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唐朝有名的地痞,強行将亡父葬在龍穴,三十年後他成了開國皇帝

作者:蜀山史道

前言

王建,一個出生于唐朝許州的小商販之子,他的一生可謂起起伏伏,蕩氣回腸。他曾沉淪為巷中的地痞無賴,後來居上成為開國皇帝,他的傳奇經曆令後人歎為觀止。

唐朝有名的地痞,強行将亡父葬在龍穴,三十年後他成了開國皇帝

我們不禁要問,一個初無建樹的普通人,他是如何逆襲到如此高位的?

偷雞摸狗度日 無所事事惹禍端

王建生性跳脫,不拘小節,從小就表現出與衆不同的個性。他的家庭并不富裕,面對職業的選擇,王建并沒有像其他人一樣步上正軌,而是選擇了一條不拘一格的生活道路——走上無業遊民,四處惹事生非的境地。

起初,王建隻是卑微的小偷小摸。他經常在鄉間偷竊雞鴨,私賣私鹽,無所事事,流連聲色。

随着時間的推移,王建的所作所為越發猖獗,開始輕薄寡婦,偷搶牛馬,引起周圍人的公憤。這時,“賊王八”的外号已經深深烙印在他身上,成為人們口中臭名昭著的符号。

唐朝有名的地痞,強行将亡父葬在龍穴,三十年後他成了開國皇帝

有一次,王建結伴搭檔晉晖,準備搬空一戶富家的住宅。這次行動的目标過于冒險,被官府的衙役發現,引來了追捕。兩個人倉皇逃竄,最後在舞陽一帶找到了暫避的地方。

偶然鑽龍穴 邂逅怪異命運

逃亡的路上,王建和晉晖仍然感到後背緊貼陰冷的追兵之影。兩人四下張望,希望找到一個藏身之處。

無意中,他們發現了一座暴雨沖毀的古墓,墓門洞開,容得下兩個人進入。追捕的腳步聲已近在咫尺,王建和晉晖毫不猶豫地一頭紮進這座墓穴。

唐朝有名的地痞,強行将亡父葬在龍穴,三十年後他成了開國皇帝

這是一座規模宏大的古墓,而此時墓中黑不隆冬,兩人屏息凝神,生怕被發現。沒過一會,外面響起了幾個人的交談,提到了什麼無遮大會的事宜。

王建心想,這些人并非追兵,而像是路過的行人。正當兩人松了一口氣之時,墓中突然響起一個陌生的聲音:“蜀王來我這做客了,我去不了啊。”

原來,這個墓穴中還住着另一個“人”!王建和晉晖吓出一身冷汗,但是那個聲音并沒有為難他們。反而提到了“蜀王”這一稱号,更增加了這座龍穴的神秘感。

事後,王建認為這是個寶地,決定常常來此地歇腳。他亦步亦趨的普通人生活對他沒了吸引力,他甯可整日在這墓中打盹。也許,這就是王建與衆不同命運的開端。

唐朝有名的地痞,強行将亡父葬在龍穴,三十年後他成了開國皇帝

父喪強行下葬 果決性格初現

王建的果決個性和無視正常的行徑,讓他的父親深感失望。沒過幾年,老父親便抱病離世。王建為父舉行盛大的喪事,卻在下葬時遇到了大麻煩。

那天王建率領擡棺人員将父親棺材擡到墓地,準備下葬。然而每當放入墓坑,棺材就會自動蹦出,無法成功。圍觀的人都驚呆了,認為這是天意。

然而王建非但沒有退讓,反而與主持儀式的道士争辯不休,堅持要把父親葬在這塊風水寶地。

唐朝有名的地痞,強行将亡父葬在龍穴,三十年後他成了開國皇帝

最終,王建親自動手擡棺入土,才讓父親得以安息。這一刻,這個目無權威、我行我素的性格初露端倪,成為日後稱帝的鋪墊。

獄中結識 當獄卒功臣

由于多次犯罪,王建最終還是被投入大牢。在獄中,他認識了一位好心的獄卒。這位獄卒冒着風險幫助王建從大牢逃脫,因而結下深厚情誼。

重獲新生的王建并沒有繼續走偷,反而铤而走險加入了當時的農民起義軍。在戰場上,王建與生俱來的勇猛過人,很快在軍中嶄露頭角,立下汗馬功勞。這為他在巴蜀稱王打下基礎。

盡管建立功勳,但王建的野心與實力還有距離。起義軍内部沖突頻生,王建也難以為繼。在這之間,王建或許也在反思自己那不羁的性情和狂妄的志向。

唐朝有名的地痞,強行将亡父葬在龍穴,三十年後他成了開國皇帝

命運的波瀾,總是在最意想不到的時候降臨。王建離開起義軍,在巴蜀之地重新站穩腳跟。憑借過人魄力,他很快統一東川諸藩,自立為蜀王,一時間威震四方。

然而,當他名聲鵲起,權勢日漸加強之時,這顆不安分的心也開始蠢蠢欲動。面對朱溫的拉攏,王建心生反感;面對李克用的勸告,王建也不以為然。他的野心難以遏制,志在天下,目光已經超越這方土地。

天賜祥瑞應時 野心日益膨脹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在王建權傾一方、野心勃勃之時,巴蜀之地竟然頻繁出現瑞祥。民間傳言神靈顯靈,正是王建當帝的天賜良機。

這些無心插柳的祥瑞,成為王建心中登基的契機。他急不可待地召叢集臣商議登基大事,卻遭到了反對。面對質疑,王建表現出罕見的堅決,他率領百官痛哭三日,表達對唐室的忠心,這成為日後稱帝的重要鋪墊。

唐朝有名的地痞,強行将亡父葬在龍穴,三十年後他成了開國皇帝

907年,朱溫篡唐建立後梁,王建不承認後梁的合法性,于是向各路藩鎮發出讨伐檄文,可惜沒有得到響應。這時的王建,内外交困,正需要一場政治表态來樹立威信。

在各方勢力的冷淡中,王建毅然采取行動。907年9月25日,他正式稱帝,建立大蜀,自立為英武睿聖皇帝,開創大蜀國的曆史篇章。

稱帝之初國運穩定 開創文治武功

在稱帝之後,大蜀國初期國運較為平穩。王建加強王權,任用心腹,使政權得到穩固。他頒行永昌曆法,在文化上也有建樹。他還親征讨伐,展現英明武略。

然而,911年爆發的邊境戰争成為國家的一次危機。王建不得不親征,結果大獲全勝。這成為他武功的重要展現。之後王建又罷黜太子,數度更換儲君,這也預示着他晚年政局的動蕩。

913年的宮廷政變成為王建晚年的一個轉折點。太子被殺,王建被迫改立嗣子。複雜的宮廷鬥争讓王建身心疲憊,他也漸感風燭殘年。

唐朝有名的地痞,強行将亡父葬在龍穴,三十年後他成了開國皇帝

926年,英武睿聖皇帝王建駕崩。在位近20年的他,開國功勳卓著,對大蜀國的建立和鞏固起到關鍵作用。他将由太子王衍繼位,然而大蜀的興衰運,竟随一個小商販之子的一生榮辱而起伏。

他是如何從地痞無賴成為開國皇帝的?或許正是王建與衆不同的性情,注定了他不平凡的人生。他剛猛果決的個性和與生俱來的王者氣質,讓他在波瀾壯闊的曆史洪流中自立門戶,立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位從龍穴崛起的開國之君,他傳奇的經曆,成就了這段驚心動魄的曆史傳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