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汽協何毅:汽車“雙碳”,任重道遠

作者:汽車縱橫AutoReview
中汽協何毅:汽車“雙碳”,任重道遠

碳中和的最終目标決定了汽車産品的未來:電動和氫化,但這一過程不可能在一夜之間實作。車企可以從"節油"、"節能"和"節材"三個方面開始脫碳。

中汽協何毅:汽車“雙碳”,任重道遠

何毅,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

化石燃料使人類社會從農業文明走向工業文明,給人類社會帶來了200多年的快速發展和極端的物質享受,但也迅速釋放出大量的溫室氣體,嚴重破壞了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幸運的是,人們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并同意轉向發展模式,完全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人類社會也将從工業文明進入生态文明。根本性的轉變是能源的轉化,人類最終将離開化石燃料,向太陽能、風能、向一切可再生脫碳能源,用它們發電,滿足人類生産、生活能源的需求。氫能作為儲能的主要方式,是一種特殊存在,調節電源的不平衡。電力和氫能是人類未來可獲得的主要能源。

汽車作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标志,一個多世紀以來為人類生活提供了便利,大大提高了運輸效率,支撐了二十世紀的工業文明。在為人們提供便利的同時,它消耗了大部分石油并排放了大量溫室氣體,使其成為脫碳的關鍵領域。能源供應的脫碳決定了汽車産品的發展方向,即"電動化"和"氫能"。全球車企正圍繞産品"二"進行全面布局,電動汽車、氫能汽車及相關産業都在快車道上,将迎來高速、長遠的發展。智能高效的交通系統和開放共享的概念是不可或缺的,對減少車輛使用中的浪費具有積極作用。這将促進智能網絡、自動駕駛等技術的快速普及。産品"二"與智能網聯、自動駕駛的巨大發展空間,給中國車企帶來向上發展機遇。我們也希望看到更多"中國模式"和"中國貢獻"在上述領域,實作車道的改變超車。在産品"雙重化"的同時,還需要一個智能、高效、共享的交通管理系統,互聯萬物,與互聯車輛、清潔高效交車。社會也需要人們分享廣闊的感情,分享一輛車,分享一輛車,盡量減少對能源和資源的浪費。工業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轉變,不僅是能源的轉化,也是人們生活态度的轉變。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生産國和消費國,也擁有世界上大部分的汽車零部件。我國汽車工業基本處于制造端,特别是零部件企業數量衆多,大多在傳統領域,規模小,盈利能力弱,消耗大量材料和能源,維持企業的經營。我國汽車工業脫碳轉型的壓力和難度遠遠大于發達國家。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汽車保有量和最大的排放量,而總排放量遠未達到峰值,中國汽車工業正面臨着世界上最大的減排任務。對于中國車企來說,脫碳轉型的風險大于機遇。對此,協會願與企業一道,注重實作"雙碳",幫助企業脫碳轉型。

找出總金額并找到通往峰值的途徑

總量是指車輛使用過程中的實際碳排放總量。相關研究表明,這一排放占中國碳排放總量的近十分之一。實作汽車行業的雙碳目标,就是要做到可控,早日達到巅峰,最終實作中和。了解實際排放情況和影響因素是實施控制的基礎,也是制定相關政策法規的依據。大庫存,許多環節,是汽車行業獨有的。可以想象,應該控制新車的碳排放水準,以控制碳排放總量,使其達到峰值并使其中和。是以,找出實際碳排放總量和在用車輛的影響因素,平衡燃油汽車與電動汽車、氫能汽車、增量與庫存的關系,并對總量和高峰期做出預測,尤為重要。

澄清邊界的責任

明确汽車工業碳排放邊界,明确汽車制造企業碳排放邊界,明确各自的目标和責任,是汽車工業全面開展雙碳工作的前提。這項工作應盡快完成。雖然目前邊界不明,目标責任不明确,但汽車行業的一些雙碳工作可以在國家雙碳目标的要求下進行。

首先,汽車産品的方向已經明确,即電氣化,氫能化。産品的未來方向非常明确,圍繞産品"二"可以開展相關工作。智能網絡、自動駕駛可以提高效率,節約能源,未來具有普遍應用的前景,要開始做。

同樣,雙碳目标也是要逐漸實作的,車企可以從"三個闆塊"開始脫碳工作。"三節"即"節油"、"節能"、"省料"。"節油"是指産品層面。燃油車不斷降低油耗,突破低碳發展道路,延長産品生命周期,電動汽車創新發展,持續改進,永無止境地降低用電量。"節能"是指制造過程中的低碳發展。廣泛應用于數字化、智能化、網聯化,注重節能環保,打造精益、智能、低碳的制造技術。"節約材料"是指節約材料、節約資源、回收利用。廣泛應用于增材制造、鑄鋁機身等新技術和回收利用技術。

多方合作,謀求有序進步與退卻

雖然碳中和的最終目标決定了産品的未來:電氣化和氫化,但這一過程不可能在一夜之間實作。各級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應避免"一刀切"。在"不燒"問題和汽車企業生産過程中對碳排放的管理,必須考慮到,科學管理。汽車行業有責任支援國家雙碳目标,并為之做出積極貢獻。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願與社會各界一道,探索企業和行業平穩健康發展的道路,在實作雙碳目标的過程中,平衡燃油車與電動汽車的發展關系,使燃油車有序退出, 電動汽車、氫能汽車穩步發展。

多政策共管,確定行業繁榮

碳管理雙軌制,有行政、市場和金融三種方法。我們希望在汽車行業的雙重碳管理中,多政策、多措施,調動各種積極因素,把控所有相關環節,在這場全球脫碳綠色工業革命中,確定我國汽車工業長期穩定發展。

在法規和标準方面,循環CO2排放标準将成為主要的排放法規,應與七國的七項排放法規相結合或取代;汽車公司不容易直接參與碳交易。我們建議通過将其轉換為積分或其他量化措施來進行交易,以鼓勵汽車公司減少燃油汽車的碳排放,增加電動和氫能汽車的比例;"碳稅"應與現行燃油稅、汽車消費稅、購置稅、車船使用稅等有效結合。此外,要進一步加強使用管理,制定健全政策法規,加強廢鋼管理,鼓勵回收利用。

電動汽車、智能網絡、自動駕駛的高增長,将吸引熱資金的湧入,但傳統企業脫碳轉型困難重重。希望國家在制定相關金融政策時,特别考慮傳統企業的轉型。

中汽協何毅:汽車“雙碳”,任重道遠

中文、英文、日文版本可在全球範圍内同時提供

點選""下載下傳PDF版報告

中汽協何毅:汽車“雙碳”,任重道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