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火的童年遊戲,仨字

最火的童年遊戲,仨字

上個月,北方人被一項賽事刷屏了。

談不上多大型,但也有200位選手報名;談不上國際化,因為來的都是老北京;也談不上多規範,因為這個比賽根本就隻能算一場遊戲……

但就是這場名為「老北京拔根兒大賽」的民間賽事,讓全北京人從鞋底掏出精挑細選的楊樹枯葉,要在東城區的龍潭中湖公園一決雌雄。

最火的童年遊戲,仨字

圖源:魚鵝有餘

什麼是「拔根兒」?拔根兒即「拔楊樹根兒」,雙方各手持一根楊樹葉根,即楊樹落葉的根莖部分。兩根「根兒」交叉後,兩人揪住楊樹根兒,用力拽向自己的方向。誰把對方的「根兒」拽斷了,誰就獲勝。

聽說過也好,沒聽說過也罷,隻要參與過一次,你就會發現,這個小遊戲讓人欲罷不能。

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遊戲,成為了橫跨70後、80後和90後三代人的童年記憶。還激發了多種廣泛流傳的遊戲智慧。比如如何選根兒:粗且幹燥的根兒不易脆,勝率更高;或是如何「漚根兒」:放進臭球鞋裡悶一悶,鹽水蒸煮一下,根兒會更有韌性……這些小手段已經成了北方孩子心照不宣的獲勝秘訣。

最火的童年遊戲,仨字
最火的童年遊戲,仨字

圖源:抖音 @杜黝黝

隻是誰也沒想到,拔根兒這事還能組織一場比賽。TRASHGUN了解到,拔根兒大賽由「魚鵝有餘」平台發起,繳納20元報名費,即可擁有參賽号碼牌。可以自己帶「根兒」,主辦方也可以提供「根兒」進行比賽。

在此之前,拔根兒大賽已經舉辦過兩屆。但今年大衆的參與熱情尤其高漲,參賽人數達到了去年的十倍,比賽規模也随之提升——公園裡不僅搭建了舞台,活動還得到了馬蜂窩、北平機器的贊助。

最火的童年遊戲,仨字

圖源:魚鵝有餘

比賽開始後,200名選手分十組,每組勝者晉級,最終由四強選手決出最後的冠軍。小組賽、複活賽、淘汰賽、決賽,放在世界杯能比上三年,拔根兒大賽隻用一下午就圓滿結束。最終,一支家庭隊伍赢得了勝利,并獲得「根兒王」稱号。

最火的童年遊戲,仨字

圖源:魚鵝有餘

這場比賽有多火?在比賽現場的@杜黝黝 表示,「當天下午其實很冷,但大家都挺熱情,甚至有人是從昌平過來的。」

在此向不了解情況的朋友們解釋一下:從昌平穿越到東城,其難度和時間成本不低于省内跨市。

來往的觀衆手裡都攥着一把「根兒」,逮誰和誰「拔」,同時也不耽誤拿着手機直播或者拍照,回去發在社交平台上,光是讨論「拔根兒」在各地的不同叫法,就能集齊全部北方IP。

最火的童年遊戲,仨字

而同樣是11月,和天寒地凍的北京不一樣,海南島依舊28度氣候怡人。更關鍵的是,在海南楊樹壓根不落葉,根兒肯定是拔不成了,但海南人也有自己的保留項目——爬椰樹。

11月26日,攀椰競速大賽在三亞舉辦。作為海南省第七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正式項目之一,爬椰樹頗受歡迎。畢竟對比今年夏天爆火的天津掰掰跳水,這項運動的觀賞性有過之而無不及。

最火的童年遊戲,仨字

為了控制變量,攀椰競速比賽使用仿真椰子樹,男子選手攀爬高度為9米、女子選手攀爬高度為7米。爬至樹頂拍擊計時器,時間最短者獲勝。除個人賽外還有接力賽,相當公平嚴謹。爬椰樹比賽完全可以了解為攀岩賽事的分支,隻不過一個爬樹,一個爬牆。

最終,來自三亞市代表團朱亞光以9.409秒的成績獲得「攀椰競速」項目男子個人賽一等獎。他在賽後表示,因為自己從小就在海南農村長大,經常爬上房前屋後的椰子樹摘椰青解渴,慢慢地練就了一身爬樹的基本功。

爬椰樹大賽也正是源于海南人爬椰樹摘椰子的生活勞作傳統。如同「拔根兒」一樣,在歲月發展中被發掘出競技性,并成為了一個地區的文化符号。

最火的童年遊戲,仨字

圖源:小紅書 @無敵豆芽

誰說體育項目隻能正經競技,民間智慧同樣精彩燦爛、老少鹹宜。有人愛玩、有人愛看,就完全滿足了一項賽事存在的意義。

更何況,那邊拔根兒大賽已經遠渡重洋到了英國,完成了一波強勢又誘人的文化輸出,讓遊子在他鄉追憶童年。

最火的童年遊戲,仨字

圖源:小紅書 @牛津中國學聯CSSA

賽後第二天,拔根兒大賽還得到了北京衛視的報道,主持人手舉楊樹葉表示:「這是名副其實的把‘根兒’留住。」

随着電視、遊戲和社交平台的發展,如今的孩子們已經不必再在落葉堆裡翻找那一根楊樹葉,來和玩伴打發時間。拔根兒、爬椰樹等活動也出現了斷代的現象。但這些充斥着一方傳統和智慧的民間活動,依舊值得被記錄和傳承。

當一項遊戲能夠流傳幾十年,那它一定具有經久不衰的價值,和向上發展的未來。

封面及首圖來源:魚鵝有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