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江南考古|“江南之始”,從草鞋山遺址到環太湖文明

作者:淩小郝

為何是江南?江南,魚米之鄉,既有地理優勢,又有文化優勢。江南文化是長三角地區的共同基因和精神紐帶,也是上海着力打造的三大文化品牌之一。

太湖地區優越的自然環境孕育了智慧的祖先,産生了精彩的文明,為江南積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蘊。正是這樣的文化背景,使得“江南”這個軟字出現在無數文人墨客的作品中,并蜚聲至今。針對江南史前文化,吳文化博物館曾舉辦“拉開江南大幕——草鞋山遺址暨太湖地區史前文明特展”,看看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如何孕育出古老而神奇的文明,拉開了江南文化的序幕。《澎湃新聞·古代藝術》《江南考古》欄目聚焦草鞋山遺址和太湖周邊史前文明。

環太湖流域位于長江三角洲江南地區。以太湖為中心,北至長江,南至杭州灣、錢塘江,包括今上海、江蘇省東南部和浙江省北部。該地區地勢低窪,水網密布,環太湖流域的史前文明就是從這裡誕生的。在相對獨立、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下,這一地區的先民開始自給自足,豐衣足食。

随着多年來考古工作的廣泛開展,太湖地區實際上已經建構了較為完整的新石器時代考古文化家譜,以馬家浜文化、嵩澤文化、良渚文化為代表,成為太湖地區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史前文化。。礦脈最亮的區域之一。

江南考古|“江南之始”,從草鞋山遺址到環太湖文明

環太湖新石器時代文化主要遺址分布示意圖

江南考古|“江南之始”,從草鞋山遺址到環太湖文明

草鞋山所在地陽澄湖,位于陽澄湖南岸

“江南之始——草鞋山地區與太湖地區史前文明展”彙集了一批文物考古科研院所和文化機構,展出出土文物200餘件,布局草鞋山遺址和太湖地區開發。曆史,回顧太湖流域地區史前文明。同時,展覽涵蓋了太湖地區馬家浜文化、嵩澤文化、良渚文化的典型遺址,呈現了一條完整的新石器時代的時間軸。本次展覽的遺址呈現分為小區域,分為宿松地區、西部過渡帶、杭嘉湖地區三個區域,實際上覆寫了整個環太湖區域,擁有豐富的史前地區。滿的。太湖文化。

草鞋山遺址:“江南史前文化統治者”

在這次展示史前江南文明的特展中,主辦方以草鞋山遺址為切入點。草鞋山遺址作為蘇州乃至整個太湖地區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之一,因中心有“草鞋山”土丘,形如“草鞋”而得名。文化層幾乎從太湖地區的新石器時代一直延續到先秦時期。整個曆史年代被譽為“江南史前文化的統治者”。

江南考古|“江南之始”,從草鞋山遺址到環太湖文明

草鞋山遺址發掘坑圖

草鞋山是陽澄湖南岸的一座小山,位于江蘇省吳縣唯亭鎮東北兩公裡處,距陽澄湖650米。該山東西長120米,南北寬100米,面積12000平方米。海拔15米,距地面約10.5米。小路對面的夷陵山也是一座小山,東西長65米,南北寬45米,面積約3000平方米,高19.78米。經鑽探發現,該遺址東西長約260米,南北寬約170米,面積約4.4萬平方米,是草鞋兩山面積的兩倍。山和夷陵山,說明這兩座山實際上是一山。廢墟。

該遺址于1956年江蘇省文化管理委員會普查時發現,此後曾多次勘察。由于唯亭磚瓦廠在發掘地發現了玉琮、玉璧等文物,南京博物院在五縣文化館的幫助下,于1972年9月進行了一次發掘,随後又上司了兩次發掘,兩次發掘的總計。發掘面積1050平方米。平方米。

江南考古|“江南之始”,從草鞋山遺址到環太湖文明

草鞋山遺址及周邊關鍵地點位置圖

這兩次發掘揭示了以幾何印陶為特征的文化與不同時期原始文化之間的層次關系。發掘墓葬6座,出土陶、石、骨、玉等生産工具、生活用具和裝飾品1100餘件。這些為研究太湖地區古代文化提供了重要資料。

草鞋山遺址的文化堆積厚達11米。四個勘探廣場T203、T202、T103、T102是遺址中儲存最厚的部分。除耕土層外,根據土色、土質的不同,分為十層。從出土的木建構築、粳稻、獸骨、紡織品、陶器等可以看出,太湖古區的人民很早就創造了較為先進的文化。長江下遊、太湖地區與黃河中遊、中原地區相同。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喪葬制度所展現的社會關系使我們認識到太湖地區經曆了母系氏族公社、父系家庭公社和軍事民主三個階段。從階級的缺失到私有制的興起和貧富分化,最後到氏族貴族的興起和奴隸制的過程。

江南考古|“江南之始”,從草鞋山遺址到環太湖文明

草鞋山遺址T103西牆剖面圖

江南考古|“江南之始”,從草鞋山遺址到環太湖文明

草鞋山遺址

談及草鞋山文化的價值和意義,蘇州市文物局副局長陳瑞金說:“草鞋山遺址在長江中下遊的每一個地方、每一個地方都展示着文化。這是一個非常具有象征意義的考古遺址。草鞋山文化是中國水稻種植最直接的證據。相比于其他不存在于一個地區、在同一地區發現、或不斷表現在同一地層​​的文化,草鞋山文化證明這裡适合人類居住。同時,草鞋山遺址展現了史前人們的審美情趣。遺址出土的各類文物,有陶、玉、石、骨等材質,均就地取材,造型各異,紋飾精美,展現了當時人們豐富的藝術想象力和巨大的創造力。主要以嵩澤文化時期遺存為代表,生活用品展現了當時人們的審美情趣,是人類早期藝術史上的重要階段,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如何規劃描繪江南史前文明

吳文化博物館相關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當然,草鞋山遺址的重要性隻是一方面。策展人更深層次的原因是探索江南文化的起源。世人一直認為江南是小橋流水之間的吳朝。農軟玉是一塊資源豐富的土地。但江南是什麼?江南文明從何而來?它經曆了怎樣的發展?前提是讓大家弄清楚太湖地區的發展曆程,讓大衆看到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如何孕育了古老而神奇的文明,如何拉開了江南文化的序幕。

江南考古|“江南之始”,從草鞋山遺址到環太湖文明

吳文化博物館“掀開江南帷幕——草鞋山遺址與太湖區史前文明展”展覽場館

對于如何呈現江南史前文明,策展人高超在《策展實踐與展覽思考》一文中寫道,在一個展覽中全部呈現是不現實的。可以選擇一些典型的遺址進行展示,是以展覽的準備階段是從實地考察開始的。高超表示,本次展覽選取了太湖地區的二十處新石器時代遺址。策展團隊除了對文物進行巡查外,還必須在特定地點進行巡查。獲得更深刻的了解和認識。“展覽放棄了傳統上根據材料和用途對社會生活資料或文物不同方面進行分類,而是将每個現場作為一個整體呈現給公衆。”

江南考古|“江南之始”,從草鞋山遺址到環太湖文明

成湖遺址出土的新石器鹿角,吳文化博物館

鹿角是新石器時代遺址發現的一種常見的骨和角文物。鹿角材料的擷取一般涉及兩種途徑:一是狩獵,通過狩獵鹿獲得鹿肉、鹿皮、鹿角等生物資源;二是狩獵,通過狩獵鹿獲得鹿肉、鹿皮、鹿角等生物資源。在荒野裡,祖先撿起來就能得到。這些鹿角的出土地點位于蘇州市元武縣車坊鎮。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了房屋遺址、灰坑、水田、水井等多種遺迹。其中,井近千口,是太湖流域井數量最多的。廢墟。

展覽由“序言”、“福孕的由來”、“史前确立的文化規範”、“江南星空”和“結語”四個部分組成。其中《序》表明,太湖地區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該地區的社會生産、生活、文化展現了7000年前長江下遊的面貌。環太湖流域拉開了中華民族文明發祥地之一的序幕;“獨特孕育與起源”單元聚焦環太湖地理環境,為公衆了解環太湖流域新石器時代文化的繁榮發展鋪平了道路。該部分主要展示吳文化博物館收藏的動物骨骼和石器時代石器;而“文化主宰史前”單元介紹了草鞋山遺址的相關情況,并展示了草鞋山遺址最新出土的文化遺存,讓公衆再次了解該遺址對人們新石器文化的重要價值。太湖流域。

江南考古|“江南之始”,從草鞋山遺址到環太湖文明

草鞋山遺址出土新石器時代馬家浜文化圓底腰邊陶壺,蘇州考古研究所藏

以壺作為炊具是太湖地區馬家浜文化的獨特傳統,但壺的具體形狀表現出明顯的地域差異。兩者均為深圓柱形鼎,圓底鼎以太湖東岸草鞋山等遺址為代表,平底鼎以太湖西岸駱駝墩等遺址為代表。但不管是哪種鍋,腰間幾乎總有一圈從屋檐伸出的泥條。這種陶罐稱為“腰邊罐”。

新石器時代嵩澤文化陶“餐具”,高13厘米,最大腹徑18.3厘米,草鞋山遺址出土,蘇州考古研究所藏

整個裝置似乎是由兩塊彎曲在一起的闆制成的。它是泥質赤土陶器,中空,無縫,頂部有乳突。頂部乳突周圍的器壁刻有星形圖案,共有十一個角。該器物造型獨特,有學者推測它是一種用來揚起粘土、塑造空間的陶器。

新石器時代,先民在太湖流域定居繁衍,創造了太湖地區高度發達的原始文明,如宿松地區的東山村遺址、綽墩遺址、西部過渡帶的下灣遺址等。以及杭嘉湖地區。馬家浜遺址等。從總體水準來看,文明水準并不遜色于黃河流域,在某些方面甚至處于領先地位。

展廳中,“星辰彙江南”單元是整個展覽内容最豐富的篇章。選取該地區典型的新石器時代遺址,選取反映遺址本身的文物遺存,展示長江中下遊及環太湖的豐富内涵。這也是史前文化印證了它也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的說法。

江南考古|“江南之始”,從草鞋山遺址到環太湖文明

張家港博物館東山村遺址出土新石器時代馬家浜文化尖底陶瓶

尖底燒瓶主要出土于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半坡、廟底溝、西王村遺址。是仰韶文化最重要的代表性陶器之一。這種尖底瓶的造型、紋飾、紋飾、色彩均無長江下遊起源。明顯是北方尖底瓶的風格。它與早期西印文化的同類産品非常相似。探索黃河中遊、長江下遊文化十分便利。傳播和交流提供了實物材料。

東山村遺址出土新石器時代嵩澤文化陶背鍋張家港博物館藏

陶背壺是黃河中下遊大汶口文化時期特有的器物類型,屬于取水器物範疇。背鍋形狀基本為壺形。不同的是,壺腹部不是圓形的,而是一側平坦,另一側圓形。肩部下方有耳洞,腹部下部有喙狀或雞冠狀凸鈕。推測是用繩子制成的,穿在背上,扁平的一面綁在背後,繩子穿過兩個耳朵,綁在凹凸的下面。可見,在嵩澤文化時期,東山村的原始先民就與黃河中下遊居民進行了文化交流。

江南考古|“江南之始”,從草鞋山遺址到環太湖文明

常州圍墩遺址出土新石器時代馬家浜文化骨髻,常州博物館藏

該裝置由動物骨管制成,骨管的接頭形成天然帽。

簪,古代婦女裝飾用的一種發簪,用于插入盤卷的頭發。它通常做得更加微妙。新石器時代常在墓主頭骨附近出土。曆史時期,婦女十五歲時就制定了紮發的儀式,成為女性成熟的象征。

江南考古|“江南之始”,從草鞋山遺址到環太湖文明

綽墩遺址出土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寬柄陶杯,昆山市文物管理所藏

此器為泥黑皮陶器,鴨嘴流形,圓筒腹,短圈足。通體菱格内雕鳥形,鴨嘴形棚,圈足有稻穗紋,肩部、小腹附有寬柄,上面有泥條40餘條。

這種陶杯是良渚文化時期水器中的典型陶器。紋飾繁複,制作相當考究,充分展現了制陶的精美水準和當時原始先民獨特的審美情趣。

展覽最後有總結部分,指出馬家浜文化拉開了該地區史前文明的帷幕,并經過嵩澤文化時期的快速發展,在良渚文化時期達到了頂峰。正是這個分支正在經曆明顯的發展。秩序井然、濃郁地方特色的史前文化最終造就了濃郁的江南文明。

江南考古|“江南之始”,從草鞋山遺址到環太湖文明

昆山市文物管理所綽墩遺址出土新石器時代馬家浜文化象牙梳

象牙色,長方形,水準尾翼兩端有雙線,兩側凹下去,像一塊蜿蜒的木闆;正面加工了8顆牙齒,隻有一顆保留了原來的高度,其餘的都是不完整的。

該裝置是一種梳理頭發的工具。齒梳底部有8個梳齒,用于梳理頭發,或貼在發髻上作為裝飾。在許多新石器時代遺址中都發現了骨簪、玉簪、玉頭帶等固發或美發用具,表明當時人們非常重視梳發,梳發已盛行。

江南考古|“江南之始”,從草鞋山遺址到環太湖文明

昆山市文物管理所昭靈山遺址出土新石器良渚文化玉魚形飾

綠松石,半透明的玉石内含白色霧氣和黑色墨色雜質,完整。取一個抽象物體,頂部略平坦,頂部穿有孔,頂部和底部成直線切割,形成條形開口,底部不對稱,一側朝上。通體有琉璃光澤,宜作吊墜。

對江南考古展覽的思考

2021年,在蘇州舉行的“長三角古代文明論壇”上,與會嘉賓借機讨論了展出的草鞋山遺址和太湖周邊的史前文明。其中,浙江大學文化遺産學院院長劉斌安排建立了長江下遊新石器時代考古文化檔案。他以良渚文化為線索,将良渚文化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第二階段是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第二階段是20世紀80年代至2006年;第三階段從2007年良渚古城的發現至今。他介紹說,江、浙、滬三地的考古學家經過80多年的努力,對長江下遊和東南地區的文化進行了研究。

江南考古|“江南之始”,從草鞋山遺址到環太湖文明

新地裡遺址出土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玉三叉戟,桐鄉博物館藏

在死者頭部附近出土了玉三叉戟。一般出土時,中心叉頂部附有一根長玉筒,三叉戟冠旁或頂部常有成群的玉錐。據推測,玉三叉戟、成型器、長玉筒、簇錐是組合在一起的冠飾。

江南考古|“江南之始”,從草鞋山遺址到環太湖文明

嘉興馬家浜遺址出土新石器時代馬家浜文化獸面陶耳,嘉興博物館藏

該裝置是搖桿的一部分,面部肌肉同時放松和緊張,創造出非常豐富的表情。器物形象雖為獸面,卻具有人的表情,即拟人化的動物形象。這件罕見的史前陶塑與後期出現的一些動物面具圖像有着極為相似的痕迹,為識别和解讀良渚文化中神人動物面具圖案或動物面具找到了曆史原型。商代的紋樣。它是研究史前諸神、人類和動物面孔融合的寶貴資料。

是以,策劃并展出江南史前文化展覽仍然不容易。館長高超表示,遺址的長期發掘和文物的傳播是主要問題。他說,展覽涵蓋了15處史前遺址,但考古發掘的文化遺存的歸屬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文化和博物館機構的收藏。雖然這些收藏機構都是國家所有,但這種分散存儲無疑會給後期的使用和研究帶來很大的不便。”同時,在他看來,考古展覽的策劃也要注重展覽。為了營造氛圍,例如在造型設計上,主辦方将圍墩、澄湖、下灣、新地裡四個地點的展櫃與景觀融為一體,營造出自然、簡約的意境。

江南考古|“江南之始”,從草鞋山遺址到環太湖文明

吳文化博物館“掀開江南帷幕——草鞋山遺址與太湖區史前文明展”展覽場館

江南考古|“江南之始”,從草鞋山遺址到環太湖文明

吳文化博物館“拉開江南帷幕——草鞋山遺址與太湖地區史前文明展”采用展櫃與草堆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造景

對于江南考古展,吳文化博物館館長陳增祿告訴澎湃新聞,江南考古展與吳文化博物館的定位有關,“因為我們收藏的就是一組關于江南考古的文物”。江南文化。無論是蘇州還是太湖周邊,都位于江南,在地理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區域。是以,我館的展覽體系建設也是以江南為核心建構的。“草鞋山遺址與太湖區史前文明展”是我們的第一個展覽,從溯源的角度來規劃,是一個宏偉的願景。之後我們還将圍繞太湖、環太湖的城市發展故事,從小切口開始,涉及多個環太湖考古項目。然後我們将重點關注這個房間裡的曆史人物,這些人物也與金石學有關,現在又與考古學有關。”

(本文部分内容基于澎湃早前報道,以及文章《“啟幕江南——草鞋山遺址與環太湖地區史前文明”特展策展實踐與思考》和《江蘇吳縣草鞋山遺址》)

僅在頭條号釋出,其他平台均為搬運

圖檔來源于網絡,侵删。

原創不易,歡迎轉發!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