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成年人遊戲充值也會受限?年收入3000億元的産業或迎巨變

每經記者:溫夢華 丁舟洋 宋美璐 每經編輯:董興生

2023年,國内遊戲市場收入首次超3000億元,這是剛剛過去的遊戲産業年會上釋出的資料。但12月22日午間的一則消息,讓這個産業為之一震。

國家新聞出版署官網釋出關于征求《網絡遊戲管理辦法(草案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成年人遊戲充值也會受限?年收入3000億元的産業或迎巨變

圖檔來源:網頁截圖

《網絡遊戲管理辦法(草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草案征求意見稿》)共有64條細則,涉及未成年人保護、經營規範、版号管理、遊戲付費等。其中,草案第十八條“限制遊戲過度使用和高額消費”成為行業讨論焦點。

22日,A股網絡遊戲闆塊午後開盤大跌,三七互娛、遊族網絡、巨人網絡等跌停。據choice資料統計,A股遊戲闆塊總市值一日蒸發超430億元。港股的網易(HK09999,股價122.00港元,市值3933億港元)跌24.60%,騰訊控股(HK00700,股價274.00港元,市值2.61萬億港元)跌超12.35%,哔哩哔哩(HK09626,股價80.30港元,市值333.5億港元)跌超10%。

騰訊、心動公司、世紀華通、三七互娛、巨人網絡、完美世界等公司均表示:重視健康遊戲生态的建設,積極配合主管機關實事求是回報征求意見稿。同時,“不遺餘力地加大出海力度外,還要提高精品業務”。《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了解到,行業有關機關将組織相關企業調研,收集行業的相關聲音和建議。

“以往核心在未成年人,這次涉及整個遊戲産業”

《草案征求意見稿》最先釋出的時間是12月22日11:23,臨近上午收盤,起初并未引起過多關注。但港股市場率先做出反應:一個是騰訊控股,一個是網易。

騰訊控股股價從上午11:30開始跳水,到12時,跌幅達7.17%;網易跌幅更大,截至午間收盤,跌幅達12%。

13時A股開盤,遊戲股直線向下。短短幾分鐘時間,三七互娛、盛天網絡、冰川網絡、寶通科技、神州泰嶽、天舟文化、順網科技等跌幅均超過10%,有的更是下跌20%。據choice資料統計,A股遊戲闆塊總市值一日蒸發超430億元。

與此同時,A股多隻遊戲ETF盤中遭遇跌停。而2023年上半年,遊戲ETF是率先實作翻倍上漲的基金。經過22日的跌停後,遊戲ETF的年度漲幅已經縮小至33.59%。

港股方面,截至12月22日收盤,網易下挫24.60%,騰訊控股跌12.35%,哔哩哔哩下跌近10%。港股遊戲股中,包括中手遊(HK00302,股價1.19港元,市值32.76億港元)、心動公司(HK02400,股價8.99港元,市值43.19億港元)、創夢天地(HK01119,股價2.14港元,市值33.7億港元)等下挫超10%。

港股兩大遊戲巨頭跌幅(資料來源Wind)

成年人遊戲充值也會受限?年收入3000億元的産業或迎巨變

12月22日市值超200億的A股遊戲公司股價表現

資料來源:Wind,變動機關:百分比

一周前的2023年度遊戲産業年會上,知名遊戲産業投資人王先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雖然今年整體上大家挺不容易,但總體還是有盼頭,還能折騰,至少沒有前幾年那麼彷徨。”但僅僅一周過去,行業環境突然生變。

談起《草案征求意見稿》,多位遊戲投資人、行業資深人士、專家均向記者坦言:“非常突然,完全在意料之外。這次的草案和以往規定都不太一樣,過往規定的核心主要圍繞未成年人防沉迷,但這次涉及整個遊戲産業。”

遊戲策劃人張先生認為,該草案可能會對有交易性的“重氪”遊戲(投入金錢比較多的遊戲)影響較大,對大DAU(日活躍使用者,簡稱日活)和内容向遊戲波及較少。作為上一波遊戲行業裁員潮的被波及者,他為接下來找工作感到擔憂,“如果公司裁撤項目,市場流動的同崗位人員競争會激烈”。

談起此次《草案征求意見稿》對新老遊戲産品的影響,CIC灼識咨詢執行董事姜骁潇告訴記者:“從玩家數量來看,新遊戲傳統拉新手段和老遊戲傳統維持日活手段都将受到限制;從充值流水來看,受充值限額規定(影響),将很難達到遊戲廠商預期。”

《草案征求意見稿》也涉及遊戲版号管理,包括“禁止買賣、套用版号”,任何機關、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轉借、出租、買賣、套用《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網絡遊戲準許文号、出版物号。并對獲得版号的遊戲廠商規定了使用期限,網絡遊戲出版和營運機關取得網絡遊戲準許檔案後,應按準許檔案要求,自準許檔案簽發之日起一年内組織遊戲出版營運,超期不能出版營運的,應及時向屬地省級出版主管部門書面說明理由。

DCCI網際網路研究院院長劉興亮認為:“版号有效期一年的規定,會使遊戲公司更加精細化和更加高效地對産品進行研發和營運,尤其對中小遊戲公司來說,營運壓力就會特别大,他們可能沒有足夠的資源和能力快速疊代産品。”

充值限額成熱議焦點 從未成年人擴充到成年人?

《草案征求意見稿》第十八條提到的“限制遊戲過度使用和高額消費”,成為各大遊戲公司從業人員、産業人士頻頻提及的熱議焦點。

以往,“充值限額”隻針對未成年人,《草案征求意見稿》中,“所有網絡遊戲須設定使用者充值限額”的所指對象是否包括成年消費者尚無明确說法;對于具體的限額額度,也無明确規定。

“充值限額首先得看具體實施,因為之前在直播行業類似征求意見稿中也提到過要有限額,但最後在真正公布的方案實施時其實是沒有的。因為這個的标準和實行細則太難界定了,多少錢算高額?而且每個消費者的消費理念和消費水準也不一樣,這個如何統一?這些都有待商榷。”上述王先生稱。

在姜骁潇看來,被關注最多的一點,即“所有網絡遊戲須設定使用者充值限額”,肯定會切實對遊戲商業化帶來影響。“目前還不知道這個充值限額規定一旦落地後的實際限制範圍,到底會有多大影響,但對遊戲公司來說,流水和收入将會受到影響已經是必然情況。”

《草案征求意見稿》還指出,網絡遊戲不得設定每日登入、首次充值、連續充值等誘導性獎勵。長期研究遊戲産業的資深分析師李先生向記者表示:“對‘每日登入’等傳統遊戲營運手段進行限制,以及使用者充值限額,一個影響日活一個影響ARPU值(每使用者平均收入),相當于遊戲公司最核心的兩個名額都會受到影響。”

在多位行業人士看來,“每日登入”“首次充值”是遊戲免費使用者轉化為付費使用者的第一道門。

“遊戲公司為什麼願意在首充上讓利?這就類似于電商首單減免一樣。這是讓一個使用者變成充值使用者的第一步,遊戲公司看重的是變為付費使用者後的高價值。”王先生坦言,這些措施本身就是網際網路最正常的營運手段,“你去商場每天連續打卡簽到都有獎勵,現在不讓用了,對重氪金遊戲肯定會有影響”。

不過,對于“不能設定每日登入、首次充值”,某頭部遊戲公司高管徐先生則認為,這一條内容對遊戲的流水、新增玩家數量的影響并不大,最多影響到遊戲的留存。“一個遊戲好玩與否,與營運手段沒有太大關系。”

在遊戲産業分析師張書樂看來,“限高”一旦實行,會影響采用道具付費模式的遊戲公司,尤其是市占率較大的頭部公司,如騰訊、網易。他強調,避免非理性消費,堵住遊戲行業中可能存在的極大社會争議點,本質上是鼓勵遊戲廠商通過創新玩法來留住使用者,而不是用營銷手段去套路使用者。如果遊戲玩法體驗足夠好,又何必通過一些獎勵性手段來“強迫”使用者打卡?

“上述最受關注的兩點,如果(限制遊戲過度使用和高額消費)進一步從未成年擴充到成年人,會對依賴高付費使用者的遊戲産生巨大的沖擊。遊戲公司應該改變盈利模式,比如通過售賣不影響遊戲平衡的裝飾品皮膚等,不靠頭部玩家,靠薄利多銷。”劉興亮坦言。

跌幅24.60%,網易“很受傷” 《蛋仔派對》這類遊戲或受沖擊最大?

截至22日收盤,網易股價下跌24.60%,騰訊控股跌12.35%,哔哩哔哩跌近10%。為什麼網易跌幅較大?“《蛋仔派對》的閱聽人主要是未成年人多一些。草案中有提及針對未成年人不能提供抽卡類服務,一款遊戲如果它的未成年人閱聽人更多,受到的影響肯定是更大。”一位行業資深人士分析說。但也有聲音認為:“網易跌幅較大,是因為公司對遊戲的依賴更大。”

從财報資料,也可以看出網易對遊戲的依賴。2022年三季報顯示,網易當季淨收入為人民币244億元,遊戲及相關增值服務淨收入為人民币187億元(26億美元);2023年三季報顯示,網易當季淨收入273億元,遊戲闆塊淨收入218億元。

“所有網絡遊戲須設定使用者充值限額”,讀到《草案征求意見稿》中的這句話,家長孫明明(化名)第一反應就是:莫不是沖着《蛋仔派對》來的?

孫明明、韓雪(化名)等多位家長都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他們家國小低年級的小孩,都是在今年寒暑假期間迷上了《蛋仔派對》。

“國小生中很流行,大家都在玩,造型也很萌,感覺像益智類遊戲。”孫明明說,她的孩子今年10歲,《蛋仔派對》官網對玩家的年齡設定是“8歲+”。“他們這一代是名副其實的網絡一代,從小接觸的環境裡就有網絡。我女兒五年級,學習也很卷,每天晚上作業做到九、十點鐘。當她提出班上小朋友都在玩《蛋仔派對》時,我覺得,适當玩遊戲放松一下也是可以的。”

成年人遊戲充值也會受限?年收入3000億元的産業或迎巨變

圖檔來源:蛋仔派對官網

韓雪的孩子接觸《蛋仔派對》時的年齡更小,今年暑假,她的大兒子剛滿6歲,準備念國小一年級。“哥哥玩,弟弟(3歲)在旁邊看。小孩子也有社交訴求,班上同學都在玩,他不玩就覺得和大家沒有共同語言。”

就像85後、90後的童年都搜集過“水浒英雄”卡牌,00後放學後都想買一個盲盒,每一種流行遊戲都是一種社交貨币。而當這種社交貨币與網絡遊戲的線上付費系統結合起來時,事情就變得複雜起來。

直到有一天收到3800元的花呗月度賬單,孫明明才發現,暑假兩個月,自己10歲的女兒在《蛋仔派對》上花了6000元。

詳細追問女兒的消費過程,孫明明才知道,女兒在買遊戲皮膚上花費不菲。“《蛋仔派對》的遊戲皮膚是以盲盒形式來抽,抽一次100個蛋仔币,就是100元錢。比如這個賽季推出了哪些皮膚,同學之間互相炫耀,小朋友也有攀比心,國小生更不理智。女兒會渴望擁有那款皮膚,會一直抽到自己想要的為止。集中消費就是三次,一次性抽五六個盲盒,産生十幾筆小額免密連續充值,消費近兩千元。她甚至都意識不到自己是在花錢。”

不是一棍子把行業打死 “是希望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事實上,《蛋仔派對》對未成年人是有使用限制的。

“用8歲以上的小朋友身份證可以注冊,要求嚴格,隻有周六和周日晚上8點—9點一個小時可以登入。”孫明明認為,如果這個時間段她有其他安排怎麼辦?是以家長難免就同意用自己的資訊新增賬號,而且隻需要填寫身份證号碼,或者綁定了實名制的手機經過連結跳轉,也可完成注冊。

至于女兒是怎麼開通免密支付的,孫明明到現在都覺得很模糊。“其實她用的是我淘汰的手機,遊戲注冊了我的ID,但我用那個手機時,還沒有免密支付這個功能。是以我不是很清楚她後面怎麼操作成免密的,有可能這個流程很簡單,小朋友順手就弄了。但我沒有收到支付提示,直到有一天收到花呗賬單,才發現她在消費。”

後來,孫明明在網易家長關愛平台上要求退款,出具了女兒使用家長賬号并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付費,幾經周折,獲得了80%的充值退款。

今年11月,《蛋仔派對》公布了“寫給家長朋友們的一封信”。其中表示,針對部分未成年人冒用成年人身份進行遊戲的現象,上線相應舉措。如“将持續優化和更新AI巡邏識别技術。針對存在大額充值行為的高風險使用者,将強制彈窗進行人臉識别認證,不通過認證的賬号會被鎖定,無法進行遊戲。”

遊戲投資人王先生對記者表示,放在現實情況中,很難完全規避未成年人玩遊戲。“比如一個由爺爺奶奶照料的孩子,老人對網絡還不如孩子熟悉,讓他們管這件事,管得了嗎?作為技術端,除非天天開着攝像頭權限天天掃,那怎麼可能呢?”

“《草案征求意見稿》的精神還是希望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而不是一棍子把這個行業打死。”頭部遊戲公司高管徐先生對記者表示。

騰訊方面表示:“公司目前未成年人的遊戲時長和消費資料都處于曆史最低水準。新的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對于遊戲合理的商業模式,營運節奏等關鍵要素并無本質改變。監管部門本次釋出的新版管理辦法明确了對行業的支援态度,特别在鼓勵精品原創遊戲方面給出了指導性意見。”

世紀華通回應稱,公司通過技術阻止未成年人“繞過”防沉迷等措施,全方位落實防沉迷工作。“我們将積極配合主管機關實事求是回報征求意見稿,促使遊戲産業實作可持續的高品質發展。”

每日經濟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