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照片封存的記憶,到老也不會淡忘丨2023年度視覺日記

作者:南方周末
照片封存的記憶,到老也不會淡忘丨2023年度視覺日記

2023年2月11日,土耳其地震重災區安塔基亞市,中國香港救援隊在廢墟裡救出一位幸存者。(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我的故事,總是在照片裡。今年遇見的故事,關于破碎和重生。

2月底,奔赴土耳其地震災區。在安塔基亞,看見了猶如15年前汶川地震時的景象。一座活生生的城市被徹底摧毀,沒有一個建築物可以繼續住人。同樣的場景,封存在我15年前關于映秀、北川的照片裡;而照片封存的記憶,到老也不會淡忘。地震後一周,安塔基亞的城市從廢墟裡慢慢活過來,幸存的人們在空地上紮起帳篷,燒柴做飯,源源不斷的救援物資陸續到達,失去親人和房子的人們,終于有了溫飽。

照片封存的記憶,到老也不會淡忘丨2023年度視覺日記

2023年2月17日,土耳其伊斯坦布爾,黃昏時分,小食攤販開始陸續來到海邊的廣場上占位,等待客人。

照片封存的記憶,到老也不會淡忘丨2023年度視覺日記

2023年12月21日,幾個孩子站在甘肅積石山縣大河家鎮廣場的安置點帳篷外。(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5月初,我再次回到北川和映秀。原址重建的映秀和異地重建的北川,房子、道路、樹木……一切都是嶄新的。距離北川新縣城半小時車程、30公裡外的地震遺址,則永遠銘刻着那改變許多人命運的日子。談起在地震中失去的親人,人們還是會禁不住流淚,但生活還是要繼續向前。每年的清明節和“5·12”紀念日,幸存者們會回到那個平時似乎埋藏在心靈深處的地方燒紙拜祭。

照片封存的記憶,到老也不會淡忘丨2023年度視覺日記

2023年5月9日,四川汶川映秀鎮的漩口中學廣場前,學生們悼念在地震逝去的人們。

照片封存的記憶,到老也不會淡忘丨2023年度視覺日記

2023年5月6日傍晚,四川北川重生廣場上,不少市民前來跳廣場舞。汶川地震過去了15年,北川縣城異地重建,人們也在這個新北川開啟了新生活。(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在映秀,鎮中心的漩口中學遺址令人傷懷,而每天熙熙攘攘的遊客也在把處于川西旅遊必經之路上的小鎮徹底變成一個旅遊景區。人們在暑假和黃金周這樣的旺季會努力多掙點兒。15年過去,照片裡的記憶,也在當初的破碎中一年又一年重生。

照片封存的記憶,到老也不會淡忘丨2023年度視覺日記

2023年,雲南昆明的别樣幸福城樓盤曆經波折,于上半年終于交樓。10月21日,三年前引發輿論關注的住進爛尾樓的業主終于住進了他們的新房子。(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重生總是帶來歡樂和希望。4月在雲南瑞麗采訪,當地人們迎來了闊别4年的潑水節,滿城狂歡。那天,瑞麗城裡沒有一個人能從頭到腳幹爽地回到家。在潑水節的笑聲和玉石城的砍價聲裡,我為瑞麗拍下照片,将美好的記憶一并儲存。

照片封存的記憶,到老也不會淡忘丨2023年度視覺日記

2023年4月12日,雲南芒市闊别了4年的潑水節迎來了一場超十萬人狂歡。

照片封存的記憶,到老也不會淡忘丨2023年度視覺日記

2023年10月26日,在雲南大理洱海邊拍婚紗照的情侶。

照片封存的記憶,到老也不會淡忘丨2023年度視覺日記

2023年11月9日,四川德陽中江縣的古名天下景區裡,擺放着數百個兵馬俑仿制品。(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7月的大運會和9月的亞運會,一個人在各個賽場之間穿梭,第一時間目睹了冠軍和金牌的閃耀,也再次為中國男足和男籃歎息。但無論如何,兩場世界級的體育盛會,見證着這個國家的活力和實力,都在不斷增強。

照片封存的記憶,到老也不會淡忘丨2023年度視覺日記

2023年10月6日,杭州亞運會男子籃球頒獎典禮上,冠軍菲律賓隊在歡呼,隔壁站着與金牌失之交臂的中國男籃。 (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照片封存的記憶,到老也不會淡忘丨2023年度視覺日記

2023年6月21日,廣東廣州海珠區大塘村河湧上的端午節龍舟招景,附近各個村子的龍舟都來串門。 (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照片封存的記憶,到老也不會淡忘丨2023年度視覺日記

2023年7月22日,吉林省吉林市松花江面霧氣彌漫。

照片封存的記憶,到老也不會淡忘丨2023年度視覺日記

2023年5月10日,四川卧龍鎮的熊貓基地裡,兩隻小熊貓在樹上歇息。汶川大地震後,在當時的卧龍熊貓基地附近重新修建了這個新的保護基地。

每一年都會有一些破碎,每一年也都會有重生。這是一個曲折而充滿力量的過程。

每長一歲,好像也老一歲。但攝影記者的幸運在于:有那麼多珍貴的的記憶,在照片裡,永遠陪伴,永遠難忘。

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

責編 李楠 馮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