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作為筆記記錄,B站視訊連結,若有錯誤請指出,謝謝
基本概念
演變過程

I/O系統基本組成
I/O軟體
包括驅動程式、使用者程式、管理程式、更新更新檔等
下面的兩種方式是用來實作CPU和I/O裝置的資訊交換的
I/O指令
CPU指令的一部分,由操作碼,指令碼,裝置碼
操作碼:識别I/O指令
指令碼:做什麼操作
裝置碼:對那個裝置進行操作
通道指令
通道自身的指令,它是放在主存中的
指出資料的首位址、傳送字數、操作指令,由CPU執行啟動I/O裝置的指令,由通道代替CPU對I/O裝置進行管理
I/O硬體
包括外部裝置(包括裝置控制器,機、電、光、磁部分)、裝置控制器和接口、I/O總線等
外部裝置
輸入裝置
用來向計算機輸入資訊的,就比如鍵盤和滑鼠
鍵盤
就是每按下一個鍵,電路接通,傳入計算機,内部有一個編碼對應表,這個我不是很清楚,我把這裡當作是了解下的
鍵盤輸入資訊可分為3個步驟:
- 哪個鍵被按下了
- 将鍵翻譯成主機能夠接收的編碼
- 将編碼傳送給主機
滑鼠
機械式與光電式,原理就是滑鼠在平面上移動時,底部傳感器把運動的方向和距離檢測出來,進而控制光标做相應運動
輸出裝置
用來将計算機的處理結果以人類能夠識别的方式展現出來,就比如:列印機,顯示器,
顯示器
按照顯示裝置所用的顯示器件分類
-
陰極射線管(CRT)顯示器
特點:可視角度大,無壞點,色彩還原度高,色度均勻,可調節的多分辨率模式,響應時間短
按照顯示資訊内容不同可以分為
字元顯示器
圖形顯示器
圖像顯示器
按照掃描方式不同可分為
光栅掃描顯示器
随機掃描顯示器
-
液晶顯示器(LCD)
特點:體積小,重量輕,省電,無輻射,綠色環保等等
-
LED顯示器
按所顯示的資訊内容分類
- 字元顯示器
- 圖形顯示器
- 圖像顯示器
參數
- 螢幕大小:以對角線的長度來衡量
- 分辨率:螢幕上有多少像素點,以寬,高的像素的乘積表示
- 灰階級:描述像素點的顔色的,灰階級越多,圖像層次越清楚逼真
- 重新整理:由于光點在螢幕上很快就消失,必須在消失之前重新掃描顯示一遍,稱為重新整理
- 重新整理頻率:機關時間内掃描整個螢幕内容的次數,常用的60~120Hz
-
顯示存儲器(VRAM):顯存
VRAM容量:分辨率×灰階級位數
VRAM帶寬:分辨率×灰階級位數×幀頻
列印機
按照印字原理不同可以分為
擊打式列印機:拿色帶與紙向撞擊
優點:裝置成本低,印字品質好
缺點:噪聲大,速度慢
非擊打式列印機:采用實體、化學方法來印刷字元
優點:速度快,噪聲小
缺點:成本高
按照工作方式不同分為:
針式列印機
特點:成本低,列印分辨率和列印速度不夠高
噴墨式列印機
特點:噪聲小,比針式列印機要快,防水差,高品質列印的時候對紙張有要求
雷射列印機
特點:品質高,速度快,噪聲小,處理能力強,成本高,對紙張有要求
外存裝置
除了計算機記憶體及其CPU緩存等以外的存儲器。就比如硬碟,磁盤,CD光牒,CD
磁表面存儲器的優點
存儲容量大,位價格低
記錄媒體可以重複使用
記錄資訊可以長期儲存
非破壞讀出
缺點
存取速度慢
機械結構複雜
對工作環境要求高,搞不好就消磁了,完犢子
磁盤存儲器
組成
存儲區域:由若幹記錄面,每個記錄面劃分為若幹條磁盤,而每條磁道又劃分為若幹個扇區,扇區是磁盤讀寫的最小機關。
磁頭數表明有多少記錄面數
柱面數表明一面有多少磁道
扇區數:每一條磁盤上有多少扇區
磁盤存儲器的構成
磁盤驅動器、磁盤控制器和盤片組成
磁盤驅動器核心部件就是磁頭元件和盤片元件
磁盤控制器是硬碟存儲器和主機的接口
性能名額
-
磁盤容量:能存儲的位元組總數,有非格式化容量和格式化容量之分。
非格式化容量就是指可以利用的磁化單元總數
格式化容量就是按照某種特定的記錄格式所能存儲資訊的總量
-
記錄密度:盤片機關面積上記錄的二進制的資訊量
道密度:磁盤半徑方向機關長度上的磁道數,這個乘以長度得到每個面上的磁道數
位密度:磁道機關長度上能記錄的二進制代碼位數 乘以圓環長度得到二進制代碼位數
面密度:位密度和道密度的乘積
- 平均存取時間=尋道時間(磁頭移動到目的磁道)+旋轉延遲時間(磁頭定位到所在扇區)+傳輸時間(傳輸資料所花費的時間)
- 資料傳輸率:的那位時間内向主機傳送資料的位元組數
磁盤位址![]()
計算機組成原理第七章筆記記錄基本概念外部裝置I/O方式I/O接口中斷系統
硬碟的工作過程
尋址、讀盤、寫盤
另外硬碟的讀寫操作是串行的
RAID(廉價備援磁盤陣列):多個獨立的實體磁盤組成一個獨立的邏輯盤,資料在多個實體盤分割交叉存儲,并行通路,具有更好的存儲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
RAID0:無備援和無校驗的磁盤整列,這個沒有容錯能力,把多個磁盤當成一個磁盤來用
RAID1:鏡像磁盤陣列,就是備援存儲
RAID2:采用糾錯的海明碼的磁盤陣列
RAID3:位交叉奇偶校驗的磁盤陣列
RAID4:塊交叉奇偶校驗的磁盤陣列
RAID5:無獨立校驗的奇偶磁盤整列
CD光牒存儲器
特點:存儲密度高,便攜性好,容量大,成本低,存儲期限長
CD光牒的類型,看到名字知道是幹嘛的就行
CD-ROM:隻讀
CD-R:隻能寫入一次,之後不能修改
CD-RW:可反複讀寫
DVD-ROM:高容量的CD-ROM
固态硬碟
基于閃存的。可靠性高
I/O方式
程式查詢方式
CPU查詢等待并傳輸I/O資料,在此期間,CPU不能做任何事情
程式查詢方式流程圖
計算機組成原理第七章筆記記錄基本概念外部裝置I/O方式I/O接口中斷系統
程式查詢方式接口結構
例題
程式中斷方式
I/O裝置的資料準備好了,和CPU說聲,CPU知道I/O裝置資料準備好了,開始傳送,傳送期間,CPU需要進行中斷服務程式,實作I/O與主機之間的傳送
DMA方式
這種方式進一步的解放了CPU,CPU隻需要處理一下DMA請求,主存和I/O交換資訊時由DMA控制器控制
這個了解一下
DMA控制器
DMA傳送過程
DMA傳送方式
DMA方式的特點
DMA與中斷方式的對比
例題
I/O接口
接口的功能
I/O接口的基本結構
接口與端口的差別
I/O接口及其編址
I/O接口的類型
按資料傳送方式(外設與接口)可分為
并行接口:一個位元組或一個字所有位同時傳送
串行接口:一位一位地傳送
主機和接口地一側資料總是并行傳送地。接口要完成資料格式轉換
按主機通路I/O裝置地控制方式可分為
程式查詢接口
中斷接口
DMA接口
按功能選擇地靈活性可分為
可程式設計接口
不可程式設計接口
中斷系統
概念
執行現行程式地過程中,出現特殊請求和急需處理地異常情況,CPU暫時中止先行程式,處理上面提到地特殊請求,處理完成後CPU自動傳回線性程式地斷電處,繼續執行源程式
中斷地工作流程
- 中斷請求:中斷源向CPU發送中斷請求信号
- 中斷響應:響應中斷地條件。中斷判優:多個中斷源同時提出請求時通過中斷判優邏輯響應一個中斷源
-
中斷處理
中斷隐指令
中斷服務程式
中斷請求地分類
中斷請求标記
就比如你在做一件事情,你家人叫你去做某件事情,你是知道是你家人叫你去的,并且你回來之後會記得原先打斷得位置,從打斷的位置繼續。
中斷請求标記就是讓計算機知道是誰發出中斷的,設定一個中斷請求标記觸發器INTR,當其狀态為1時,表示中斷源有請求。這些觸發器可以組成中斷請求标記寄存器,該寄存器可集中在CPU中,也可分散在各個中斷源中
對于外中斷,CPU在統一的時刻(每條指令執行階段結束前)向接口發出中斷查詢信号以擷取I/O的中斷請求,CPU響應中斷的時間是在每條指令執行階段的結束時刻
CPU響應中斷需要滿足3個條件
中斷源有中斷請求。CPU允許中斷即開中斷。一條指令執行完畢,并且沒有更緊迫的任務
中斷判優
硬體實作 硬體排隊器
軟體實作 查詢程式
中斷判優-優先級設定
- 硬體故障中斷屬于最進階,其次是軟體中斷
- 非屏蔽中斷優于可屏蔽中斷
- DMA請求優于I/O裝置傳送的中斷請求
- 告訴裝置優于低速裝置
- 輸入裝置優于輸出裝置
- 實時裝置優于普通裝置
中斷處理過程
硬體向量法
中斷隐指令的主要任務
- 關中斷,防止被新的中斷所打斷
- 儲存斷點,儲存原來程式的斷點 就是PC(程式計數器)的内容
- 引出中斷程式 将中斷服務程式的入口位址并傳送給程式計數器PC
軟體查詢法
這個了解
單重中斷與多重中斷
中斷屏蔽技術
這個主要是用于多重中斷,CPU要具有多重中斷的功能,須滿足下列條件
①在中斷服務程式中提前設定開中斷指令
②優先級别搞得中斷源有權中斷優先級别低的中斷源
每個中斷源都有一個屏蔽觸發器,1表示屏蔽該中斷源的請求,0表示可以正常盛情。所有屏蔽觸發器組合在一起便構成一個屏蔽字寄存器,屏蔽字寄存器的内容稱為屏蔽字
屏蔽字設定的規律
- 每個中斷源對應一個屏蔽字(在處理該中斷源的中斷服務程式時,屏蔽寄存器中的内容為該中斷源對應的屏蔽字)
- 屏蔽字中1越多,優先級越高,每個屏蔽字中至少有一個1(要能屏蔽自身的中斷)
中斷練習
1)給定的處理次序為D>A>C>B
則D的優先級最高,全一
能屏蔽A的隻有D,除了A(行)D(列)為0其餘全部為1
能屏蔽C的隻有DA,除了C(行)D(列)和C行A列為0,其餘全部為1
B的優先級最低,隻有B行B列為1其餘全部為0
中斷系統小結
結束了,也是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