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産品經理 和 互動設計師,到底差別在哪?

01 .産品經理

我們都說産品經理要懂技術,其實最早來源于國外對産品經理的要求,美國矽谷的網際網路公司都是以技術驅動的,他們更像是科技公司

而在國内,我們的産品都是以【商業模式】為驅動的:

某寶 和 某東都是電商,但他們一個是平台,一個是自營運,他們有不同的盈利方式,這就是商業模式的差別

同樣還有蘇甯、拼多多、小紅書、網易嚴選 等各個電商平台,他們針對不同的使用者,使用不同的商業模式,是以能夠占領一部分市場

我們國内的産品經理,更重要的是這這些商業模式中找到能夠賺錢的【玩法】,結合市場情況、産品情況、使用者情況,給出相應的産品政策

一個産品會經曆不同時期,每一個時期都有不同的玩法

産品經理 和 互動設計師,到底差別在哪?

比如探索期的時候,你需要把産品抛向市場,分析使用者的回報

等到了發展期,你會開始打廣告,擴充商品管道、進貨管道,是以在産品中需要對接更多的功能,增加更多的誘惑以及玩法,吸引使用者并提高轉化率,還要打通公衆号、小程式等

不管是什麼時期,其本質都是要滿足【商業目标】,把目标産品化,具體方法是:

産品經理 和 互動設計師,到底差別在哪?

産品經理這個崗位的門檻很低,大部分人隻會畫原型圖就能當産品經理,他們的工作無非就是抄襲競品,或者完成上司的需求

而真正的産品經理是能夠通過【挖掘到】産品的商業價值,也就是怎麼賺錢,是以被視為最接近CEO的角色

02 .互動設計

大部分人對互動設計師還隻是片面的一些了解,大概關鍵詞就是:

  • 使用者體驗
  • 界面設計
  • APP設計

相對了解一點的人會知道,我們是做【流程優化】、【布局優化】、【細節優化】

并且看起來和産品經理的工作有一些沖突

産品經理 和 互動設計師,到底差別在哪?

我們确實都是在做同一款産品,但實際上我們看待産品的角度是不同的,

上面已經說過了,産品經理帶來的是【商業價值】,而互動設計師帶來的,是【使用者價值】

什麼是使用者價值?

比如你想訂一家民宿,那麼在你決定付款之前,你會考慮

  • 安全問題
  • 衛生問題
  • 位置問題
  • 每晚價格
  • 配套設施
  • ...

而我們創造的使用者價值,就是解決他在這些場景下的疑慮、思考,

這些利益并沒有商業價值,但在特定的場景下,這些資訊對使用者來說非常重要,滿足了使用者心裡的預期,解決了他擔心的問題,是以他才最終付了款

是以使用者體驗并不僅僅是減少使用者點選次數,更多是要考慮使用者使用場景中會産生的問題,避免使用者産生疑慮、焦躁、困惑等情況,幫助使用者更好的完成任務

我曾經一度把使用者體驗作為最高宗旨來設計産品,但有時我們要為了一些商業利益而放棄使用者體驗

作為互動設計師,我們真正要做的,是在【商業價值】和【使用者價值】之間尋找平衡點,

而不是一味的替使用者體驗代言,我們自己本身就不是使用者,是以根本談不上代言

最後簡單總結兩句:

  1. 産品經理:考慮商業價值,負責産品從需求到落地的全部環節
  2. 互動設計:尋找商業價值與使用者體驗之間的平衡點,輸出最終的産品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