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饑荒的年代到底能有多餓?

作者:香Lemon

經曆過三年大饑荒的人,對饑餓都有過深刻的體會,對糧食都有一種發自内心的敬畏之情,絕對不浪費一粒糧食。

現代人對饑餓幾乎沒有什麼概念,正所謂飽漢不知餓漢饑,身在福中不知福。

饑荒的年代到底能有多餓?

饑荒年代,數以萬計的人被活活餓死。無糧可吃的人們饑不擇食,能有麸糠、野菜、草根、樹皮,就算是好日子。

那麼,饑荒年代的人們到底能有多餓?

三年大饑荒時,人們在吃光上述“好東西”後,為了能夠填飽肚子,開始吃一些連家畜都不食用的一些奇葩的東西。

第一種就是觀音土,也就是含有大量氧化鋁的白泥巴,這種土比較細膩,從感官上看着像面粉,實則沒任何營養。

但僅有一個好處,就是吃了能有飽腹感,使人忘卻饑餓。最大的缺點就是不易消化,很難排洩,很多饑民被脹死。

等到吃土的時候,草根,樹皮早都被吃光了。村子裡90%的家戶都靠觀音土來充饑,附近的山上已經挖不到土了。

饑荒的年代到底能有多餓?

觀音土挖回來後,還要經過發水、磨細簡單處理一下,然後滲合着南瓜花和野菜做成饅頭狀來吃,隻為填飽肚子。

不少人因吃觀音土而肚子發脹,無法排洩,最後被活活脹死。

第二種就是吃蛇蟲鼠蟻。據記載,在甘肅一帶,有人餓的實在沒辦法,隻能在倉庫打一些老鼠、蜥蜴,煮熟充饑。

吃上這些東西,最起碼可以多活幾天,不至于很快被餓死。在甘谷一帶,有不少家戶就是靠打老鼠吃才活下來的。

饑荒年代,根本管不了那麼多,能吃不能吃的都會去吃。有些人餓的用煤塊來充饑,床闆的一圈都被啃食了不少。

在河南,饑荒尤為嚴重,很多人餓的隻有躺着的力氣,渾身沒勁,擡個頭都費勁,隻能扭頭去啃床上木頭來充饑。

饑荒的年代到底能有多餓?

還有,大雁屎也是充饑的東西,不少人将撿拾的大雁屎用水泡開,将水滗掉,做成餅狀物在鍋裡烙熟了吃。

有些人實在太餓,幹脆直接放鍋裡烘幹後吃。大雁屎發白的部分不能吃,隻能吃青綠色部分,這是沒消化的麥苗。

大雁屎還算好的,在陝西富平一帶,有人餓的甚至在牛糞和馬糞中找谷粒吃。除了這些外,還有不少殘忍的東西。

饑餓的人們饑不擇食,吃了這些代食品後,發生中毒的現象也很常見。不少樹葉、樹皮及野菜,都是含有毒素的。

在甘肅定西,大部分人家隻能煮着喝谷衣湯,餓到一定程度隻能躺下,都不敢下炕去喝水,因為已經沒力氣上炕。

饑荒的年代到底能有多餓?

尤其在冬天,一旦下炕上不來,就會被凍死在地上。起初靠喝湯還能維持着,後來慢慢就會渾身乏力,眼冒金星。

大人沒有食物吃,小孩也就沒奶吃,最終隻能在饑餓中死去。稍微有點力氣的人,會出去給家人讨飯,生死未蔔。

留在家中的人,隻能有氣無力的躺在炕上,死亡随時都會來臨。當人餓到一定程度,可能連喝口水的力氣都沒有。

隻要躺下去的人,就再沒有力氣站起來,就算有吃的了,也未必能救得活。饑餓時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極度虛弱。

在一本回憶錄中看到,一家人全躺在炕上,唯一狀态好的人下去拿水,來回都是爬着走的,一碗水拿來隻剩半碗。

饑荒的年代到底能有多餓?

饑荒年代到底能有多餓?這是現代人無法體會的一種痛苦,就是要人命的那種餓,餓到你渾身癱軟,眼中冒火星。

在豐衣足食的年代,人們不應該忘掉過去的饑荒年代,糧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節約糧食刻不容緩,杜絕一切浪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