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銀行保險業如何“向綠”而行?丨2023新金融發展報告④

作者:南方周末

在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的做好金融業“五篇大文章”中,綠色金融居其一。

保險行業率先行動。2023年12月13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在北京召開《保險機構環境、社會和治理資訊披露指南》新聞釋出會,保險業協會有關負責人和各大保險公司高管宣稱,《指南》是國内首個聚焦保險行業環境、社會與治理資訊披露,即ESG資訊披露架構和内容的行業自律性檔案。

此前,原中國銀保監會曾下發《銀行業保險業綠色金融指引》,要求銀行保險機構更加重視綠色金融業務及其自身ESG(環境、社會和治理)表現。事實上,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綠色信貸市場和第二大綠色債券市場。

2023年,哪些綠色金融業務發展較快?哪些支援政策在持續發力?哪些創新成為亮點?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調研發現,大陸已初步形成以綠色貸款為主,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等多種綠色金融工具蓬勃發展的多層次綠色金融市場體系。綠色保險、綠色信托、綠色金融租賃等綠色金融業态發展勢頭良好。

綠色金融市場體系初步形成

目前,大陸已初步形成以綠色貸款、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為主的多層次、多元化綠色金融市場。這為實體經濟綠色低碳轉型和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活水。

銀行保險業如何“向綠”而行?丨2023新金融發展報告④

綠色信貸快速增長,推動産業低碳綠色轉型。近三年,大陸綠色信貸餘額年複合增長率達35.26%。央行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大陸本外币綠色貸款餘額28.58萬億元,居全球首位。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統計,21家主要銀行綠色信貸餘額、節能環保産業貸款餘額、清潔能源産業貸款餘額和建築節能與綠色建築貸款餘額分别達25萬億元、3萬億元、5萬億元和3萬億元。

銀行保險業如何“向綠”而行?丨2023新金融發展報告④

綠色債券發展勢頭良好。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統計,2023年上半年,大陸境内外綠色債券存量和增量規模分别為3.5萬億元和4692.57億元。其中,境内新增綠色債券發行數量207隻,發行規模約4505.07億元。

銀行保險業如何“向綠”而行?丨2023新金融發展報告④

保險以“保險端+投資端”雙輪驅動持續開展綠色金融業務探索。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統計,截至2023年6月末,大陸綠色保險保費收入1159億元;保險資金投向綠色發展相關産業餘額1.67萬億元。承保端提供環境污染責任險等風險保障,創新産品設計應對氣候災害,支援客戶風控并提供氣候風險減量服務,積極溝通再保市場應對氣候災害;從投資端來看,可持續投資規模增長,推動ESG投資産品創新,支援綠色轉型項目和相關企業。

銀行保險業如何“向綠”而行?丨2023新金融發展報告④

此外,綠色信托和綠色金融租賃也不斷發展。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統計,2023年上半年,綠色信托資産餘額和金融租賃公司綠色融資餘額分别為2916億元和8500億元。

綠色金融政策體系持續健全

政策支援是推動綠色金融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

近年來,金融監管機構持續推動綠色金融政策體系完善以支撐綠色金融的資源配置、風險管理和市場定價功能。2016年以來,《關于建構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銀行業金融機構綠色金融評價方案》和《銀行業保險業綠色金融指引》等重磅政策陸續落地,不斷引導銀行保險業“向綠而行”。

2023年,綠色金融相關政策仍在持續加碼。2023年初,人民銀行決定,延續實施碳減排支援工具等三項貨币政策工具。其中,碳減排支援工具延續實施至2024年末,并将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和外資金融機構納入碳減排支援工具的金融機構範圍,進一步擴大政策惠及面。與此同時,央行對支援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延續實施至2023年末。上述兩項政策工具在2023年繼續并行實施。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統計,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碳減排支援工具餘額增長568億元。

2023年12月,證監會和國資委聯合釋出《關于支援中央企業發行綠色債券的通知》,旨在通過完善綠色債券融資支援機制,支援央企發行綠色債券(含綠色資産支援證券)融資,助力中央企業綠色低碳轉型和高品質發展。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獲悉,人民銀行已牽頭起草煤電、鋼鐵、建築建材和農業四個行業轉型金融标準,将在條件成熟時公開征求意見并釋出。這将為金融機構滿足高碳行業低碳轉型的合理融資需求提供依據。

綠色金融産品多元化

在政策的引導和促動下,金融機構不斷發力在綠色金融領域的創新。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調研統計發現,2023年,國内環境權益類創新産品發展迅速。銀行業推出包括碳排放權和排污權等抵質押貸款産品及以碳排放權作為債券擔保物的綠色資産擔保債券;

與此同時,針對清潔能源和綠色交通等領域的資金需求,金融機構推出了特色化的融資方案和綠色信貸産品,如園區貸、光伏貸等;

以清潔能源項目收益、生态産品價值實作等為還款或償債來源的收益類産品亦是亮點。如,可再生能源補貼确權貸款和國家儲備林建設貸款等;

此外,金融機構還将貸款利率等貸款或債券條款與企業關鍵環境績效挂鈎,創新研發結構化融資産品,激勵企業綠色低碳轉型。如,可持續發展挂鈎貸款等;

在個人貸款和信用卡等領域,商業銀行也圍繞綠色消費加大創新力度,推出個人綠色消費貸款、綠色個人住房貸款、個人碳賬戶和綠色信用卡等零售領域綠色産品。

整體而言,金融機構“帶綠”産品更加多元化,并覆寫對公對私全業務領域。

八成上市金融機構釋出ESG報告

在政策持續指引和促動下,加之自我變革驅動,ESG報告俨然成為上市金融機構“第二份财報”。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統計發現,2023年,上市金融機構的ESG相關報告釋出率超80%,居于各行業領先地位。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調研發現,國有大型銀行和保險公司均設定了與綠色金融業務相關的部門或辦公室,統籌管理綠色金融和ESG績效。例如,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推動全行深入落實《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總行能源管理規定》等要求,總行與36家一級分行及控股子公司簽訂生态環境保護工作責任書,加強環境績效考核;中國平安保險則通過推動智慧辦公與建設綠色資料中心、打造綠色建築等方式,将節能減排工作納入企業營運的各個部門和各個環節。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對比國内外金融機構綠色金融轉型實踐建議,大陸銀行保險機構可參考國際可持續準則理事會、FSB(金融穩定委員會)和PCAF(碳核算金融聯盟)等機構的準則,提高碳核算和環境資訊披露能力,從自願披露ESG治理轉為強制披露。

轉型金融成為重要方向

作為綠色金融的有效補充,轉型金融已成為綠色金融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轉型金融重點服務具有顯著碳減排效益的産業和項目,為高排放或難以減排領域的低碳轉型提供合理必要的資金支援,推動綠色産業和綠色項目在經濟活動中的占比不斷提高。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調研發現,很多金融機構開發設計多種産品,支援實體經濟轉型。轉型金融成為實作“雙碳”目标的重要驅動力。如,陽光保險探索以“保險+服務”模式,助力棕色産業綠色轉型;陽光保險還創新開發“低碳項目機器損壞碳交易損失保險”,為參與碳交易的各類企業提供減排裝置碳損失保障。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建議,在堅持市場化原則推動綠色金融與轉型金融發展和有效銜接的同時,中國銀行保險業應借鑒G20轉型金融架構,制定重點行業的轉型金融标準,提供更多轉型金融産品,幫助實體經濟平穩轉型。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 蔣昭昆

責編 謝豔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