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是貫穿人類生活的東西,現代有手機、平闆,人們可以從網絡上得到放松,而在古代科技沒有這麼發達,人們隻能做遊戲來增加生活的趣味。
在古代其實有趣的遊戲有很多,而且大都很燒腦,比如說桌面遊戲弈棋與六博;球類遊戲蹴鞠與步打球;植物遊戲鬥草與騎竹馬。
但這些遊戲在後世的改變都比較大,而且有一些遊戲的玩法已經随着曆史的演變消失了,不過古代有一樣遊戲,流傳了上千年,人人都能玩,到了現代還演變出很多種玩法,它就是投壺遊戲。
投壺起源于春秋戰國時期,當時諸侯宴請賓客,通常要請客人射箭以表示禮儀,主人請客人射箭,客人是不能拒絕的,但并不是所有客人都擅長射箭,是以很多時候都會遇見尴尬的情況。
為了避免客人丢面子,有人便提出将射箭改為将箭矢投入酒壺,這樣即便不會射箭之人,也能玩耍一二。
司馬光《投壺新格》中提到:
“其始必于燕飲之間,謀以樂賓,或病于不能射也,舉席間之器以寄射節焉。”
由此可見,投壺的産生是極為巧合的,是由于場地因素或者個人因素限制,不能舉行射禮而采取的權宜之計。
誰料此方法一出立馬受到了許多人的追捧,比起射箭來說,投壺需要的場地較小,而且能随時在宴飲中進行,還大大降低了危險性。
就這樣投壺便代替射箭,成為了一種傳統的禮儀和宴飲遊戲,一直從先秦延續到清朝末期,由于來自于“射禮”,是以投壺也叫“射壺”。
在中華幾千年的曆史上,第一次記載投壺是在春秋時期,當時晉國平公去世,各國都來吊唁,雖然春秋戰國征伐不休,但和平時期,大家還是比較友好的。
在晉平公去世的宴會上,衆人坐在一起飲酒談天,酒過三巡,一些大老爺們頓感無趣,有人便提出玩一項運動,那就是投壺。
率先投壺的是做東的晉國晉昭公,由于剛剛即位,晉昭公需要打出自己的名頭,于是在投壺時,就讓身邊的大臣唱歌助威。
随着大臣啦啦隊的歌聲,箭矢應聲入壺,引來了一陣喝彩,接下來是齊景公,估摸着是喝多了,于是他一邊投壺一邊唱歌,給自己打氣。
他唱着:
有酒如渑水,有肉像山陵。寡人投中壺,代君長興盛。
話畢,箭矢也應聲入網,這時候晉昭公不願意了,投壺就投壺,唱的歌真是狼子野心,齊景公說自己想要代替晉昭公,讓晉國興盛。
這明顯帶有挑釁意味,于是雙方人馬就開始争論,宴會氣氛也達到了高潮,好在有其他人的勸谏,加上都喝了酒,互相道歉後雙方也就偃旗息鼓,繼續玩起了投壺。
而随着投壺的發展,對其要求也多了起來,在古代,投壺并不是拿個壺,拿點箭矢投一下就行了,而是有了比較詳細的規則和禮制,《禮記》中詳細記載了周代投壺的詳細過程。
若要進行投壺,首先要準備好投壺的器具,若要進行比賽,則準備兩尊投壺,材質金屬、陶瓷均可以,投壺瓶頸細長、瓶腹寬大,和影視劇中有些差别。
在先秦時期,投壺是沒有耳的,裡面要盛放一些豆子,這是為了防止投入壺中的箭矢彈出來,投壺的标準尺寸為壺頸七寸,口徑兩寸半,投壺高一尺二寸,當時一寸大約2.3厘米。
除此之外,還要準備若幹根箭矢,箭矢材質在古代要求用柘木制作,不過後來就沒有這麼多講究了,用竹子、木頭做就行,首端細尾端粗。
而且箭矢長度也不一樣,從40厘米到70厘米之間有不同的規格,而且不同的箭矢在不同的場合投,賓客距離投壺的遠近也不一樣。
準備好東西後,參加比賽的雙方開始投壺,過程比較繁雜,可不像我們現在玩遊戲,直接就開始,而是要互相推辭一番。
主人需要拿着箭矢到客人面前,做出邀請的姿态,客人則要表示不敢獻醜,推辭一番,三請三讓做足姿态後,兩人互相行禮,然後才能開始投壺。
除了參加投壺的人之外,還需要有一個司射,也就是裁判,他會先宣布一番規則,箭矢必須是端首入壺才算有效,如果是箭矢的尾部先入壺,則判定無效。
宣布完規則後,司射請求奏樂,比賽開始,一般都是賓客先投一矢,然後主人再投一矢,輪流交替進行,搶投的人即便中矢,也會被判定無效。
輸赢則和現在的沒什麼差別,一般一局為八根箭矢,誰投進的多算誰赢,然後有權利進行罰酒或者其他懲罰。
在春秋時期,投壺遊戲十分盛行,不僅能拉近賓客的感情,甚至在國與國的外交場合,也經常能見到投壺的存在。
到了漢代,投壺依然在士階層盛行不衰,相比于春秋戰國時期,漢代沒有那麼多繁複的規矩,純粹成為了一種宴會時的娛樂項目。
而且由于投壺的普遍性,人們的技術越來越高,還演變出了許多不一樣的投法,貴族們想着法子炫技。
技藝高超的人,有時會要求在投壺前面放置一個屏風,然後進行盲投,也有人會背對投壺,進行背投。
到了魏晉時期,投壺的花樣更多,投壺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匠人在投壺兩邊增加了耳,玩法也随之增添了“依耳”、“貫耳”、“倒耳”、“連中”、“全壺”等。
而且投壺十分火爆,根據《新唐書·高麗傳》記載:
“高麗其君居平壤城,俗喜弈、投壺、蹴鞠”。
可見投壺和蹴鞠一樣火爆,都已經傳到了國外,當然也可能是當時的高麗離的比較近,交流密切的關系。
及至宋元時期,投壺還是很受歡迎,不過這時也産生了一些沖突,一些大儒認為将投壺娛樂化十分不妥,提出了很多批評的建議,讓投壺沾上了政治色彩。
結語
到了明清時代,雖然也有許多人玩投壺,但終究是受到了曆史發展的影響,尤其是到了清朝,随着西方體育的傳入,投壺逐漸退出了曆史舞台。
[免責聲明] 文章内容、圖檔來源于網絡,此文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将第一時間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後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