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安三萬裡》歪曲曆史?高适沒有救過李白,程公公實則一大奸宦

《長安三萬裡》歪曲曆史?高适沒有救過李白,程公公實則一大奸宦

本文作者:李嘯天

《長安三萬裡》正在上映,對于喜歡傳統文化的人來說,值得一看。

《長安三萬裡》歪曲曆史?高适沒有救過李白,程公公實則一大奸宦
《長安三萬裡》歪曲曆史?高适沒有救過李白,程公公實則一大奸宦

但對于唐詩迷來說,卻喜歡不起來這部影片,因為它歪曲了好多曆史。最典型的是黑化了李白,将李白塑造成了一個誇誇其談,言而無信,自視甚高的浪子,實在與大衆心目中的李白吻合不上。

這裡,要說的片中有重要意義的一位人物,就是程監軍、程公公、程元振。這三個名字其實是同一個人,他片中那個大敵目前前來審查高适的朝廷命官。

按《長安三萬裡》裡的說法,程公公是來調查高适有無對李白徇私舞弊,是否包庇了他。如果是,那麼朝廷将饒不了高适。

然後,影片通過高适之口,通過他對程公公的講述,才将波瀾壯闊的大唐畫卷徐徐展來。這也是影片的主線。

《長安三萬裡》歪曲曆史?高适沒有救過李白,程公公實則一大奸宦

最後,程公公明知道高适包庇了李白,救助了李白,但他依舊與高适站在了一起,與他并肩作戰,取得了雲山大捷,打退了吐蕃對于唐王朝的進攻。

影片将程公公塑造成了一個一臉正氣、通情達理、明辨是非的好人。也是通過他,洗清了背在高适身上的冤屈。

片中,程元振還自稱是高力士的弟子,為了給因流放而死的高力士報仇,手刃了另一大宦官李輔國,而且還對李白極為佩服,高聲吟唱《早發白帝城》。

我的個乖乖!

這裡要說的是,以上全部不符合史實,是《長安三萬裡》裡的胡編亂造。

其一,高适壓根就沒搭救過李白。即便在李白向他寫了求救詩《送張秀才谒高中丞》,托秀才張孟熊送給高适,依舊是不理不睬,任憑李白死活。因為陣營不同,高适是太子李亨這方面的将軍,而李白是永王李璘方面最有名望的文人。高适就負責鎮壓永王李璘叛亂的,基本上等于是高适親自抓了李白。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他怎麼可能會私下放了李白。隻有殺了李白,才能證明自己。最後,還是靠郭子儀的仗義執言,詩仙方才免得一死,被流放夜郎。

《長安三萬裡》歪曲曆史?高适沒有救過李白,程公公實則一大奸宦

其二,時間也對不上。在郭子儀的求情下,即位的肅宗饒了李白一名。并于至德二年(757年)被判流放長安三千裡之外的夜郎,永生不得離開。但是李白在夜郎隻待了兩年多。因為759年,關中大旱,為救災計,朝廷宣布大赦,全球罪犯死罪改為流放,流放完全赦免。

李白就在流放改赦免之列,重獲自由。在乘船離開夜郎時,李白高興地下了《早發白帝城》,成為千古名詩,寫詩的時間是759年(乾元二年)。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李白離開夜郎,回到中原後,先是到了江夏,然後又到了金陵,在兩地之間奔波遊玩,過了兩年安逸的時間。761年(上元二年),60歲的李白生了一場大病,變得一貧如洗。病愈後就去了當塗,投奔族叔李陽冰。第二年,61歲的李白病逝。

而高适遷任劍南節度使,負責抵擋吐蕃對大唐西南方向的進攻時,時間是唐朝代宗廣德元年(763年)二月。那個時候,李白已經去世一年多了。而且,詩仙遭遇大赦都已經過去4年多了。

《長安三萬裡》歪曲曆史?高适沒有救過李白,程公公實則一大奸宦

程公公還專門因為李白的事來找高适?《長安三萬裡》的編劇及導演想多了。

其三,高适在雲山城不僅沒打赢,還力主放棄蜀地。《長安三萬裡》中,程公公最後相信了高适,然後與高适聯手,反攻雲山城,一舉打敗了吐蕃,挽救了大唐。

啊,呸!

話說高适在鎮壓了永王李璘之後,得到重用,先是出任彭州刺史,後又改任蜀州刺史。因為安史之亂,朝廷将戍守西部及西南的精銳大批調往内地平叛,吐蕃趁火打劫蠶食大唐國土。西川不僅要為國家輸送大量财富,同時還要參與戍守西川和吐蕃邊界的城堡。

對了,高适就任蜀州刺史的時間是760年,他去了蜀地之時,李白已經提前一年得到大赦了,兩個人并沒有碰面。不過,杜甫倒是在成都,兩個人見過面,還有交往,高适還資助了貧困的杜甫。

廣德元年(763年)二月,高适從刺史升任為遷任劍南節度使。全面負責對抗吐蕃的重任。

《長安三萬裡》歪曲曆史?高适沒有救過李白,程公公實則一大奸宦
《長安三萬裡》歪曲曆史?高适沒有救過李白,程公公實則一大奸宦

但是,高适是如何應對的呢?

且看《舊唐書·高适傳》原文:

未幾,蜀中亂,出為蜀州刺史,劍南自玄宗還京後,于梓、益二州各置一節度,吏制繁冗,百姓勞敝,适論之曰:“蜀地位在邈遠,垂于險絕,以國家言之,不足以厄其勢。奈何以險阻彈丸之地,而困全蜀太平之人哉?”

翻譯:

不久,蜀中動亂,高适出京做蜀州刺史,劍南自從玄宗回京後,在梓、益二州各置一節度,吏制繁冗,百姓疲敝,高适論及這種情況時說:“蜀地位置偏遠,靠近險要之地,從國家角度說,不可以用它來遏制敵人的勢力,為什麼要用很險要的彈丸小地,使整個蜀地的太平百姓受到困擾呢?”

他啥意思?他說蜀地偏遠,對整個大唐來說,無關緊要,直接放棄了吧。

結果,廣德元年(763年)十二月,吐蕃大軍來犯,“陷松、維、保三州及雲山新築二城,西川節度使高适不能救,于是劍南西山諸州亦入于吐蕃矣。”

也就是說,由于高适的消極防守,被吐蕃輕松接管了進入西川的關鍵要害部位,三州二城拱手讓人,從此大唐的西川變得無險可守。

此時新登基的唐代宗實在看不下去了,立即派嚴武代替高适擔任劍南西川節度使。

《長安三萬裡》歪曲曆史?高适沒有救過李白,程公公實則一大奸宦

這嚴武也曾随玄宗入蜀,雖然比高适年輕20多歲,但風格幹練,很快訓練出一支精銳部隊,“破吐蕃七萬”,拿下了當狗城、鹽川城。後來又多次擊破吐蕃,拓地數百裡,功封鄭國公。

對了,在照顧杜甫上,嚴武接過了高适的大旗,甚至做的比高适更好,與杜甫建立了很好的朋友關系。

看吧,高适在把守西南時,不僅無功,還犯了大錯,後來就轉任閑職,被邊緣化了。

《長安三萬裡》言之鑿鑿地講雲山城大捷,都是高适的功勞,被嚴武摘了果子,真的瞎扯。

其四,程公公實際上是招引吐蕃攻入大唐的元兇。片中程公公與高适聯手,獲得了雲山城大捷,大敗吐蕃,建立了功勳。長安那邊,郭子儀穩定了局勢,西南這邊高适與程公公聯手,共同挽救了大唐。

實際上,《長安三萬裡》的這段劇情是完全的胡扯。這個程公公,不僅沒有打敗過吐蕃,反倒是吐蕃攻陷長安的罪魁禍首。

《長安三萬裡》歪曲曆史?高适沒有救過李白,程公公實則一大奸宦

程公公,大名叫程元振,是高力士倒下之後新崛起的一位唐朝宦官。

打敗永王李璘的太子李亨即位成了肅宗皇帝。不過,肅宗身體不好,隻幹了6年皇帝(756年-762年在位),就病死了。

唐朝皇帝喜歡重用太監,唐玄宗時重用高力士。肅宗上位後,先是重用太監魚朝恩,後來又重用李輔國、程元振。在肅宗晚年身體病重,不能理政時,他的張皇後想要學習武則天,打算掌握政權,甚至謀劃廢太子李豫、改立越王李系。結果,程元振得知消息後,立即擁立太子,抓捕了張皇後及越王李系。兵變當夜,恰好肅宗病死。太子李豫即位,是為代宗。

代宗即位後,重用擁立有功的李輔國、程元振。程元振官拜右監門将軍,知内侍省事,掌管了皇宮大權。不久,又讓他擔任元帥行軍司馬,加鎮軍大将軍 、右監門衛大将軍,封保宣縣侯,統領禁軍。九月,再遷骠騎大将軍,進封邠國公,權勢顯赫。

程元振拿到的是軍權,李輔國拿到的則是行政權力,被晉為尚父、司空兼中書令,從此居功自傲,狂妄跋扈。但代宗迅速就對李輔國不滿,然後找機會殺了他。《長安三萬裡》裡程元振說是他殺了李輔國,怎麼可能,他倆可是唇寒齒亡的關系。當然,在權力上,李輔國新死後,權力大部分都轉移到了程元振頭上,讓他的權勢更是膨脹百倍。

《長安三萬裡》歪曲曆史?高适沒有救過李白,程公公實則一大奸宦
《長安三萬裡》歪曲曆史?高适沒有救過李白,程公公實則一大奸宦

廣德元年(763年)九月,也就是代宗即位的第二年,吐蕃再次大舉東進,邊将向朝廷告急,軍情像雪片一樣傳到京城。結果,都傳到了程元振手裡,程元振居然把軍情當兒戲,為了讨好皇帝,一次次把十萬火急的軍情都給壓了下來。

到了十月,吐蕃、黨項出兵東侵,一直打到關中西部的武功、乾縣一帶,吐蕃攻打泾州,當地刺史獻城之後,又成了吐蕃的向導。當這群人浩浩蕩蕩地過了邠州的時候,唐代宗才剛知道吐蕃原來入寇了,而且“一步到位”,已經到了邠州,直指長安。

代宗李豫吓壞了,趕緊下诏調兵。結果,各地節度使、将軍因為不滿代宗寵信程元振,無人應命出兵勤王,緻使吐蕃軍攻下長安,唐代宗星夜倉惶出逃陝州。程元振終于被辭官。

吐蕃拿下長安之後,擁立唐宗室廣武王李承宏立為皇帝,作為自己的統治工具。代宗李豫一看這不是事,趕緊啟用了退休狀态的郭子儀為副元帥(雍王李适為挂名元帥),迎擊吐蕃。郭子儀積極組織兵力反擊吐番,建立功勳,成為一代名将。

《長安三萬裡》歪曲曆史?高适沒有救過李白,程公公實則一大奸宦

看了沒,時間再次對不上。763年吐蕃進攻長安,10月份攻陷長安。郭子儀的厲害之處,在于他隻用了一個月于11月就收複了長安。而吐蕃進攻高适把守的松、維、保三州及雲山時,時間是763年12月。高适不能救,是說高适壓根來不及救援,壓根就沒有參與前線的戰争。

至于程公公,在代宗出逃時,就在群臣的彈劾下,被貶為平民。哪裡還有空閑跑去西川監軍高适呢?既沒這個權力了,也沒有這個動力了。

次年,程元振被唐代宗流放溱州,路上被人殺死。

《長安三萬裡》大大拔高了高适、程元振、哥舒翰等人,而矮化了李白、杜甫、郭子儀等,實不足為訓。

下篇預告:高适可不是哥舒翰帳下無名小卒,哥舒投降安祿山怎麼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