年前吧,木魚國中的學生。”

“哦,那就是我了。”那個人羞澀地回答道。

我看向那個搭話的人,是一位帥小夥,二十多歲的樣子,臉上浮着一層紅暈,可能是為那次醉酒的事感到不好意思吧。

“柳氏秘制砂鍋”生意如此好,與廚師高超的烹饪技術很有關系。這位打開顧客味口的廚師,就是左老闆的老公。他姓柳,“柳氏秘制砂鍋”就是根據他的姓氏來取的。

柳老闆是青川本地人,對烹饪情有獨鐘。一九九七年到成都八一軍烹校學做中餐,學成歸來後在原青川縣委招待所當廚師,一幹就是五年;之後又先後到成都、北京等地幫廚;地震之後回到青川,與妻子一起在木魚鎮開起了砂鍋店;二〇一〇年轉戰到縣城,開起了“柳氏秘制砂鍋店”。他還在想,如何把店裡的生意做得更好。

前面說過,有一位服務員和左老闆在台面上走動,她大約五十歲的樣子,來店裡有一年多時間了,我稱她為老牌服務員。

說她是老牌,除了年齡關系以外,還在于她裡裡外外都吃得開。客人一坐下,她會熱情而适時地照顧客人,倒茶水、拿碗筷、端砂鍋、添米飯;客人一走,她會像彈簧似的立即站起來收拾桌凳。有時候左老闆忙不過來,在客人催促買單時,她還會當一回臨時的老闆,算一個數字,讓顧客掃碼付錢。

比她資格更老的魏大娘時常在廚房裡忙碌,她比她大幾歲,但走起路來還像年輕人一樣。她這個老資格是靠時間夯出來的,六年前她就來到了砂鍋店,和左老闆相處得很好,左老闆時常說魏大娘就是她媽。關系處到這一步,那還有啥說的呢?就巴心巴肝地幹呗!就算是疫情期間生意不景氣,她也沒有想過跳槽的事。

今年店裡的生意更好了,廚房裡又增加了一位中年婦女。這位新員工性格豁達,待人實誠,她很快就融入到了小團隊中間。

“柳氏秘制砂鍋”店内總是忙得井然有序。忙時如打仗,很難看見他們在一起閑坐;隻有在客散用餐的時候,他們才會聚到一張桌子上開心地吃飯說話。不知道的,還真以為是一家人呢。

做生意曆來講究一個“和”字,内外和氣,其樂融融,财源就滾滾而來了。左老闆把這個“和”字經念得太好了,或許,這就是“柳氏秘制砂鍋”的秘訣吧。

(來源:青川釋出/天府散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