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水火不侵的中國生漆,因太耐用無人問津?老手藝的複興任重道遠!

作者:柏拉圖的訴說
水火不侵的中國生漆,因太耐用無人問津?老手藝的複興任重道遠!

當我們提到生漆,第一印象可能就是那些發黃的老家具,散發着古樸厚重的質感。

但生漆不僅僅停留在這些實用品上,它更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一種獨特的天然塗料,蘊含無限魅力。

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如今“過于耐用”的它,反倒變得“無人問津”,這是為什麼?

水火不侵的中國生漆,因太耐用無人問津?老手藝的複興任重道遠!

采自密林,淬煉千年

生漆,又稱天然漆或原漆,是從漆樹上采集的天然樹液。

大陸是生漆的原産地,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就開始利用生漆來粘連、裝飾工具和用具。

在中國南方多個省份,如雲南、貴州、湖南、湖北、江西、福建等地,分布着大量适宜生漆生長的峽谷密林。

水火不侵的中國生漆,因太耐用無人問津?老手藝的複興任重道遠!

采集生漆是項勞動密集型的工作。

采集勞工要帶着帽子、防水衣、皮帶等簡易裝備,深入到海拔500-1500米的山間密林老樹區,用尖刀小心翼翼地在樹幹上劃一字形的“漆口”,使樹液慢慢滲出。

這些新鮮漆液呈淡黃色或淡紅色,表面會慢慢氧化為深褐色,散發一種獨特的清香,這正是上好生漆的特征。

水火不侵的中國生漆,因太耐用無人問津?老手藝的複興任重道遠!

收集來的生漆中還混雜着樹皮、塵土等雜質,需要經過多道加工步驟。

首先用細絹過濾除雜,然後通過蒸餾、曝曬、攪拌等手法除去水分,加速樹脂的聚合反應,使其由液體慢慢變稠,顔色也會變深。

這時稱為“熟漆”,溫度稍涼時便可用于塗裝工藝。

大陸獨創的生漆加工技法稱為“舂漆法”。

水火不侵的中國生漆,因太耐用無人問津?老手藝的複興任重道遠!

工匠們會用石磨将熟漆舂碎,再和木屑、稻草灰等多種材料混合熬制,反複搗打、攪拌,直至無氣泡,光可鑒人。

這種多次濃縮的生漆被稱為“舂漆”。

它的着色力更強,能塗抹出更厚更光滑的漆膜,是制作進階漆器的上乘之選。

大陸生漆加工曆史悠久,各地形成了獨特的生漆工藝流派。

如湖南桑植的“桑漆”色澤溫和,鮮亮透徹;四川宜賓的“宜賓漆”具有典雅的 “玉紅”色調;貴州遵義的“遵義漆”質感細膩厚重。

水火不侵的中國生漆,因太耐用無人問津?老手藝的複興任重道遠!

這些地方特色生漆因其獨特的質感和色澤,深受收藏家和文物保護工作者的青睐。

生漆的采集和加工都是人工操作,複雜且勞動密集,同時對采集環境和品質控制要求極高。

這使得真正的高品質生漆十分稀少和昂貴。

但正因獨特的生态屬性和卓越的性能,生漆和生漆工藝才會成為中華民族的瑰寶,被譽為“東方塑膠”。

水火不侵的中國生漆,因太耐用無人問津?老手藝的複興任重道遠!

倘若各位想體驗一把老祖宗的手藝活,不妨也試試刷漆。

但我要提前告知你,這可是門大學問,你面前的不會僅僅是一把刷子和一桶顔料。

生漆塗抹看似簡單,實則工序複雜,需要精湛的工藝。

我們常見的黑色木質家具,就是生漆塗裝的結果。

這些古色古香的老物件,經曆幾十年風吹日曬,漆面依然泛着和煦的光澤。

水火不侵的中國生漆,因太耐用無人問津?老手藝的複興任重道遠!

塗抹生漆最基本的工具就是漆刷。

這種刷子要選用馬尾或人發,經過反複摳洗、搓揉,制成柔軟細密的刷毛,才能塗出無坑無痕的漆面。

這些刷毛反複上漿時不能幹裂,否則就要換新的刷子重新開始。

塗抹生漆要十分輕柔,力道太重會在木料上留下刮痕;太輕則無法形成均勻的漆膜。

是以,塗漆要反複推敲,直到熟練掌握手感。

水火不侵的中國生漆,因太耐用無人問津?老手藝的複興任重道遠!

更關鍵的是控制塗抹的方向、順序和間隔,這關系到漆面的厚度和質感的均勻性。

每塗抹一道漆,都要待半幹後再輕輕抛光,然後再塗下一道,如此反複多次。

房屋内部的桌椅器具要塗10-15道;精細工藝品更要20-30道。

等累積到一定厚度,便可開始打磨抛光,以形成光可鑒人的漆面。

大陸生漆塗裝形成了“八仙過海”的工藝流派。

這來源于民間繪畫中八位仙人飄然而行的姿态,寓意漆工們塗抹時刷毛翻飛的模樣。

水火不侵的中國生漆,因太耐用無人問津?老手藝的複興任重道遠!

這種技法能塗出厚實光滑的漆面,又隐約可見毛痕紋理,美不勝收。

生漆塗抹的獨特魅力,正源自它與木料的強力黏合和顔色變幻效果。

塗抹後的生漆能與木材裡的單甯酸發生強烈化學反應,使漆膜牢牢嵌入木料表面,亘古不息。

同時,生漆工藝品在光照和角度變化下,會呈現出豐富的色澤層次。

稍暗處帶點深邃,強光下又似鏡面折射,這種獨特的視覺體驗和質感,任何合成塗料都難以企及,正顯示出生漆塗抹的非凡魅力。

其獨特藝術價值,也使生漆工藝榮登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之列。

水火不侵的中國生漆,因太耐用無人問津?老手藝的複興任重道遠!

水火不侵,百毒不侵?

然而面對生漆卓越的性能,我們也不禁要問,這到底是何方神聖啊?

生漆之是以獨一無二,在于其主要成分“漆酚”的驚人性能。

這是一類天然苯乙烯類化合物,在空氣接觸下可發生自由基聚合,形成穩定的三維網絡結構。

這就像一張巨大的“化學蛛網”,牢牢地裹住塗抹物表面。

這種獨特的分子結構使固化後的生漆膜具有極高的機械強度、光穩定性和抗腐蝕性。

科學測試表明,生漆的耐水性能是優質丙烯酸漆的3-5倍;抗彎曲和抗沖擊性能也遠超一般油漆和清漆。

水火不侵的中國生漆,因太耐用無人問津?老手藝的複興任重道遠!

正因如此,生漆才會被譽為“水火不侵,百毒不侵”。

生漆在實際應用中也大顯神通。

大陸古代航海業發達,很多大型木質船隻都用生漆塗抹,使船身輕盈耐用。

這些“漆船”輕如鵝毛,卻可橫渡大洋。

東晉官員常恽乘坐漆船出使日本,飄洋過海一萬餘裡,至今傳為佳話。

而大陸出土的許多古代生漆器,經曆千年以上風吹日曬,仍保持了原有光澤。

水火不侵的中國生漆,因太耐用無人問津?老手藝的複興任重道遠!

其中雲南大理崇聖寺三塔出土的唐代金銀漆四神靖座,靖座底層的生漆僅有輕微開裂,金銀素漆依然熠熠生輝。

這無疑展示了生漆的絕佳耐候性。

除了經久耐用外,生漆塗層在美學效果上也非常出衆,能呈現豐富的層次感和色彩變化。

清乾隆時期的禦用工匠們善用這一特性,通過精心搭配金銀粉與生漆,塗制出色澤亮麗、瑰麗奪目的漆器,深受皇室喜愛。

入葬的漆器在兩千年後出土時,依然光可鑒人;把生漆滲入編織物中,可使衣裳防水防蟲……

水火不侵的中國生漆,因太耐用無人問津?老手藝的複興任重道遠!

正是由于生漆的這些非凡特性,在古代,能完整地保留一套生漆家具的妻妾,就是十足的好媳婦了。

你瞧,這生漆,着實不是等閑之輩!

堪稱絕世長壽的生漆,究竟為何在當今卻越來越少見于百姓家?其中的原因,一言以蔽之,它實在是……太好了!

水火不侵的中國生漆,因太耐用無人問津?老手藝的複興任重道遠!

用後無需維護,壽命硬朗得很

是的,超長的使用壽命,反而成了生漆不受待見的“死穴”。

相比塑膠這樣的新生産物,生漆這種“老實巴交”的東西,可能用了一輩子都架不住壞,沒法像快消品那樣頻繁被淘汰更換,是以市場需求自然受限。

再加上,生漆的來源有限,要麼山裡采,要麼人工養,可謂是個勞動密集型的行當。

一斤優質生漆,少說也要“千刀”才有。

這價格,在普通老百姓家,實在是略顯奢侈。

水火不侵的中國生漆,因太耐用無人問津?老手藝的複興任重道遠!

當然,還有一點,生漆的小“毒性”也讓不少人望而生畏。

漆酚之類的成分可能會引起過敏,嚴重的還會起水泡,這就需要漆工要麼長期脫敏,要麼依靠藥物度日。

種種原因導緻生漆逐漸退出常人視野,變成隻有珍玩老店、文物修複師才會與之打交道的個例。

這門古老而獨特的技藝,如今正面臨斷代的困境,但好在,近年來國人對傳統文化的重視有增無已。

水火不侵的中國生漆,因太耐用無人問津?老手藝的複興任重道遠!

面對失傳風險,一些志願者自發組建工作室,希望将生漆工藝傳承下去。

他們甚至嘗試利用生漆制作創意商品,幫助它在現代社會找到立足之地。

另一方面,類似生漆的天然塗料和塑膠替代品也正在悄然興起。

這些新材料綜合了生漆的優點,又避開了它的劣勢,以後或許會漸漸代替生漆,成為保護文物和制作工藝品的新寵。

技術在發展,文化也在傳承,我們期待生漆工藝能在現代重煥新生,它那獨特的魅力,值得被更多人發現、欣賞與應用。

水火不侵的中國生漆,因太耐用無人問津?老手藝的複興任重道遠!

參考資料

菏澤日報,山東手造·創藝菏澤 | 傳承創新中綻放“大漆”之美2023-10-10

山西畫報,「非遺」郭喜梅的漆藝故事——與時俱進 守正創新2022-07-19

湖南博物館,聶菲,從湖南西漢貴族墓出土漆器審度漢初漆器功能工藝的傳承與變異——兼論湖南漢初漆器産地問題

什麼是生漆 一分鐘讓你更了解生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