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系統內建項目管理工程師高頻考點(第三章)

系統內建項目管理工程師高頻考點系列文章,彙總各個章節常考内容,并列出關聯的曆年真題,幫助考生複習備考。

第三章 資訊系統內建專業技術知識

考點1

資訊系統的生命周期可以分為立項、開發、運維及消亡四個階段。

(1)立項階段:即概念階段或需求階段,這一階段根據使用者業務發展和經營管理的需要,提出建設資訊系統的初步構想;然後對企業資訊系統的需求進行深入調研和分析,形成《需求規格說明書》并确定立項。

(2)開發階段:以立項階段所做的需求分析為基礎,進行總體規劃。之後,通過系統分析、系統設計、系統實施、系統驗收等工作實作并傳遞系統。

(3)運維階段:資訊系統通過驗收,正式移交給使用者以後,進入運維階段。要保障系統正常運作,系統維護是一項必要的工作。

(4)消亡階段:資訊系統不可避免地會遇到系統更新改造、功能擴充,甚至廢棄重建等情況。

關聯真題:

系統內建項目管理工程師高頻考點(第三章)

考點2

系統的運作維護可分為更正性維護、适應性維護、完善性維護、預防性維護等類型。

(1)更正性維護——更正傳遞後發現的錯誤;

(2)适應性維護——使軟體産品能夠在變化後或變化中的環境中繼續使用;

(3)完善性維護——改進傳遞後産品的性能和可維護性;

(4)預防性維護——在軟體産品中的潛在錯誤成為實際錯誤前,檢測并更正它們。

關聯真題:

系統內建項目管理工程師高頻考點(第三章)

考點3

開發方法包括結構化方法、原型法、面向對象方法等。

(1)結構化方法:把整個系統的開發過程分為若幹階段,然後依次進行,前一階段是後一階段的工作依據,按順序完成。

結構化方法的特點是注重開發過程的整體性和全局性。但其缺點是開發周期長;文檔、設計說明繁瑣,工作效率低;要求在開發之初全面認識系統的需求。

(2)原型法:其認為在無法全面準确地提出使用者需求的情況下,并不要求對系統做全面、詳細的分析。

原型法的特點在于其對使用者的需求是動态響應、逐漸納入的。

原型又可以分為抛棄型原型和進化型原型兩種。

(3)面向對象方法(OO):用對象表示客觀事物,對象是一個嚴格子產品化的實體,在系統開發中可被共享和重複引用,以達到複用的目的。

面向對象方法主要涉及分析、設計和實作三個階段。

關聯真題:

系統內建項目管理工程師高頻考點(第三章)

考點4

系統方案設計包括總體設計和各部分的詳細設計(實體設計)兩個方面。

(1)系統總體設計:包括系統的總體架構方案設計、軟體系統的總體架構設計、資料存儲的總體設計、計算機和網絡系統的方案設計等。

(2) 系統詳細設計:包括代碼設計、資料庫設計、人/機界面設計、處理過程設計等。

關聯真題:

系統內建項目管理工程師高頻考點(第三章)

考點5

軟體品質管理過程包括品質保證過程、驗證過程、确認過程、評審過程、審計過程等。

(1)軟體品質保證:通過制訂計劃、實施和完成等活動保證項目生命周期中的軟體産品和過程符合其規定的要求。

(2)驗證與确認:确定某一活動的産品是否符合活動的需求,最終的軟體産品是否達到其意圖并滿足使用者需求。

驗證過程試圖確定活動的輸出産品已經被正确構造,即活動的輸出産品滿足活動的規範說明。

确認過程則試圖確定構造了正确的産品,即産品滿足其特定的目的。

(3)評審與審計:包括管理評審、技術評審、檢查、走查、審計等。

關聯真題:

系統內建項目管理工程師高頻考點(第三章)

考點6

(1)對象:由資料及其操作所構成的封裝體,是系統中用來描述客觀事物的一個子產品,是構成系統的基本機關。

對象包含三個基本要素,分别是對象辨別、對象狀态和對象行為。

(2)類:現實世界中實體的形式化描述,類将該實體的屬性和操作(函數)封裝在一起。

類和對象的關系可了解為,對象是類的執行個體,類是對象的模闆。

(3)抽象:通過特定的執行個體抽取共同特征以後形成概念的過程。對象是現實世界中某個實體的抽象,類是一組對象的抽象。

(4)封裝:将相關的概念組成一個單元子產品,并通過一個名稱來引用。

(5)繼承:表示類之間的層次關系(父類與子類),這種關系使得某類對象可以繼承另外一類對象的特征,繼承有可分為單繼承和多繼承。

(6)多态:使得在多個類中可以定義同一個操作或屬性名,并在每個類中可以有不同的實作。多态使得某個屬性或操作在不同的時期可以表示不同類的對象特性。

(7)接口:描述對操作規範的說明,其隻說明操作應該做什麼,并沒有定義操作如何做。可以将接口了解成為類的一個特例,它規定了實作此接口的類的操作方法,把真正的實作細節交由實作該接口的類去完成。

關聯真題:

系統內建項目管理工程師高頻考點(第三章)

考點7

UML(統一模組化語言)是一種可視化的模組化語言,而不是程式設計語言。

關聯真題:

考點8

軟體架構模式:

(1)管道/過濾器模式:每個元件(過濾器)都有一組輸入/輸出,元件讀取輸入的資料流,經過内部處理後,産生輸出的資料流,該過程主要完成輸入流的變換及增量計算。

其典型應用包括批處理系統。

(2)面向對象模式:在面向對象的基礎上,将子產品資料的表示方法及其相應操作封裝在更高抽象層次的資料類型或對象中。

其典型應用是基于元件的軟體開發。

(3)事件驅動模式:其基本原理是元件并不直接調用操作,而是觸發一個或多個事件。

其典型應用包括各種圖形界面應用。

(4)分層模式:采用階層化的組織方式,每一層都為上一層提供服務,并使用下一層提供的功能。該模式允許将一個複雜問題逐漸分層實作。其中的每一層最多隻影響相鄰兩層,隻要給相鄰層提供相同的接口,就允許每層用不同的方法實作,可以充分支援軟體複用。

其典型應用是分層通信協定,如ISO/OSI的七層網絡模型。

(5)客戶/伺服器模式(C/S):基于資源不對等,為實作共享而提出的模式。

關聯真題:

系統內建項目管理工程師高頻考點(第三章)

考點9

中間件分為資料庫通路中間件、遠端過程調用中間件、面向消息中間件、事務中間件、分布式對象中間件等。

(1)資料庫通路中間件:典型技術如Windows平台的ODBC和Java平台的JDBC等。

(2)遠端過程調用中間件(RPC):是一種分布式應用程式的處理方法。一個RPC應用分為伺服器和客戶兩個部分。

(3)面向消息中間件(MOM):典型産品如IBM 的 MQSeries。

(4)分布式對象中間件:典型産品如OMG的 CORBA、Java的RMI/EJB、Microsoft的DCOM等。

(5)事務中間件:典型産品如IBM/BEA的Tuxedo。支援EJB的JavaEE應用伺服器等。

關聯真題:

系統內建項目管理工程師高頻考點(第三章)

考點10

資料庫技術以單一的資料源即資料庫為中心,進行事務處理、批處理、決策分析等各種資料處理工作,主要有操作型處理和分析型處理兩類。

操作型處理,指的是對聯機資料庫的日常操作,通常是對資料庫中記錄的查詢和修改,主要為企業的特定應用服務,強調處理的響應時間、資料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等;

傳統資料庫系統主要強調的是優化企業的日常事務處理工作,難以實作對資料分析處理要求,無法滿足資料處理多樣化的要求。

資料倉庫是一個面向主題的、內建的、相對穩定的、反映曆史變化的資料集合,用于支援管理決策。

資料倉庫是對多個異構資料源(包括曆史資料)的有效內建,內建後按主題重組,且存放在資料倉庫中的資料一般不再修改。

關聯真題:

系統內建項目管理工程師高頻考點(第三章)

考點11

企業資料倉庫的建設,是以現有企業業務系統和大量業務資料的積累為基礎的。

資料倉庫不是靜态的概念,隻有将資訊及時地提供給需要這些資訊的使用者,供其做出改善自身業務經營的決策,資訊才能發揮作用,也才有意義。

将資訊加以整理歸納和重組,并及時地提供給相應的管理決策人員,是資料倉庫的根本任務。

關聯真題:

系統內建項目管理工程師高頻考點(第三章)

考點12

OSI采用了分層的結構化技術,從下到上共分七層:

(1)實體層:該層包括實體連網媒介。該層的協定産生并檢測電壓以便發送和接收攜帶資料的信号。具體标準有RS232、V.35、RJ-45、FDDI。

(2)資料鍊路層:它控制網絡層與實體層之間的通信。它的主要功能是将從網絡層接收到的資料分割成特定的可被實體層傳輸的幀。常見的協定有IEEE802.3/.2、HDLC、PPP、ATM。

(3)網絡層:其主要功能是将網絡位址翻譯成對應的實體位址。網絡層具體協定有IP、ICMP、IGMP、IPX、ARP等。

(4)傳輸層:主要負責確定資料可靠、順序、無錯地從A點到傳輸到B點。具體協定有TCP、UDP、SPX。

(5)會話層:負責在網絡中的兩節點之間建立和維持通信,以及提供互動會話的管理功能。常見的協定有RPC、SQL、NFS.

(6)表示層:如同應用程式和網絡之間的翻譯官,表示層管理資料的解密加密、資料轉換、格式化和文本壓縮。常見的協定有JPEG、ASCII、GIF、DES、MPEG。

(7)應用層:負責對軟體提供接口以使程式能使用網絡服務。常見的協定有HTTP、Telnet、FTP、SMTP。

關聯真題:

系統內建項目管理工程師高頻考點(第三章)

考點13

IEEEE 802.11 是無線區域網路WLAN标準協定。

關聯真題:

系統內建項目管理工程師高頻考點(第三章)

考點14

Internet是一個不受政府管理和控制的、包括成千上萬互相協作的組織和網絡的集合體。Internet有如下特點:

(1)TCP/IP協定是 Internet的核心;

(2)Internet實作了與公用電話交換網(包括行動電話網)的互連;

(3)Internet是一個使用者自己的網絡;

(4)由衆多的計算機網絡互聯組成,是一個世界性的網絡;

(5)采用分組交換技術;

(6)由衆多的路由器、網關連接配接而成;

(7)是一個資訊資源網。

Internet采用了TCP/IP和标志技術解決了龐大數量的終端之間互聯互通。

關聯真題:

系統內建項目管理工程師高頻考點(第三章)

考點15

網絡按照拓撲結構劃分有:總線型結構、環型結構、星型結構、樹型結構和網狀結構。

關聯真題:

系統內建項目管理工程師高頻考點(第三章)

考點16

ISDN是綜合業務資料網的縮寫,建設的宗旨是在傳統的電話線路上傳輸數字資料信号。ISDN通過時分多路複用技術,可以在一條電話線上同時傳輸多路信号。

ISDN可以提供從144Kbps到 30Mbps的傳輸帶寬,但是由于其仍然屬于電話技術的線路交換,租用價格較高,并沒有成為計算機網絡的主要通訊網絡。

關聯真題:

系統內建項目管理工程師高頻考點(第三章)

考點17

網絡存儲結構大緻分為3種:直連式存儲(DAS)、網絡儲存設備(NAS)和存儲網絡(SAN)。

關聯真題:

系統內建項目管理工程師高頻考點(第三章)

考點18

資訊安全的基本要素有:

(1)機密性:確定資訊不暴露給未授權的實體或程序。

(2)完整性:隻有得到允許的人才能修改資料,并且能夠判别出資料是否已被篡改。

(3)可用性:得到授權的實體在需要時可通路資料,即攻擊者不能占用所有的資源而阻礙授權者的工作。

(4)可控性:可以控制授權範圍内的資訊流向及行為方式。

(5)可審查性:對出現的網絡安全問題提供調查的依據和手段。

關聯真題:

系統內建項目管理工程師高頻考點(第三章)

考點19

1、防火牆

防火牆通常被比喻為網絡安全的大門,可以阻止基于P標頭的攻擊和非信任位址的通路。

但傳統防火牆無法阻止和檢測基于資料内容的黑客攻擊和病毒入侵,同時也無法控制内部網絡之間的違規行為。

2、掃描器

掃描器主要用來發現網絡服務、網絡裝置和主機的漏洞。

當然,掃描器無法發現正在進行的入侵行為,而且它還有可能成為攻擊者的工具。

3.防毒軟體

防毒軟體可以檢測、清除各種檔案型病毒、宏病毒和郵件病毒等。

在應對黑客入侵方面,它可以清除特洛伊木馬和蠕蟲等病毒程式,但對于基于網絡的攻擊行為(如掃描、針對漏洞的攻擊)卻無能為力。

4.安全審計系統

安全審計系統通過獨立的、對網絡行為和主機操作提供全面與忠實的記錄

即使存在冠以審計名義的産品,也更多的是從事入侵檢測的工作。

關聯真題:

考點20

雲計算的特點:

(1)超大規模

(2)虛拟化

(3)高可靠性

(4)通用性

(5)高可擴充性

(6)按需服務

(7)極其廉價

(8)潛在的危險性

關聯真題:

系統內建項目管理工程師高頻考點(第三章)

考點21

雲計算的架構:

(1)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

指消費者通過Internet可以從雲計算中心獲得完善的計算機基礎設施服務,例如虛拟主機、存儲服務等,典型廠家有Amazon、阿裡雲等。IaaS 就相當于計算機的主機等硬體。

(2)平台即服務(PaaS)

指為雲計算上各種應用軟體提供服務的平台應用,其作用類似于個人計算機的作業系統,典型廠家有GoogleApp Engine、Microsoft Azure、阿裡 Aliyun Cloud Enginee、百度Baidu App Enginee等。

(3)軟體即服務(SaaS)

是一種通過Internet 提供軟體的模式,使用者無需購買軟體,而是向提供商租用基于Web 的軟體,來管理企業經營活動。典型的如國外的Salesforce、國内的淘寶等。

關聯真題:

系統內建項目管理工程師高頻考點(第三章)

考點22

物聯網從架構上面可以分為感覺層、網絡層和應用層。

感覺層的技術主要包括:産品和傳感器(條碼、RFID、傳感器等〉自動識别技術,無線傳輸技術,自組織組網技術和中間件技術。

關聯真題:

系統內建項目管理工程師高頻考點(第三章)

考點23

物聯網概念的3個方面如下。

(1)物:客觀世界的物品,主要包括人、商品、地理環境等。

(2)聯:通過網際網路、通信網、電視網以及傳感網等實作網絡互聯。

(3)網:首先,應和通訊媒體無關,有線無線都可。其次,應和通信拓撲結構無關,總線、星型均可。最後,隻要能達到資料傳輸的目的即可。

關聯真題:

系統內建項目管理工程師高頻考點(第三章)

考點24

移動網際網路的關鍵技術包括架構技術SOA、頁面展示技術Web2.0和HTML5 以及主流開發平台Android、iOS和 Windows Phone.W

Web Service是目前實作SOA的主要技術,是一個平台獨立的,低耦合的。

HTML 5相對于HTML4是一個劃時代的改變,新增了很多特性,其中重要的特性包括:

(1)支援webGL、拖曳、離線應用和桌面提醒,大大增強了浏覽器的使用者使用體驗。·(2)支援地理位置定位,更适合移動應用的開發。

(3)支援浏覽器頁面端的本地儲存與本地資料庫,加快了頁面的反應。

(4)使用語義化标簽,标簽結構更清晰,且利于SEO。

(5)擺脫對Flash 等插件的依賴,使用浏覽器的原生接口。

(6)使用CSS3,減少頁面對圖檔的使用。

(7)相容手機、平闆電腦等不同尺寸,不同浏覽器的浏覽。

關聯真題:

系統內建項目管理工程師高頻考點(第三章)

考點25

大資料所涉及的技術主要包括資料采集、資料存儲、資料管理、資料分析與挖掘四個環節。

在資料采集階段主要使用的技術是資料抽取工具ETL。

Hadoop 分布式檔案系統(HDFS)是适合運作在通用硬體上的分布式檔案系統。

HBase是一個分布式的、面向列的開源資料庫,HBase 不同于一般的關系資料庫,它是一個适合于非結構化資料存儲的資料庫。

MapReduce是一種程式設計模型,用于大規模資料集(大于1TB)的并行運算。

Chukwa是一個開源的用于監控大型分布式系統的資料收集系統。Chukwa還包含了一個強大而靈活的工具集,可用于展示、監控和分析已收集的資料。

關聯真題:

系統內建項目管理工程師高頻考點(第三章)

更多考點資訊,請關注小程式 “系統內建項目管理工程師高頻考點 ”,也可掃一掃下方二維碼關注小程式擷取更豐富的考點資訊。

系統內建項目管理工程師高頻考點(第三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