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郭敬明的新劇爆火,我卻看到了二胎家庭的“痛”!

郭敬明的新劇爆火,我卻看到了二胎家庭的“痛”!

日光之下沒有新事。不管是哪個年代,隻要家裡孩子一多,來來去去就會上演手足相争的“套路”:搶資源,博關注,論公平......

這不,就連小四郭敬明剛拍完上架的新劇裡,讨論度最高、最火爆的片段,也是三兄弟杵在大廳裡,為了争“家族掌門人”的職位,一言不合就沖上去互扇巴掌。

郭敬明的新劇爆火,我卻看到了二胎家庭的“痛”!

生二胎三胎,可不是為了看兄弟姐妹互“扯頭花”,是希望彼此能有個陪伴,長大了還能互相扶持;但現實的腳本确是,分分鐘在鬧别扭,時不時炸得爸媽“腦殼疼”。

天知道父母們承受了多少,又該怎麼化解?今天這篇,來自我的好朋友,二胎媽媽Esther,她家老大剛上國小,老二還在幼稚園。

她說“手足情”并不是天生的,弟弟還小的時候,哥哥恨不得把他拿去外面送人!直到後來,當她開始關注了一些微妙的情況後,情況開始有了變化......

文:Esther

暑假快結束了,一天睡前夜聊,我問弟弟:“你喜歡哥哥嗎?”他毫不猶豫地點了點頭。

我又問:“那你們吵架的時候,你也喜歡嗎?”

弟弟歎氣:“哥哥常常讓我生氣到拳頭......拳頭......”弟弟使勁揮了揮小肉手,“氣到拳頭捏得咔咔響。”

唉,是什麼讓4歲的孩子變得隐忍而成熟,就是擁有血脈壓制的二胎生活啊。

整個暑假,他們在笑,在鬧,在不可開交。路過的大人見之色變,聞之奪路而逃。

一個幼稚園小朋友,一個國小生,但凡一個人待着,都能夠安安靜靜玩,湊夠2 人,玩法立馬變得瘋魔起來,在沙發和桌椅上玩跑酷,在牆上摳出無數窟窿眼,搜刮冰箱和櫥櫃裡的雪糕零食......

但是最可怕的不是他們玩得瘋,而是他們鬧别扭。

不誇張地說,每個小時都在鬧别扭。

01

老大天生對老二的“惡意”,讓老母親坐立難安

隻長弟弟2歲的哥哥,沒什麼愛幼的意識,不太“憐香惜玉”。

有時哥哥急着去拿玩具,直接一腳從爬行的弟弟身上踩了過去,那可是結結實實的一腳。幸好奶胖奶胖的弟弟,還挺結實,隻哼了一聲,并沒事。

如果小時候不太會照顧弟弟,可以用年幼無知來了解,但後來哥哥越發表現出對弟弟的惡意,讓我開始坐不住了。

還記得我第一看到哥哥故意推搡弟弟,那種震驚和無奈!弟弟當時正學着走路,搖搖晃晃像隻小企鵝,完全不經推,這下猛得摔倒,哇哇大哭。

我看着哥哥眼睛裡泛着笑意,露出像逗弄小區裡的野貓的表情。雖然挺明顯是故意的,但我還是不敢相信,因為老大前陣子在我心中還是純真無邪又可愛的寶寶呢。

後來觀察到這種情況不止一次,我确定他是故意的。内心飄過一個讓心發涼的詞彙:恃強淩弱。

人性的惡之花還沒綻放啊,隻是顆小芽,也讓我的心哇涼哇涼的。

在哥哥眼裡,玩得來的朋友比弟弟更親近。

哥哥有個隻差3個月的好朋友,兩人的關系好得如膠似漆,好到什麼程度?我有就是你有,我有你沒,那我的就給你。但是他們偉大友誼背後也有一抹暗黑色調的快樂,這快樂建立在欺負弟弟的基礎上。

他們常帶弟弟玩一種2 VS 1的遊戲——兩個奧特曼打一個小怪獸。

弟弟永遠是那隻小怪獸。

可是弟弟為了能跟哥哥們玩耍,竟然也願意,但在4條胳膊4條腿的夾擊下,弟弟漸落下風。往往幾分鐘後,弟弟不堪夾攻,落荒而逃。

這就是哥哥帶弟弟常态,透着一種叢林法則、江湖氣,主打一個哥跟你玩是你的福氣,安排給你啥角色就啥,别挑挑揀揀。

弟弟則對哥哥有天然的親近,總願意跟着哥哥。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讓我又心疼又好笑。

郭敬明的新劇爆火,我卻看到了二胎家庭的“痛”!

兄弟相争,是天生的劇本嗎?

弟弟3歲前,我幾乎感受不到他們之間的兄弟情呢,能和平相處就不錯了。聽着别人父母口中的手足相親的段子,我隻能攤攤手,作羨慕狀。

但我可以了解,弟弟的到來似乎客觀上剝奪了父母對老大的關注和愛,他曾經擁有的如今都要分弟弟一半,心态不平衡也是正常的。是以哥哥對待弟弟毫不客氣,弟弟一碰他的積木搭建作品,或隻是擋着他的路,他必然全力反擊,兇悍無比。

那段時間,我試着了解哥哥對弟弟的情感,試探着問哥哥:“你喜歡弟弟嗎?”哥哥轉移話題,沒說喜歡,也沒說不喜歡。

我又問:“弟弟可愛嗎?”他:“有時候挺可愛,弄壞我的樂高(基地)時不可愛。”

接着,他說出了那句我最怕聽到的“黑化”語錄:“媽媽,我們能不能把弟弟給别人?”

我的心,涼涼的。

02

一個轉機,父母視角的改變

跟哥哥的對話之後,我開始清醒,兄弟間的情誼不是因血緣而天生的,他們兄弟的關系可能沒我想象得那麼糟,但也絕不會是我期望的那麼美好。

一位非常有智慧的二胎媽媽給我支招。她打算生三胎之前,跟她的兩個孩子有這麼一段對話——

當跟孩子們分享為什麼家裡會有第三名成員,她的解釋是這樣的:“因為你們作為兒女實在太棒了(此處省略300字贊美之辭),是以我們很期待再生一個像你們這麼棒的孩子。”

兩個孩子拍手歡呼,太期待家裡再來一個像我們這麼可愛的孩子了!

我聽完大受啟發。

大人的視角會影響孩子。我原來怎麼看待弟弟的到來呢,總覺得弟弟客觀上拿走了我對哥哥的關注,總是小心翼翼保護哥哥的權利和榮光,反而讓哥哥無時無刻地意識到——哼,弟弟又來分本屬于我的東西!

我才意識到,父母怎麼看待手足關系,也影響到老大!

我家的情況跟朋友家不同,弟弟已經出生了,該怎麼跟哥哥說呢?我不能抄我朋友的作業,需要改編一下。

于是某個晚上,我跟哥哥,很神秘地貼着耳朵問他:“你知道為什麼上天給你一個弟弟嗎?”哥哥搖搖頭,看向我。

我跟他說:”這是一個秘密!不是誰都能當哥哥,需要力量更大,見識更高,能當弟弟的榜樣,能保護弱小,隻有這樣的人才能當哥哥。“末了,我再給他一個肯定的眼神:”你在我們家是第一個出生的,一定可以當個好哥哥!“

這不是我為哥哥編造的童話,事實的确如此,我們總需要某種使命感的加持, 才願意變成更好的人。

當下,我真心願意相信他,擁有做好哥哥的潛質!

這番對話後,我知道老大心裡的另一顆種子萌芽了,那是使命,是責任,以及有關善良的一切。

下一回他想對弟弟惡作劇時,隻要我一提起這個當哥哥的使命,他就自覺忍住了,真是非常神奇!

郭敬明的新劇爆火,我卻看到了二胎家庭的“痛”!

03

手足情也要引導,為他們搭一座“藤架”

上一輩人容易覺得小孩之間的争吵沒什麼大不了,他們忘性大,上一秒撕破臉,下一秒玩在一起。可是我在孩子們身上學到,這些争吵很珍貴,是鍛煉他們情商的好時機。

郭敬明的新劇爆火,我卻看到了二胎家庭的“痛”!

作為父母,也是曾經的獨生女,我自己一邊學習怎麼溝通、怎麼分享,一邊給孩子們作引導。我覺得最有幫助的底層邏輯之一,來自我一位愛喝紅酒的朋友。

某次聚衆小酌,愛喝又愛研究的他講起種植葡萄的技巧。

他說,葡萄發芽後,就要搭建供葡萄攀援而上的棚架,沒有這些架子,葡萄藤就會趴在地上,新長出的葡萄碰了土,很快就發黴腐爛!而隻有爬上藤架的葡萄,每顆都沐浴着陽光雨露,才能長成最适合釀酒的果實。

是以,釀造一瓶好酒所需要的葡萄,一定需要搭藤架。看着玻璃杯裡晶盈的紅色酒體,我發現種葡萄這件事這跟育兒真的很像啊!

孩子需要自由生長的空間,也需要引導他們的架構,這并不沖突。在我們家,藤架上最穩固的幾條藤,就是我幫倆兄弟搭建的“手足情”的橋梁。

一是,有限的資源要學會共享。

兄弟無論長到多大,在家都喜歡搶資源,小時候是玩具,大了就更多可搶(想象一下電視劇裡各種搶家産的橋段)。我們規定,家裡大部分玩具是分享的,每個人有一抽屜的私有玩具,有權力不跟人分享。

共享的玩具可以輪流玩,也可以他們自己商量好一起玩的規則。

如果吵架,争奪的那樣玩具就被通通沒收。

如果他們能很好地分享玩具,我也願意給他們買更多玩具。說白了,他們隻有在一次次共享中才能學到放下自我,關心他人。

二是,讓自己忍住,不比較。

其實人性中的互相攀比是天生的,不要去考驗人性。

我們絕不在孩子面前說,另一個孩子做得多好,你怎麼不做?這就非常容易引發比較。

也不當着一個孩子的面誇另一個。真的很想當場就誇,隻用他一個人能聽到的音量表揚他。

當然,也不會當着孩子的面批評另一個,要批評就進小房間私下聊。免得另一個看到,在旁邊幸災樂禍,挨批的那個自尊心被打擊。

三是教會孩子自己溝通太重要。

一天下來,孩子因為搶玩具而吵架是少不了的。老是當法官和仲裁員實在太累了,我覺得教會孩子自己溝通實在太有必要了。

溝通不是讨論誰對誰錯,當然這很重要,但溝通是為了關系上的和好。如果厘清了對錯,兄弟倆還處于“反目成仇”的狀态,也不是我們父母想看到的。

一次他們倆搶一個很新奇的飛球玩具,都打起來了。我阻止他們,告訴他們要好好溝通,不然這個球就要被沒收。他們于是面對面坐下來,開始聊。

哥哥先表達:“弟弟搶我球,弟弟是個大壞蛋!”

我:“停停停,我們用‘我看到什麼,我感受到什麼’的句式,不指責别人。再來一次!”

哥哥再來一次:“我看到弟弟搶我球,我感受到很生氣!”

弟弟:“哥哥總是不分享,他還打我,我很...我很...”弟弟太小,容易詞窮。

我幫他補充:“很難過嗎?”弟弟點頭。

情緒表達完,兩人都感覺被聆聽了,氣已經消了一半。

下一步是互相道歉、和好,兩個人都說“對不起”。一句真誠的對不起是有魔法的。一般有人說了對不起,另一個就很快原諒了。偶爾也有怨氣沖天不肯原諒的時候,就等孩子情緒平複後,再讓他們和好。

不過,孩子有時比大人更多一些創意和幽默。

這回彼此道歉完,哥哥把球叼在嘴裡,對着弟弟搖頭晃腦,弟弟看得哈哈大笑,也追上去叼球。從一山不容二虎,到雙龍戲珠,情緒過度就是如此絲滑啊。

郭敬明的新劇爆火,我卻看到了二胎家庭的“痛”!

最後想說,二胎家庭的孩子,無法像獨生子女那樣獨享父母的愛,享受不到那種呼之即來的“豪配人生”,但從另外一個角度講,他們能從日常生活中明白,食物要分着吃的,玩具要搶着玩的,講故事是要排隊的,甚至洗澡水都是要共用一盆的。

有分享,有沖突,有和解,也有更精彩難忘的回憶,這才是最真實的人生體驗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