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産品經理七個局——破局之術

  (速途網專欄 作者:顧鵬)——我們已經一起讨論了,關于産品的道、學習的道、産品經理的道。凡事以道推之才是安身立命之本,宏圖大志之始。上次給大家分享小野二郎的壽司之道,我們20号分享會,24号奧巴馬就跑去日本到小野二郎的店吃了一次壽司,這說明了什麼,美國的确在監聽中國嗎。當然這隻是我的臆想。

  事後無論是網上還是一些外國官媒,都分分報道奧巴馬抱怨壽司很難吃。其實這倒是告訴了我們做産品的人一個重要的道理,再好的産品都被使用者選擇的,抛開産品屬性去選擇使用者,後果很難堪啊。

  盡管做事的道是方向,但如何實作卻靠的是術。是以今天跟大家一起分享的就是産品經理經常遇到的一些問題,和我們應對之術。

  什麼是術

  既然我們讨論破局之術,那第一個問題我們就是當然要先搞明白什麼是術,

  繁體的術,是一個行中間加了術,起初的解釋就路徑、街道、道路的意思,後延展為方式、方法。我小時候其實是個動手能力非常強的小孩,聽說一條蚯蚓如果從中間切開的話,就能變成兩條,當時感覺很神奇,于是就找了來實驗,結果做了兩次都失敗了,就跑去跟說的時候,我才知道其實是要橫着切。

  是以方法錯了,亦然不會得到你期望的結果。

  什麼是局

  中國人一生就是被各式各樣的局所組成的;局已經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了,經常聽到的有:酒局、飯局、牌局、做局、開局、賭局,找人辦事,好事叫組個局,壞事叫設個局,做的好了叫做好的開局,讓誰來叫入局,讓誰滾叫踢出局,中間有人瞎鬧,叫攪局,無論最後的是和局、平局、死局,都歸結成一個詞兒叫:結局。

  我們發現離不開這些局的時候,我們就的學習學習, 穩局之策、控局之道、扭局之技、攪局之妙、收局之訓等等

  首先要先解決一個問題就的先學會分析一個問題,本着這個邏輯,我個人認為構成一局要有三個基本要素:人、事、環境。隻要任何一個參數發生改變整個就變成了一個新局,顯然産品經理是一個公司裡接觸人最多的一個崗位,是以我們可以認為一個公司内産品經理是面對各種局最多的角色,那麼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以産品經理通常會遇到的一些局和應對之術。

  殘局

  當然你步入一個新環境時,或者接手一個新的工作時,多數你面臨的都是一個殘局,這種情況每個人都會遇到,比如你新入職一家公司、或者接手一個别人遺留的項目,今天我們主要讨論的是這種境遇下的應對,是以今天暫時不讨論其成因和非殘局的情況。

  第一個講一個我的親身經曆,當年我剛去搜狐的時候,本來說好隻負責一個項目,但去了之後3、4個項目都同時放我這邊,說實的确有點措手不及的感覺,沒辦法為了混下去也隻好硬着頭皮上啊,然後大概用了一周的時候,先了解了一下這幾個項目的來龍去脈,發現有一個項目是Charles比較關注的,是以事情就變得簡單,我認為搞定張朝陽比搞定其他人更有價值,是以把盡力全部放在這個項目中,因為抓住了這個項目,反而成了手中的法寶,為接手其他項目赢得了時間,才平穩的穩住了局面。當然如果我去選一個我更擅長的去做也沒錯,但如果你認為要把所有問題都同時扛起來,那估計要麼就是你能力超強,要麼就是離滾球球不遠了。

  當産品經理遇到這種殘局的時候,其實要做的就是找到焦點,解決第一個問題。

  關于這種殘局,喬老爺子也給我提供了一個經典的案例,蘋果公司其實并不是一直都這麼牛逼,尤其是在喬布斯被放逐的十年間,公司每況日下,直到1996年12月17日“蘋果收購Next,喬布斯重回蘋果”才第二次喚醒了這個偉大的公司。(關于喬布斯被放逐其實也是個比較有趣的話題,以後我們在做讨論。)

  面對衰落的蘋果,喬布斯說:“公司根本沒有焦點,每一個小組都在做一些同樣的事情”,“如果蘋果公司要生存下去的話,我們就一定要砍掉更多的項目,我們要有焦點,做我們擅長的事情。”為此,喬布斯取消了數百個軟體項目以及絕大部分硬體項目,包括顯示器、列印機以及最具争議性的Newton掌上電腦項目。當年的喬老爺子就意識到為大衆消費者以及富有創造力的專業人士制造易于使用的電腦。才能為消費者創造最大化價值、最優化體驗,

  1997年蘋果推出iMac,創新的外殼顔色透明設計使得産品大賣,并讓蘋果度過财政危機。進而走向成功。

  困局

  其實這是産品經理最經常遇到的一個問題,老闆過于關注你的産品,結果就變成天天問進度,處處瞎指揮;而且在網際網路行業裡有一個“自然定律”:隻要公司老大關注的項目多一半都很難做成,搜狐的我就不講了;講講我們大家都有目共睹的,當年新浪微網誌火了,各大門戶也紛紛加入戰局,騰訊小馬哥宣布,微網誌是戰略級産品,到處拉攏各路大V使用者,但看看今天呢,不僅沒超過新浪微網誌吧,被自己的微信搞的半死不活的。反而微信則是當年并不受關注的一個小項目衍生而來。就像我們講的這種是在網際網路圈子裡天天都在發生,小馬哥如此,老馬也沒逃脫這個魔咒。當年阿裡跟雅虎合作,馬雲十分重視,甚至親自參與雅虎中國首頁的顔色、樣式的設計,結果雅虎中國很快就折了,而且這類事馬雲好像還不值一次的幹過,還有個叫口碑網的馬雲也跟着一起玩了一次,結果顯而易見。

  面對這種狀況産品經理該怎麼辦,如果是大老闆的想法還好,起碼不會讓你背黑鍋,但如果是下面那個副總、總監之流的人多半産品經理就要成為人家的擋箭牌了。其實遇到這個時候,産品經理首先要搞清楚的是你老闆要的是什麼,找他的到核心需求點,比如:有些總監們關注的項目并不是品質而是時間點,因為他也的寫周報啊~~呵呵!或者他讓你該這個該那個,其實目的無非是提高轉化率而已,你完全可以邊聽邊扔,隻要最終把轉化率搞上去就ok了。而且這個時候也很有可能是由于你經驗和能力的不足,是以把你認同的部分做好,把不認同的部分再多去學習、研究、分析,就算想不通就要坦誠的講出來,有時候人學要敢于承認不足的時候,才是你能夠成長的時候。

  當然,也的确有自己腦子就亂,然後還瞎指揮,出了事又拿你去頂雷的上司,這時候我隻能說恭喜你,你可以認清楚這貨了,早一天離開,對你未嘗不是件好事。

  僵局

  僵局往往不是因為你做錯了什麼,而是因為很多因素發送了改變,你卻沒有做好相應的應對。最近很多網際網路公司出事的新聞,其中飯統網還真的讓我感覺挺可惜,難道真的是幫飯統做的網站麼?可惜之餘又看到不少評論,才知道什麼是世态炎涼啊,這些所謂的評論家們開始各種吹牛逼了,又分析内部、又分析外部的,大家這麼會分析,你早幹嘛去了,自己沒幹出個子午卯酉來,天天瞎評論,就這點上我個人真的比較欣賞老羅,起碼錘子手機證明老羅不僅靠最也能做出來真正的東西,(當然關于錘子手機我個人是有保留意見,以後慢慢跟大家分享)不扯遠了,回來講飯統網。它的問題其實在前兩三年的時候,有一次我去江邊城外,結果飯統網訂座位隻保折不保位,而且能拿到同等折扣的不僅飯統網,比如招行信用卡都一樣折扣,是以慢慢我開始不用飯統網了,後來在發現江邊城外已經開始自我營銷取消了所有的這些引流。慢慢随着無線網際網路發展,飯統依然沒有什麼大動作,其實走到今天隻是早晚的問題。

  如果你在做一家企業,或者做一款産品,遇到這個問題,你該怎麼辦?

  其實老祖宗們早就告訴過我們:窮則思變,變則通,通則久。

  就是因為内部、外部一些參數發生變化,我們就的順應改變選擇改變,用今天一句流行的話講要有網際網路的思維,重新審視一下你的目标使用者,看看使用者發生了什麼改變,被什麼改變了,之後再做你産品的變。

  死局

  僵局不去應對最後一定是死局。很多死局究其根源就是當事者太過執拗,可能你什麼都沒做錯,就是你的偏執和執着把你自己框進了一個死局中。

  講一個NikeFree的故事

  美國人都喜歡跑步大家知道吧,以前有一個美國幹了十幾年回來的同僚跟我講,跑步運動其實美國人生活的一部份,聽說還有個紀錄片叫《阿甘正傳》,嘿嘿。

  2013年美國人口總數(3.1525億)2013年美國參與人數1.426億人,45.23%的運動人口,其中跑步最受歡迎,大約30%(29.3%)

  2012年中國人口總數(13.5405億),煙民(3.5億人)25.85%

  這相當于你在中國沒看到一個在人群裡抽煙的人,用一個乾坤大挪移變成美國的好,這時可能是有兩個人在人群中在跑步運動。想想這場景,順便說一句生活方式的不同絕對會導緻生活品質的不同。(關于霧霾的事暫時不讨論)

  美國人跑步人口衆多,随之也帶來了另一問題,就是跑步損失頻頻發生,多數跑步的人會患一種叫足底肌腱炎的病。Nike公司就一直想做一款能夠更好保護腳部不受損傷的鞋。但無論怎麼做防護保護,從來都沒有降低過足底肌腱炎的發病率,這也是整個跑鞋行業大家都心知肚明的秘密。

  後面Nike公司發現很多赤足跑步的人受傷幾率很小,是以提出了一個理論,鞋子保護功能越強,反而讓腳變的越脆弱,由于鞋子的保護,腳部肌肉就沒必要發揮作用,久而久之提供自然穩定性的微小肌肉漸漸萎縮,反而使得腳步更容易受傷。基于這個理論,Nike公司生産了一種簡單的鞋子,隻保護腳不受外來磨損和撕裂,讓腳自由的發揮它應有的功能,NikeFree誕生了。Free系列有1-10區分,數字越小越接近赤足

  我是想通過這個故事,告訴那些愛鑽牛角尖的産品達人們,時常回到出發的原點,想想你最開始出發的目的,不用非要執着與某一條路,老祖宗還給我們留下過一個成語叫殊途同歸。

  亂局

  一說到亂局,大家可能還都記憶猶新的就是前兩年的百團大戰,的确在中國這片神奇的土地上什麼神奇的事都會發生,我觀察到了一個現象,或者說這是中發展中不争的事實,在國外網際網路公司中facebook隻有一個,tiwwer隻有一個,google隻有一個,可在我們這,門戶就搞了四個,微網誌新浪有、搜狐有、騰訊有、網易也有,百度抄人家google,搜狗、搜搜又抄百度,我的意思不是不可以有相似的産品,但我不能想象所有的産品都張一個德行,這就是中國的C2C(copy to china)模式,一個Groupon出來了,馬上就有了美團、糯米、拉手、24團,雖然那年大大推進了産品經理的需求量,但也大大的拉低了産品經理的整體素質,當年留下來的産品經理三寶:山寨、改版、再推倒。那個時候做産品根本就沒誰去研究使用者研究商家,研究産品價值,反而是擡頭看看競品,人家怎麼做我們抄就ok了,結果到了今天,還有幾個團購網站了?這也是我們身邊活生生的案例。

  遇到這種亂局,做為一個産品經理越該想清楚為什麼做,為誰做的問題。為什麼做,為什麼不做;其實就我個人而已,還是很認同團購的模式,前期剛剛進入中國的确幫助線下企業做了很多引流工作,但走到今天還是那套更新過的畫餅思維,連買房都開始有團購的時候,我就知道這幫貨已經在開始忽悠使用者,而不是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服務與更大的價值。

  團購盛行的中後期有一種現象,很多餐飲行業,針對團購使用者開始有差異化服務的,這嚴重影響了消費使用者的感受,但回過頭來想想,團購網靠的是犧牲商家的利益來吸引使用者,而且消費使用者來了之後有商家不僅要提供服務,還有把這極低的利潤再配置設定給團購網站一部份,這個時候他們怎可能會滿臉堆笑的去為你服務呢。這個買賣中間是有人流血的,這種靠流血的方式顯然是做不久的。當商家已經不再為引流買單的時候,團購網站真的可以考慮如果講使用者變成重複消費者,能夠增加使用者二次消費其實比單純的給商家引流的價值更大。

  而且如果從剛才分析問題的角度,我們還會發現有一類産品或服務商家再提供給一個人和一百個人沒有差別的時候,團購還是具有相當的生命力,比如團購電影票,團購網犧牲掉一部份院線的利潤,給院線帶來更多的流量;或者換個角度話描述就是院線以更便宜的價格找團購網點把剩下的座位賣掉,這對商家絕非不是件好事。是以真正的産品經理要是去做團購,更多的時候要分析和研究你的使用者,這裡包括兩個,一個是直接消費的使用者,一個是給你提供資源的商家使用者。

  所有在亂局中,隻有找準你自己的方向,有所為,有所不為才可能走的更遠些。

  對局

  關于産品與技術、設計直接的段子曆來就不少;

  産品經理被綁,蒙眼,驚問:“想幹什麼?”,對方不語,鞭笞之,産品經理求饒:“别打,要錢?”,又一鞭,“十萬夠不?”,又一鞭,“一百萬?”,又一鞭。産品經理崩潰:“你們TMD到底要啥?”“要什麼?我幫你做項目、搞設計,寫代碼的時候也很想知道你TMD到底想要啥!”

  這些聽起來挺好玩的段子,其實就是每一個産品經理親身走過的日子。出現這種對立局面原因很多,但也很好了解,這就是人性中過于自我那部分原因導緻,

  技術輕狂,老認為技術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源(這點,在百度幹過的産品應該深有體會)

  設計孤傲,認為别人都是普通青年,産品經理都是二逼青年,隻有設計才是一個産品的靈魂(我發現老羅有這方面的傾向)

  産品裝逼,多數産品的人都誤以為是産品的親爹,其他人隻是奶媽,說話做事總是一副上司群雄的姿态。當然還有營運、市場、銷售等等很多,我們不一一列舉。

  其實這都是片面的,一個好的産品,是一個整體決定的并不是某個局部決定的,如果把産品比作小孩,你的老闆才是孩子的親爹,公司才是産品的親媽。産品經理們你們頂多算個小保姆,是以隻有大家同心協力把産品做好,你小保姆的地位才可能做的長。

  隻有在這個時候産品經理的協調溝通能力才是最大的展現。36Kr上有個女PM寫過一篇文章,其中也有她如何應對研發的一下政策,比如請研發吃吃飯、講講黃段子,再時不常來個低胸、黑絲之類。我認為肯定有用。個人不反對,但也不贊同。因為這種方式時間久了可能會産生一種自我沖突和對壓力過于敏感的問題。

  其實溝通這事還是要從内而外的,口乃心之門戶;學會換位思考問題,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無所不出,無所不入,無所不可。可以說人,可以說家,可以說國,可以說天下。如果隻是從自己角度出發看問題,就如同一個瘦子永遠體會不到胖子站在秤上時的有憂傷,那個胖子也永遠不能了解這個瘦子被推倒時的凄涼。

  說通俗點,既然我們都是同舟共濟,多站在别人的角度,用别人能聽懂、喜歡聽的方式溝通才能走的更遠。再通俗一點就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到哪山唱哪歌,過哪河脫哪鞋

  賭局

  其實人生就是一場大的賭局,無論我們做任何事,其實其中都有賭博的心态在其中,或者換一個好聽的說法,因為我們還抱有理想,是以才拿青春賭明天。

  我前一陣子在一個朋友公司做咨詢和顧問,他們之前是做增值業務,由于種種原因吧,我們不詳細講了,公司不得不被迫轉型,先花了3、4月的時候做了一款基于微信平台的産品,剛做完,沒上市就頹了,又要做房地産行業APP應用。顯然這肯定是個負面教材。

  其實賭不可怕,賭輸了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為什麼賭,也不知道為什麼輸;如果有時候我們不得不堵的時候,我到認為把一場大的賭博拆分成若幹小的賭局,即便輸掉一兩場局部戰地,起碼給了你調整的空間,不至于馬上輸掉整個戰争。正所謂,小賭怡情,大賭傷身。

  1987年11月12日肯德基在北京開了第一家店,對一個剛剛開放的神秘之地,肯德基不可謂不是在賭博,是以他們進駐中國的政策很簡單,就是我們做産品都知道的叫小步快跑,在中國開的第一家店,最初隻有原味雞、雞汁洋芋泥、菜絲沙拉、面包、可樂、七喜、美年達、啤酒等8種産品

  1992年11家,到1995年50家。2000年突破400家,如今發展到5315家遍布全國五六百個城市鄉鎮,是以再去看什麼網際網路精益創業、四步創業法、微創新、靈活開發、快速疊代其實都弱爆了。而且是完爆。人家傳統行業的人早就是這麼玩的人家玩了這麼多年,今天網際網路發展了,,就套個什麼網際網路思維,欺世盜名啊!

  而且不光是傳統行業,其實中國人的儒家思路裡就有這種思想,南宋朱熹批論語時,裡就講“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循序而漸進。“學習如此,做事亦如此。

  目标拆分、細化,在你能承受的範圍内不斷跟進時局調整賭注多少,或許不一定讓你赢的最多,但不至于馬上輸光了出局。馬雲講今天很殘酷、明天很殘酷、後天很美好,是以凡事活着都是永恒的第一原則。

  如何修煉你的術

  其實講了這麼多,不是想給大家什麼可借鑒的經驗,而是希望給大家帶去的啟示與思考,在術的問題上永遠沒有那個是最好、最壞的差別,今天我回想之前工作中的點點滴滴是,我始終認為如果現在去做我會有更好的方式把他做好,顯然我回不到從前了,但如果沒有之前做過的這些事,也不會有我今天的這些認識,修煉之法便是實踐;

  就是要敢于嘗試,敢于去按照你的想法去做事;正所謂知難行易,好多事,靠想是永遠想不通的。

  結束

  希望大家在産品這條路上能夠找到自己,跟随這自己的想法去努力、去實踐、去赢得屬于自己的天空,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随。

  自信源于實力,信任來自成績。打鐵還需自身硬。

本文轉自:http://www.sootoo.com/content/496291.shtml?utm_source=tuic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