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網友:傳統超市倒閉,線下購物幸福感下降,最終會退出曆史舞台嗎

作者:新心芯達人

#幹杯吧朋友#

網友:傳統超市倒閉,線下購物幸福感下降,最終會退出曆史舞台嗎

前言:

有網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随着身邊傳統超市的倒閉,線下購物的幸福感也随之下降。也有網友表示,雖然線上購物更便宜、友善,但是商品品質良莠不齊,一不小心就“踩雷”。

永輝超市近三年閉店近400家、沃爾瑪國内首家門店倒閉、家樂福早在2018年就已資不抵債......傳統超市面臨如此境地的原因是什麼呢?

十幾年前,大賣場可以覆寫方圓五公裡的消費群體,但随着電子商務、O2O模式、社群團購等新業态的發展,以“一站式購齊”為亮點的大型超市已經開始失效。且相比于電商行業,高昂的房租增加了傳統超市的成本,使得傳統超市盈利空間縮小。

001

疫情前,每周都會到附近的家樂福逛一圈的,順便溜溜達達,體驗下購物放松的快樂。

疫情期間,口罩反反複複的,為了減少人群接觸,三年沒有逛過家樂福了。

轉眼三年,終于疫情放開了,也就算是結束了。

網友:傳統超市倒閉,線下購物幸福感下降,最終會退出曆史舞台嗎

開放沒幾天,家樂福倒閉了,商場門口貼着閉店的告示,是的我的城市所有家樂福門店都閉店了。

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中,或許現在不倒閉可能将來會虧更多吧?不懂。

再講個有趣的事。我們這以前有集市的時候,超市什麼的生意不怎麼樣。後來集市被搬到一個很不友善的地方去了,超市生意好起來了。

服裝餐飲娛樂這些有社交需求得行業比較例外吧。家電家居這些行業受網購的沖擊最大,扛不住商圈高昂的房租成本、遲早得搬到郊區形成倉庫直銷模式。

我這就是小縣城,現線上上的售後服務真的比實體好多了,隻要你是京東自營或者各個平台旗艦店的電器商品,在保修期内都不會扯皮。

大家電這一塊,京東真的是不錯

618買個掃地機器人,用了一個多月,那個拖布支架有問題,在京東售後要求換新,第二天就京東拿個新的來進行更換了。

家用電器這塊,線下商超根本沒能力修,就算給售後也是收過來再返廠或指定維修點,但是一般要提供購物發票,線上反倒直接了,隻要是自己的品牌,都能拿來修,能提供購物證明的按照購買之日算保修時間,不能提供購物證明的按出廠日期算保修時間。

解決售後問題,線下廢嘴皮子,也廢腦子,而且我這人不舔商家,也沒有受虐傾向。。線上解決問題是個技術問題,線下解決問題,并不隻是技術問題,至于是什麼問題,還是一句話,實踐出真知。算了我也不回複您了,以您的立場,您喜歡線下買,您就多買。當然我不會說絕對不線上下買,我隻是覺得線下門店确實該檢討一下,要是真像你說的你說的“差不多”,那我這不都是廢話了。

網友:傳統超市倒閉,線下購物幸福感下降,最終會退出曆史舞台嗎

在目前的消費環境下,對于更多的消費者來說,線上在服務方面的不斷更新和進步,而線下服務甚至在退步。這麼說吧,曾經以服務品質著稱的hr,現在咱這,總代理的服務品質已經被碾壓成渣渣了,線下買家的工單都要優先讓給線上客戶的工單,線下的售後工單還能跟客戶拖延,誘導,打折扣,而線上的售後工單,卻不折不扣落實執行。很嘲諷吧。

002

退出曆史舞台是不可能的

大超市帶來的是綜合購物體驗,就是在逛和買之間切換,

小超市帶來的快捷便利的即買即走模式,

而且我非常喜歡逛商超,因為它會讓我覺得有一種煙火氣的幸福感。

生活裡不能沒了超市,尤其是經常有大折扣、活動日的好超市,血書提名快樂的嘉榮超市!

以前我一逛街、上超市就犯困,呵欠連連。

後來,發現家裡人來了南方,晚上沒什麼休閑項目,就經常去附近的華潤萬家逛,媽媽回來有時候買點第二天要做的菜,順便還賞我兩包薯片、奇多之類的;

我爹也喜歡逛超市,不過他通常和我媽分開逛:因為兩人購實體念不合,我爹最喜歡逛零食和飲料區,買一些新出的、未品嘗過的新口味,美其名曰體驗生活!

網友:傳統超市倒閉,線下購物幸福感下降,最終會退出曆史舞台嗎

有次晚上我爹回家,帶了一箱子某某白酒,我說,家裡人不喝酒,買這些幹啥。

他很開心地說,留着,過幾年能升值。我們都對此表示不屑一顧。

那是2015年。

嗯,時光荏苒,如果回到那時候,我會陪他多買幾瓶。

現在呢,我發現逛超市真是件幸福的事,看着琳琅滿目的各色食品,真可謂“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花花綠綠的零食和一些新口味飲料、啤酒,瞬間讓人幸福感爆棚。

尤其是當你找到3折的酸奶、飲料時,哦哈哈,看6折的商品都覺得像是賠錢了一樣!

于是很多個周末的晚飯後時光,我都會和妹子開心地奔向某嘉榮及周邊幾個精品進口小超市。

也許一晚上也不用花一分錢,但那份在貨架邊行走于陪伴的時光,已然令人十分歡喜了。

如果傳統超市真的要被淘汰了,那就是太遺憾了,也就是太大的失去。在歐洲,美國等發達國家,傳統超市不僅不會被淘汰,而且是随着年代不斷地在發展,演變,進化。比如說美國的傳統超市現在可以分成很多價格和類型,各自針對着不同的目标市場,例如沃爾瑪針對低收入群體,然而猴父子(Whole Foods)針對中産階級以上,富人等群體。

網友:傳統超市倒閉,線下購物幸福感下降,最終會退出曆史舞台嗎

國内的很多企業家還是水準不夠,不足以讓線下店鋪發展到這一步。很多到一定水準就因為企業創始人的水準摸到天花闆了。因為很多老闆都是上個世紀野蠻生長起來的,還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傳承呢,網際網路就崛起了,根本無法抵抗。這就和國外的同行不一樣了,因為别人在網際網路崛起之前有足夠的時間去發展。

003

傳統超市會越來越少,但在可見的未來中,不會消失。

生鮮這塊傳統超市優勢太大,暫時擠不掉。

網購适合的品類,在超市這個層面上還是非常有限的。主要集中在半成品、冷凍品、飲料等标準明确、保存期限相對較長的品類裡面。

而水果蔬菜,雖然網上賣的很多,但是并不是很吃香,因為這東西品控多少都有點問題。

一旦出現一個爆款,比如說麒麟瓜,比如說褚橙,很容易出現有的店好吃,有的店不好吃,甚至一個店裡買的東西品質都參差不齊。

而且快遞過程本身也不穩定,除非買冷鍊,包好,并且由比較專業的物流員工送,不然到了之後難免有部分水果爛掉,或者部分變質。

網友:傳統超市倒閉,線下購物幸福感下降,最終會退出曆史舞台嗎

包括代買菜這種,雖然物流有保證,但是很難說跑腿買回來的到底是什麼情況,有時候挺好,有時候就有不太行。

就感覺除非有那種品控标準,能把買賣雙方的期望拉到一個水準線上,讓去超市買菜和送菜的結果相對一樣,不然感覺想把實體超市幹廢不太可能。

現在就是生活節奏太快,大家沒啥時間去實體店買東西,但是并不代表這些部分實體店就能被取代。

畢竟你再忙,當買回來的東西不好吃、品質不盡人意、運輸還有損耗的時候,你多半還是得自己出門。

就像網絡發達以後,紙質書越來越少,小書店紛紛倒閉,但不是完全消失一樣。

比方知乎er應該都喜歡上網買手機。但蘋果ov的線下店也很紅火。

因為我這種比較奧特的消費者就喜歡拿在手裡比對眼緣。

超市也一樣。比方衣服,調味品,水果,蔬菜這些,我就喜歡在大型超市中,在一排貨物中挑一個我看着順眼的。

網購一包十三香我真不放心。加運費險太貴,不加怕假貨。

而網購蔬菜,尤其是時令水果和葉菜,根本沒有集市上的新鮮。

再說溜溜哒哒去超市去菜市場是一種生活。人是群居動物。都成了死宅,自閉抑郁什麼的會越來越多。

而且有些東西風水輪流轉。保不齊大浪淘沙後,有些大型超市變成了托拉斯。

網友:傳統超市倒閉,線下購物幸福感下降,最終會退出曆史舞台嗎

随手點個贊,祝您月入十萬。如有侵權,告知立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