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發生饑荒時,為何百姓甯可吃草根啃樹皮,也不去河裡抓魚蝦?

作者:蜀山史道

前言

在人類曆史的長河中,饑荒是一道陰影,時不時地籠罩着人們的生活。當糧食短缺,百姓饑腸辘辘之時,他們的求生本能會推動他們做出種種讓人匪夷所思的選擇。

然而,在古代的發生饑荒時,即使河流中魚蝦豐富,百姓卻甯願吃草根、啃樹皮,而不去捕捉這些水中的美味。這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們做出這樣的選擇呢?

古代發生饑荒時,為何百姓甯可吃草根啃樹皮,也不去河裡抓魚蝦?

封建思想的枷鎖

唐朝鼎盛時期,君王李氏對鯉魚這一物種另眼相看。他們認為,鯉魚與自家姓氏諧音,吃了會破壞國運。于是,朝廷頒布了一條嚴酷的律法——吃鯉魚者,杖責六十!這無疑是對黎民百姓的一種極端壓迫。

在那個物資匮乏的年代,魚類本應是一種難能可貴的食材。可是,這一禁令卻将其徹底從百姓的餐桌上驅逐。即便是詩人王維這等名流,也不得不在詩作中掩飾自己的"罪過"。可見,這種荒謬的做法已經深入人心,成為了一種不可逾越的禁忌。

古代發生饑荒時,為何百姓甯可吃草根啃樹皮,也不去河裡抓魚蝦?

更有甚者,明朝的朱氏皇帝也将矛頭對準了"豬"字。民間不得不将其隐晦稱為"萬裡哼"、"肥肥"。雖然沒有徹底禁止吃豬肉,但這種神神叨叨的做法,同樣反映出封建統治階級的荒謬思想。他們認為,隻要一些微不足道的食物與自己的姓氏有所關聯,就會影響國運,是以不得不加以禁止。

這種做法無疑是對黎民百姓的一種極端壓迫。在那個物資匮乏的年代,他們連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都難以滿足,卻還要受制于這些荒謬的禁令。可以說,封建思想就像一把利劍,懸在他們的頭頂,随時都有可能落下。

古代發生饑荒時,為何百姓甯可吃草根啃樹皮,也不去河裡抓魚蝦?

戰争的蹂躏

除了封建思想的枷鎖,戰争才是導緻古代饑荒的罪魁禍首。在那個冷兵器時代,打仗的核心就是争奪"錢"和"糧"。可是,這錢糧又是從何而來?沒錯,就是從黎民百姓的口糧中抽調而來。

更有甚者,征兵時常将一家之主和兒子統統帶走,隻留下婦孺在家。土地自然也就荒蕪了。就算當年是一個豐收年,在戰争的蹂躏下,也将化為烏有。這無疑是對黎民百姓的雙重打擊。

古代發生饑荒時,為何百姓甯可吃草根啃樹皮,也不去河裡抓魚蝦?

戰争不僅奪走了他們的生命,還剝奪了他們賴以生存的資源。在那個物資匮乏的年代,一旦遭受戰争的蹂躏,饑荒就會接踵而至。即便是一個豐收年,也難逃戰争的魔爪。可以說,戰争才是導緻古代頻繁發生饑荒的罪魁禍首。

更令人痛心的是,這一切都源于封建統治階級的私欲。他們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力,不惜犧牲黎民百姓的利益。在他們眼中,百姓不過是可以任意剝削的對象,根本不把他們的生存權利放在心上。這種殘酷的做法,無疑加劇了黎民百姓的苦難。

古代發生饑荒時,為何百姓甯可吃草根啃樹皮,也不去河裡抓魚蝦?

自然災害的無情

當然,自然災害同樣是導緻饑荒的一大禍因。幹旱、洪澇,都會讓一年的收成付諸東流。可是,古人為何不捕魚度日呢?

其一,他們擔心河水湍急,捕魚過程中意外身亡。在那個缺乏專業救援裝置的年代,一旦遇到意外,很可能就會喪生。是以,他們甯可放棄這個機會,也不願賭上性命。

其二,他們缺乏專業的捕魚工具。那個時代的漁具還很原始,效率自然大大降低。即便是捕到了魚,也可能隻夠一家人吃上一頓。與其如此,不如另尋出路,至少能夠勉強維持生計。

古代發生饑荒時,為何百姓甯可吃草根啃樹皮,也不去河裡抓魚蝦?

其三,他們甯可另尋出路,也不願賭上這最後的一線生機。在極端的饑荒年代,人們的生存狀況是何等艱難!他們不得不食草木皮,甚至是所謂的"觀音土",隻為了勉強充饑。面對如此窘境,他們自然不願意冒險去捕魚,甯可選擇另一種更加穩妥的生存方式。

可以說,自然災害是導緻古代頻繁發生饑荒的一大禍因。但是,在那個物資匮乏的年代,人們也不得不做出一些艱難的選擇。他們甯可放棄捕魚這個機會,也不願賭上性命。

古代發生饑荒時,為何百姓甯可吃草根啃樹皮,也不去河裡抓魚蝦?

生存的艱難

在極端的饑荒年代,人們的生存狀況是何等艱難!他們不得不食草木皮,甚至是所謂的"觀音土",隻為了勉強充饑。這無疑是對人性的一種極端折磨。

面對如此窘境,他們自然不敢輕易違背統治階級的禁令。就算是捕魚,也有可能被誣陷為"漁色"而受到嚴懲。與其賭上性命,不如忍氣吞聲。這種生存智慧,也是在重重壓迫下謹小慎微的寫照。

古代發生饑荒時,為何百姓甯可吃草根啃樹皮,也不去河裡抓魚蝦?

更令人心痛的是,即便是詩人王維這等名流,也不得不在詩作中掩飾自己的"罪過"。可見,這種荒謬的做法已經深入人心,成為了一種不可逾越的禁忌。在那個物資匮乏的年代,他們連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都難以滿足,卻還要受制于這些荒謬的禁令。

可以說,封建思想、戰争創傷、自然災害,這三重力量合力将黎民百姓推向了絕境。他們不得不在重重壓迫下謹小慎微地生存,連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都難以滿足。這種生存狀況,也是對人性的一種極端折磨。

古代發生饑荒時,為何百姓甯可吃草根啃樹皮,也不去河裡抓魚蝦?

結語

看似平凡的一個問題,卻隐藏着古代社會的種種陰暗面。封建思想、戰争創傷、自然災害,這三重力量合力将黎民百姓推向了絕境。而他們的生存智慧,則是在重重壓迫下謹小慎微的寫照。

讓我們感謝今天的平安生活,同時也要警醒自己,任何一種專制和戰争,都有可能重蹈覆轍,讓曆史的車輪再次倒轉。唯有珍惜當下,才能避免悲劇重演。

我們應該銘記曆史,珍惜當下。隻有這樣,才能確定和平安康的未來,避免悲劇重演。讓我們共同努力,為子孫後代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