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大心理學博士:真正自信的孩子,從來不是“誇”出來的

北大心理學博士:真正自信的孩子,從來不是“誇”出來的

作者:主創團·小番茄

前幾天,偶然看到北大心理學博士李松蔚講的一個故事。

他有一個9歲的女兒。在送女兒學遊泳的時候,他發現女兒非常怕水,怎麼學也學不會。

教練越告訴她不要害怕,越适得其反。

他很苦惱:怎麼樣才能讓女兒變得自信,克服對水的恐懼呢?

他回想起一開始,女兒對遊泳沒有這麼恐懼,但在經曆過幾次嗆水、以及教練的糾正後,她才變得越來越害怕。

“如果這時我跟女兒說‘加油,你可以的’或者‘加油,你很棒’,她可能會暫時壓抑自己的恐懼;

但很快當她看到别人遊得比她好,自己手勢又錯了,隻會更加着急,陷入不斷嗆水的循環......”

于是,李松蔚并沒有鼓勵或者誇贊女兒,而是悄悄告訴了她一個秘密:

“每個人學遊泳都要害怕100次,你現在已經害怕十幾次了,再害怕80多次就能學會了。”

結果,她的女兒很快就克服了恐懼、學會了遊泳,在水裡像小海豚一樣自在。

為什麼如此神奇?

原因在于,女兒害怕的情緒被接納後,又得到了重構,當她知道“害怕”是件正常的事情後,反應就不一樣了。

為人父母,我們都希望能培養出一個陽光、自信、不畏挫折的孩子。

但是,想培養一個自信的孩子,不能一味靠誇獎或是鼓勵。

不妨試試這4種溝通技巧,幫孩子找回自信的路。

北大心理學博士:真正自信的孩子,從來不是“誇”出來的
北大心理學博士:真正自信的孩子,從來不是“誇”出來的

共情式溝通

有一次在公園,看到一群孩子在踢球,旁邊有一對母子在圍觀。

小男孩明顯也想跟他們一起踢球,男孩母親便提出讓他上前加入。

可是小男孩怎麼也不好意思上前,母親很不耐煩:“男子漢大丈夫,有什麼好害羞的!”

最後小男孩滿臉通紅,哇地一聲大哭了出來。

心理學有一個詞是“共情”,即我看到你難在哪兒,你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是什麼,我幫你解決問題。

一個害羞内向的孩子,你說“孩子你去交往吧”,他很難做得到。

父母隻有蹲下來,了解他,知道孩子難在哪兒,才能幫他邁出重要的那一步。

記得有一次,我兒子在研究一道數學題,整整2個小時都沒有做出來,在那裡唉聲歎氣。

我聽到之後,馬上走了過去。

待我了解了情況後,我先是表示了解:“讓媽媽看看你的難題,哎你還别說,這題對于三年級的孩子來說,确實挺難的。”

然後共情:“其實媽媽小時候數學特别差,連雞兔同籠學了半個月才學會,你比我強多了。不着急,咱慢慢來哈。”

兒子聽後,自尊心得到了很大安慰,反而主動提出要繼續學,一定要攻克這道難題。

其實,共情式溝通的重點就是:了解孩子的困難,幫助他搭建台階,再幫他做到。

當你站在孩子的角度去體會他的感受,孩子自然也能感受到你的關心、了解;

親子關系不僅會更加融洽,孩子也會在信任和了解中大步向前。

北大心理學博士:真正自信的孩子,從來不是“誇”出來的
北大心理學博士:真正自信的孩子,從來不是“誇”出來的

賦能式溝通

很多孩子,一旦受到挫折信心就大打折扣,很容易一蹶不振。

而賦能式溝通的重點就是幫孩子提高自我效能感,讓孩子深信“我能行”,進而催生出面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第一,要教孩子正視失敗,正确地進行成敗歸因。

就像李松蔚老師與女兒的對話,既接住了孩子恐懼的情緒,又讓她用平常心去看待失敗,進而在孩子内心種下“我可以”的種子。

我兒子平常數學一向不錯,每次都能在95分以上。

結果有一次,他隻得了84分,整個人悶悶不樂的。

我就拿着卷子幫他分析:“這次的題明顯比之前的要難,而且有很多題型也是你沒接觸過的,做不出來也正常,不是你能力的問題。”

聽完之後,兒子的臉上重新浮現了笑容,恢複了往日的自信。

第二,就是給孩子具體、誠懇的高品質鼓勵。

經常鼓勵孩子确實會讓孩子越來越自信。

但僅靠簡單的“我相信你可以的” 、“你能行”這類鼓勵,很難帶給孩子“我能行”的信念,還會給孩子徒增壓力。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具體的、誠懇的肯定,也稱為“高品質鼓勵”。

谷愛淩的母親從來沒有要求女兒力争第一,而是告訴女兒隻需要挑戰自己。

13歲,谷愛淩第一次參加職業公開賽,重重地摔了一跤,沮喪不已。

媽媽卻溫柔地拍着她的背說道:“你13歲就和那麼多成年人比,我為你感到驕傲。”

北大心理學博士:真正自信的孩子,從來不是“誇”出來的

是以,她能承受艱苦的鍛煉和傷痛,一次又一次地站起來,不斷取得好成績。

賦能式溝通會讓孩子學會肯定自己,建立穩定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北大心理學博士:真正自信的孩子,從來不是“誇”出來的

引導式溝通

去年暑假,我帶孩子去參加一個戶外夏令營。

在那裡,我對一個8、9歲的男孩印象特别深刻。

别的孩子還扭扭捏捏抓着大人的手,他已經快速跟小夥伴們打成一片了。

爬山徒步的過程中遇到問題,他比大人們還沉着冷靜,快速地分析情況,找到了解決方法;

後來,我觀察這個男孩和父母的聊天模式,發現他們很少會要求孩子按照他們的想法走,而多是引導的語氣:

“你來試試看這個啊?”

“等會你來策劃明天行程吧?”

北大心理學博士:真正自信的孩子,從來不是“誇”出來的

其實,想要養出一個自信能幹的孩子,父母不妨改掉指令、要求的語氣,而是善用引導式溝通。

比如生活中常常問孩子這3個問題:

1、“這件事,你有什麼辦法呢?”

允許孩子有各種想法,不論想法是幼稚還是成熟,都可以跟孩子一起探讨,不要急着去批判。

2、“你會做出什麼選擇?”

在爸媽的合理引導後,孩子會了解一定的後果,作出相應的選擇,爸媽要尊重孩子的選擇,讓其根據後果判斷自己選擇的合理性。

3、“你希望我怎麼幫你?”

孩子向父母求助時,爸媽表示支援,如果孩子想依靠自己的能力解決,爸媽也要認同,這會有利于提高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

多尊重孩子,給孩子選擇的權利,他才能得到更多自我施展的機會,變得越發獨立而自信。

北大心理學博士:真正自信的孩子,從來不是“誇”出來的

松弛式溝通

看過不少父母,從小就對孩子寄予厚望,嘴裡常說的是:

“你要出人頭地,為我們家争光。”

要麼就是“你要加油哦!媽媽相信你一定可以的!”

自以為是在鼓勵孩子,卻把孩子的内心紮得遍體鱗傷。

因為對孩子來說,父母脫口而出的鼓勵,其實是在給他們過高的期待,“綁架”着他們不斷前行。

松弛感這個詞最近特别火,大家可能都聽過。

而松弛式溝通,就是用言語給孩子傳達愛、信任、和接納,進而讓孩子的内心充滿安全感,對未來充滿希望。

湖南高三生小何有次一模考試成績不理想,擔心自己考不上一本,回家後情緒很低落。

媽媽知道後,并沒有像普通家長那樣鼓勵她:“加油,媽媽相信你一定能考上一本的!”

而是暖心地安慰她:

“考不上一本沒關系呀,上個二本也可以,隻要你健康快樂就好了。”

北大心理學博士:真正自信的孩子,從來不是“誇”出來的

聽完媽媽的話後,小何鼻子一酸,眼淚流了出來。

她不僅是以釋放了心中的焦慮和不安,還決心重振旗鼓,好好準備下一次考試。

其實,比起一味的給孩子鼓勵,我們更需要做好孩子愛的加油站。

比如可以這樣說:

“沒關系啊,誰都有做得不好的時候,别放在心上。”

“親愛的,你已經很棒了,你這個地方做得就很不錯呢!”

如此,用寬容和肯定給孩子注入克服萬難的勇氣和力量 ,滋養孩子的内心,為他築起自信的長堤。

北大心理學博士:真正自信的孩子,從來不是“誇”出來的

兒童心理學家阿黛爾·法伯說:

“永遠不要低估你的話對孩子一生的影響力。”

孩子可以從父母言語中汲取力量,帶着滿滿的信心和安全感,去面對未來的風雨。

語言是心靈溝通的最佳工具,隻要合理運用,影響心弦,就可以奏出心靈協奏曲。

父母懂得好好說話,才能養出自信、陽光、人格健全的孩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