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有的猛吃肥肉、有的幹吃火鍋底料:深夜,“大胃王”吃播又回來了

作者:海報新聞

有的“暴風吸食”一口氣猛吃幾斤大肥肉 有的“劍走偏鋒”幹吃火鍋底料

深夜,“大胃王”吃播又回來了

□ 記者 趙麗

□ 實習生 萬鵬

将整個蒸西葫蘆一口吞下,連吞3個;先一口吞下一塊肥膩的蒸肉,後兩口吞下整根大血腸,嘴巴裡被塞得滿滿當當的……

《法治日報》記者近日觀看30多場深夜吃播,并采訪相關業内人士了解到,深夜時段,被明令禁止的“大胃王”吃播又回來了。這些主播一般在晚上11點以後上線,在“吃吃吃”的同時推銷産品或植入廣告。

這樣的吃播有觀衆嗎?記者在北京市西單地區随機采訪了50位常刷手機看短視訊的中青年網友,得到的肯定答複高達九成。他們的理由各種各樣:有人說想吃東西卻需要控制體重,看吃播可以“雲解饞”,還有人說看主播大快朵頤非常解壓。

受訪專家指出,這些主播不惜損害自身健康做吃播,無非是為了博眼球、賺流量、帶貨掙錢,與此同時假吃催吐、商品品質參差不齊等問題不斷湧現。在吃播的舞台上,主播應當自覺遵守準則和底線;平台要從社會公共利益角度出發,對于浪費糧食、宣揚量大多吃等變了味兒的吃播進行删除、關停、封禁賬号等處理。

觀看吃播實作心理代償

“不要眨眼姐妹們,看我一口一塊鴨血!”

“(金針菇)加一片,再加一片,再加一片,再加一片,七片一口悶給不給力!”

“大肥肉想看老弟幾口拿下?老弟給你們秒一個!”

類似的深夜吃播在各直播平台上并不少見,一口氣吃下十碗涼皮、一頓吃掉八捆面線、一小時狂吃十斤肥肉,引發網友驚歎和叫好。

為什麼有這麼多人熱衷于“看别人吃飯”?記者于12月11日至14日連續3天觀看多個平台30位吃播的彈幕和評論發現,夜間0點左右是吃播觀衆發送數量最多的時刻。他們深夜觀看吃播的原因多半是“自己吃不到或不能吃,看别人吃過過眼瘾”。

北京市民張秋便是深夜吃播的忠實愛好者,“每當我看到顔色鮮豔的食物,看到主播大口大口地吃東西,發出的聲音讓我禁不住咽口水,我整個人非常享受,很解壓。”

同樣喜歡看深夜吃播的北京白領李霞說:“我屬于易胖體質,總是控制自己不能吃太多東西,是以當我看吃播視訊的時候會比較興奮,因為看他們在吃的時候仿佛我自己也吃到了一樣,非常滿足。”

另一位吃播愛好者王格坦言,她也是在減肥時期接觸的吃播,比較關注“大胃王”類型,主要是出于抑制食欲的目的。“你看人家吃那麼多東西之後,就感覺到他們很撐啊,覺得自己好像也沒那麼餓了。”

“人們通過觀看吃播視訊來代替實際上的大快朵頤,是一種典型的心理代償。人的精神系統是一個相對閉合的系統,總是處于趨向平衡的動态過程之中。謀求平衡的過程不過是以欲望為核心的‘心理能’從一種心理結構和要素當中轉移到另一種心理結構和要素當中的過程。”在北京從事心理咨詢工作的陳靜告訴記者,在深夜的饑餓狀态下,觀看吃播就成為許多人對于“食欲”或其他欲望得不到滿足的一種代償性手段,将自己對美食的渴望轉移到吃播身上。

記者采訪發現,有些觀看吃播的人雖然内心并不認可“大胃王”等吃播類型,但在獵奇和審醜心理的作用下,仍然忍不住點開視訊去一探究竟。比如,王格最先接觸吃播就是因為想要看看“怎麼有人可以吃那麼多?”“是什麼樣的人可以吃那麼多東西?”“怎麼個吃法?”“吃什麼東西?”

受訪專家認為,驅使閱聽人點開吃播視訊的正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好奇心,當好奇心滿足時,會産生極大的舒适感,于是在螢幕後貢獻點贊、生産評論的觀衆一邊吐槽重口味吃播,在視訊剪輯的蛛絲馬迹裡揭露“大胃王”的騙局,一邊又欲罷不能地點開一個又一個“土味”吃播,吃播的流量就上去了。

憑借獵奇吃法吸睛引流

流量,刺激主播不斷進行内容生産。

記者在連續3天對深夜吃播的觀察中發現,不少主播在追求速度與數量的跑道上“勇往直前”,幾分鐘内“暴風吸食”大盆拉面,一口氣吃多塊肥肉;有主播在追求新奇刺激的賽場上“劍走偏鋒”,生吃章魚海膽、幹吃火鍋底料,以此突出重圍博得眼球。

12月11日淩晨3點50分,記者進入名為“××愛美食”直播間,女主播肩膀上站有一隻鹦鹉,身後還放着一個裝滿牛蛙的圓柱形容器,此時直播間上線人數超過6000。

“新來的寶寶想看炖蛤蟆的扣888,想看油炸蠶蛹的扣111。”當評論區扣出一串“888”後,她開始起鍋燒油,将兩隻大牛蛙放進平底鍋。與此同時,旁邊的小鍋中還在炸着3隻噴泉蟲和2隻蠶蛹。

牛蛙出鍋後,該主播将牛蛙放在餐盤裡,有滋有味吃了幾口之後又換吃别的食品,比如生吃山藥、茄子等蔬菜。當網友問為什麼不把“蛤蟆”吃完時,她說“還有最後一隻蛤蟆,留給後面來的朋友看”。整個過程有許多“吓人”“害怕”的評論,她則回應“這都是直播效果,大家生活中不要模仿”。

此時,還有吃播直播間傳來“吃小兔子”“吃小老鼠”的聲音。不過,此兔非彼兔此鼠也非彼鼠,而是一種名為“蠟瓶糖”的糖果,因其豐富的顔色和獨特的咀嚼聲而吸引觀衆。此類吃播也分為兩種,一種是以“九宮格”為主,依靠吃播過程中咀嚼、吞咽的聲音來吸引粉絲;另一種是通過試吃比較新奇的食品,如内髒、生腌類來吸引觀衆眼球。

記者注意到,最吸引眼球的還是“這麼能吃”。

“我就把這一根大血腸塞進我的嘴巴裡,右下角的小紅心能不能到20萬。”

“來,我再加上一塊大肥肉,一次性讓你們看得得勁,過瘾一點。”

“來吧來吧,直接給大家哐哐‘炫’。”

這是在河北保定做深夜吃播的王敏(化名)在直播間和觀衆互動的場面。為了排除評論區提出的“血腸是不是有存在某種問題或陰謀”的質疑,王敏時不時用刀子在血腸上插一下,還要往血腸上澆一點醋。

“就是要吃這種大塊的、肥膩的食物才能吸引觀衆來看。”王敏告訴記者,其實真的不好吃,有些肉過于油膩,需要不斷撒糖、澆醋才能吃得下去。

在王敏的直播間評論區,記者注意到兩種聲音不斷出現——一種是在表達對吃播的同情,“不要再吃了,對身體不好,不油膩嗎”;另一種聲音則在催促王敏繼續吃,“再加一塊,不要說話了,快吃快吃”。

“不好吃,吃不下,但是必須吃,不然沒有人看,賣不出去貨。”王敏稱,在直播間吃東西都是為了“上人”,隻有直播間的觀看人數和熱度達到一定程度後,才開始帶貨,帶貨才是最終目的。“在直播間不停地吃東西是為了吸引觀衆的‘噱頭’。最後直播中購物車裡賣的東西和我們吃的東西是完全不同的,那才是我們的重點。”

據業内人士介紹,深夜吃播分為很多形式,和那些吃很多鮮豔的、饞人的美食不同的是,王敏這類吃播被稱為“土味”吃播,以獵奇的吃法吸引人眼球,特點就是以大量的五花肉、血腸、鴨血、肥肉等肥膩食物吸引流量。

在山東做深夜吃播的李偉(化名)則是以大肘子、豬頭肉、鹵大腸為主要食物,每天晚上開播一直到淩晨1點鐘,拿着一塊1斤重的鴨血直接往嘴裡塞,這是李偉每晚的“規定動作”。

“不好吃,有點腥。”李偉說自己有時候真的快吐了,但還是要對着鏡頭大吼“這塊鴨血看老弟給你們秒一個”“給力嗎,給力的話在評論區打給力”。記者觀察發現,李偉一晚上吃了差不多10斤大肥肉。

“真的都吃進去了還是吐了?”記者問。對此,李偉隻是嘿嘿一笑。

大概到午夜時分,李偉就會對直播間的觀衆說,“最後上一撥人,再上上人,得再帶一撥貨才能結束”。

記者注意到,在王敏、李偉等人的直播間裡,也存在直播帶貨沒有到一定數量絕不下播的情況。接近淩晨1點,他們會根據當日成交量來決定“再等等”,或者吆喝“等再上最後一撥人”“再賣最後一撥貨”。

“一般上播時間比較固定,下播時間會根據直播情況和賣貨情況來調整,有時候播到淩晨1點,甚至淩晨2點或3點。”王敏說。

服用藥物鹽水催吐食物

“天天這麼吃會不會對身體有傷害呀?”

“真吓人,怎麼吃得下這麼多東西的?”

記者注意到,一些觀衆雖然愛看吃播,但也提出質疑:吃播們,真的吃了嗎?會不會造成食物浪費?

對于這些問題,有主播解釋“自己有暴食症”,有主播說“從小就能吃,小時候餓怕了,現在什麼都想吃”“我代謝比較快,腸胃不好,一天上好多次廁所,吃完和沒事人一樣”……

在浙江從事吃播的“水晶”告訴記者,其實主播都是為了賺錢而吃,不然誰會每天拼命吃。每個人的胃容量是有限的,大多數通過摳嗓子或者吃藥來催吐。“我基本靠消化,但體重已經從90斤漲到120斤了。”

王敏告訴記者,自己直播中途休息時間都要去廁所拉肚子和催吐,才能保證接下來的直播,每天将近4個小時的直播中間都要“吐一吐”。

李偉對吃播背後的一些“操作”略有耳聞,比如有的深夜吃播會在直播前“吃一些催吐藥,或者喝一些鹽水來刺激胃,目的就是能夠讓自己在直播間隙随時吐出食物”。

“有的深夜吃播還會在直播時用一些假食物,或者通過鏡頭視角的轉換,來呈現出大量食物的假象,或者用一些紙巾或是口香糖墊在嘴裡,讓自己看起來嘴裡塞滿了食物。”李偉向記者展示了一段視訊,視訊中的他将一枚雞蛋直接塞入口中,不停咀嚼,一副享受美食的樣子,十幾秒後他的喉嚨處吞咽了一下,接着拿起另一枚雞蛋塞入嘴裡,看似大快朵頤,“觀衆以為這樣就咽下去了,其實雞蛋已經被吃播藏在舌頭下面。這樣的吃播技巧需要長時間練習,不然容易嘔吐,間隙再吐一吐,一桌子菜很快就能被一掃而空”。

而這也是有的深夜直播間有兩名以上主播“輪番上陣”的重要原因。“換人的這個間隙很重要。”李偉說。

在王敏的直播間裡,就有兩個主播輪流進行吃播,當一個主播吃得有些累了或者受不了了就會換另一位主播繼續吃。王敏說:“為了緩解一直吃帶來的壓力,我們有時會暫停吃,去回複直播間的提問和回報,但這往往會被觀衆指責‘隻說不吃’。”

一級健康營養師鄭育龍告訴記者,“大胃王”吃播容易給公衆帶來一些不科學、不健康的資訊和價值傳達,尤其是會造成對于健康方面的誤解。一個人的胃容量因體型、年齡、性别而有所差異。當人饑餓時,胃的容量大概在50毫升左右,進食大量的食物和水時,胃容量可以達到3升至4升。如果吃播長期暴飲暴食,容易導緻身體代謝和内分泌嚴重紊亂,引起免疫功能下降,還會造成心腦血管疾病高發。因為這種暴飲暴食會造成大量的脂肪堆積,形成胰島的抵抗,容易引發高血壓、高血糖、高尿酸,進而誘發心血管和腦血管疾病,甚至容易發生猝死。

在談及催吐對人體的傷害時,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會長王旭峰說,由于胃裡面含有大量胃酸,而胃酸是人體中唯一一個強酸性物質,如果反複催吐,就等于反複讓胃酸灼燒食道,長此以往會增加食管癌的風險。另外這種吃了再催吐的行為違背人體自然規律,也會損傷肝膽胰腺,時間長了就會形成看到食物就想吐的條件反射,即厭食症。

完善信用監管加強懲治

“假吃”固然引人反感,但該行為背後的食物浪費、虛假營銷、貨不對闆等問題更值得警惕。

記者注意到,在短視訊平台吃播評論區,有大量網友留言稱浪費食物可恥,還有人反映商品品質有問題、收到的貨品和直播的貨品完全不同、售後服務跟不上等。

2021年11月底,國家發展改革委等4部門釋出《反食品浪費工作方案》,強調要嚴格食品浪費相關資訊監管。其中提到,禁止廣播電台、電視台、網絡音視訊服務提供者制作、釋出、傳播宣揚量大多吃、暴飲暴食等浪費食品的節目或者音視訊資訊。

禁令之下,許多“大胃王”主動轉型、淡出江湖。可不到兩年,新一撥“大胃王”又在深夜回來了。背後原因為何?

“流量變現是‘大胃王’吃播死灰複燃的根本原因。在巨大的經濟利益驅動下,主播們禁不起誘惑铤而走險。”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産業管理學院法律系主任鄭甯說。

記者了解到,目前社交平台上的深夜吃播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和MCN機構簽約,成為比較垂直的吃播美食部落客;另一種則是由自己營運,通常由三四個人組成一個團隊。

王敏和李偉都屬于後者。據王敏介紹,她做吃播後,除去食材等開銷,一個月至少可以掙15000元。

李偉則介紹,簽約MCN機構的主播一般薪酬都是“底薪+提成”的形式,簽約MCN機構的優勢在于盈利管道更加多元,從短視訊到探店、廣告、直播帶貨,獲利更多,但大部分錢在機構手中,一些尾部小網紅吃播賺的錢可能還沒有單幹來得多。“一些大家熟知的大吃播主播,機構和主播能達到五五分成。而一些新人主播,則根據成交額來定提成,大概在10%左右。”

某MCN機構經紀人告訴記者,如果是個人主播做帶貨,收入分成主要看每個單品的客單價、供貨商提供的利潤空間。

記者浏覽多個短視訊平台發現,還有一些深夜吃播給自己定位為“養成系美食主播”“美食分享+聊天帶貨”,當有一定粉絲基數後,就會通過“開通櫥窗”或“挂小黃車”的方式賺取傭金。

“這些主播通常打着‘普通人創業直播’‘不用唱歌跳舞就能日入四千’的旗号,靠立人設、畫面美、聊共鳴來留觀衆,在粉絲達到一定量後就會轉型為直播帶貨。”有業内人士透露。

在湖北武漢做吃播的莎莎(化名)在直播中坦言,必須吃肥肉才能賣得出去貨,不吃就賣不出去,“我們的大部分收入基本來源于賣貨”。

“當觀衆看到主播們在鏡頭前狼吞虎咽時,身體會釋放多巴胺等神經遞質,進而感到愉悅和放松,但不應忽視這一行為可能帶來的危害。”陳靜說,“粒粒皆辛苦”,愛惜糧食的傳統不該丢也不能丢。吃播應該成為地域文化、美食文化的傳播者,平台上有人主打家常菜,有人專攻便利店,還有人走“社牛”路線,邀請陌生人共同進餐等,這些觀看量也不輸“大胃王”。

受訪專家一緻認為,在吃播的舞台上,平台不能利字當頭,要從社會公共利益的角度,對于可能引起公衆不适的視訊先審後發。針對浪費糧食、宣揚量大多吃等變了味兒的吃播,要給予删除作品、關停直播、封禁賬号等處理。平台有義務引導主播積極推廣健康的飲食文化,進而減少對“大胃王”吃播的關注。

“對于主播而言,‘吃播’是一份工作,需要遵守準則和底線。相關部門也要加強對網絡平台的監管,建立信用監管和聯合懲治,對被封号的主播進行嚴格監控等,和平台一起采取機器學習算法、人工稽核和舉報機制等多重監管方式,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傳遞正确健康的社會價值觀。”鄭甯說。

(來源:法治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