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公共衛生高品質發展 | 創新工作方法 讓預防接種服務更加精準

作者:健康報

在高品質發展理念引領下,各級疾控機構、醫療衛生機構通過重管理、建機制、抓服務、強内涵等舉措,共同促進科普教育、加強傳染病防控、提升公共衛生服務水準,夯實衛生健康領域高品質發展根基。

本期話題圍繞“推動預防接種工作高品質發展”這一主題,邀請業内專家、管理者進行交流與分享。

北京市通州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趙春豔:

通州區被确定為北京市城市副中心後,面臨着結構産業和人員服務需求的變化。在免疫規劃工作中,我們也很早就開始籌劃如何将服務做好。

第一,轉變服務理念。我們将服務模式從之前的單一的預防接種,轉向集預防接種、健康宣教、教學于一體,并注重提升智能化、資訊化水準。為了滿足成人接種需求,我們增設了6個成人門診,提高了服務效率。

第二,加大硬體投入。我們對門診進行了更新改造,使用面積由之前的100平方米增加到300平方米;積極推進數字化門診建設,開展分時段預約,推行電子知情同意書等,為老百姓就醫提供更多便利。

第三,培養人才隊伍。預防接種工作量龐大,必須依托一支有責任心、業務能力強的專業隊伍。是以,我們通過學術交流、參觀學習等方法提升人員能力,同時和北京市疾控中心一起推動崗前教育訓練項目,開發系統實作“随來随培、随考核随上崗”,利用“AAA門診”來完成崗前的操作教育訓練。

第四,積極開展宣傳。我們在區級層面打造平台,利用平台開展免疫規劃宣傳和學術交流,推進免疫規劃體系建設。

作為基層預防接種機關,在提升服務效能方面,有幾項重點工作:一是完善門診硬體設施,讓老百姓舒心;二是通過資訊化建設,提供更便捷的服務,讓老百姓省心;三是提升預防接種人員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特殊人群接種、聯合接種、不良反應處置等問題,讓老百姓放心;四是加強對疫苗接種安全的宣傳,讓老百姓安心。我覺得把這四個方面的工作做紮實,才能有品牌、有亮點,推動工作朝更高品質發展。

深圳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免疫規劃所副所長

黃芳:

利用數字化賦能免疫規劃工作,提升群眾的獲得感,是深圳市近年來一直在積極探索和追逐的目标。新冠疫情期間,為避免人員聚集,深圳市要求市民前往接種門診進行預防接種必須提前預約,全預約的工作轉變對我們的接種系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是疫情期間全人群的大規模接種,促使我們對預約系統必須不斷進行疊代、更新和完善,形成了目前功能相對全面、能較好地滿足群衆需求的公衆服務平台。

深圳市的預約接種服務端主要依托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和深圳疾控的微信公衆号。市民可以通過手機平台查詢自己或者孩子的接種記錄、近期需要接種的疫苗,還可以通過平台預約全市任意一家預防接種門診進行接種。同時,服務端可以為市民篩選距離最近的預防接種機關,連結地圖,友善市民前往;市民可以通過接種機關發放的号源,精準預約到某一天的某個時間段去接種疫苗,減少時間成本。我們的預約平台跟疫苗庫存進行了捆綁,實作了精準預約、精準留苗,保證市民不白跑,精準接種到自己需要接種的疫苗。此外,家長們還可以通過預約平台查詢疫苗作用、禁忌證、不良反應、注意事項等。對于未能及時接種的市民,平台可以通過微信公衆号推送提醒。這項功能在新冠疫情期間,輔助我們更好地完成了國家免疫規劃疫苗的查漏補種工作。我們也會定期在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和深圳疾控推送科普文章,幫助百姓了解疫苗,讓他們自覺自願按時接種,努力實作“主動接種疫苗,共享健康生活”的良好氛圍。

青島市城陽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免疫規劃科科長

王鵬:

打造一支有溫度的預防接種團隊,是我們一直以來的目标。在預防接種隊伍建設方面,我們注重分層級開展教育訓練,堅持“一月一訓”,定期考核;建立青島市預防接種示範基地,充分發揮帶教作用,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編寫了兩本教育訓練教材,修訂了教育訓練考核标準和教學日程安排,全面優化教育訓練管理體系;組建了省、市、區疾控中心和預防接種門診四級聯合的帶教師資團隊。

我們以智慧化建設為主線,統籌推進預防接種機關規範化管理,創新工作方法,為群衆提供精心、精準、精緻的服務。

第一,堅持預防接種智慧化,探索應用人工智能、大資料等新技術,推動疫苗流通和接種管理服務的高品質發展。目前,城陽區24個兒童預防接種門診已經全部完成了智慧化建設,啟動了接種資料監控平台,實作了接種全流程的智慧化管理。

第二,堅持接種管理規範化,成立了青島市首家預防接種品質控制中心,開展預防接種門診結對子“點對點”帶教,大力普及線上預約方式,分時段接種疫苗。

第三,堅持查漏補種常态化,堅持小年齡兒童按月、大年齡兒童按季度的補種工作。

第四,堅持協同服務便民化,要立足崗位實際,提高服務水準。根據接種工作量和群衆需求,适當增加接種人員,采取了延時服務、節假日不休、周末開診等方式,盡最大可能為群衆提供便捷的接種服務。

第五,堅持特殊健康狀況兒童服務精準化,設立了特殊健康狀況兒童的評估門診和接種門診,讓醫生能夠更加準确地掌握接種的禁忌證,確定特殊健康狀況的兒童也能安心接種疫苗,最大限度地發揮疫苗對兒童的保護作用。

西安鳳城醫院預防接種科主任

王靜:

《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兒童免疫程式及說明(2021年版)》(以下簡稱“新版程式及說明”)的出台,更加貼合預防接種日常工作,為我們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和指導。

首先,新版程式及說明對補種年齡進行了延長,由之前的14周歲延長至了18周歲。這意味着有更多孩子可以通過補種疫苗來提高免疫力,建立起自身健康屏障。

其次,新版程式及說明對特殊健康狀況兒童接種有詳細說明,提供了更可靠、更安全的接種依據。

再次,新版程式及說明對部分疫苗明确了更細緻更規範的接種要求。比如B肝疫苗,對于B肝表面抗原陽性或者不詳的産婦所生的新生兒,由之前“24小時之内接種”改為“出生後12小時内盡早接種第一劑”。

預防接種工作要以安全為基石,以紮實的專業知識為臂膀,工作職責應标準化,品質管理應精細化。預防接種人員要努力提升服務能力、溝通能力以及預防接種不良反應處置能力,促進預防接種服務向标準化、規範化、高品質發展。除此之外,預防接種人員要做好預防接種知識的宣傳,多走進社群、學校,抓好“一老一幼”的預防保健工作,減少疫苗猶豫,讓更多人改變理念,從被動治療變為主動預防。

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所

疫苗臨床試驗和上市後評價科主任

郭翔:

如何讓公衆主動了解預防接種知識,接受疫苗接種帶來的健康福利,是免疫規劃行業人員共同關注的話題。結合各自的工作職責與工作經驗,免疫規劃行業人員從區域總體規劃、提升接種服務可及性、加強科普宣教、打造推廣品牌等方面做了積極深入的探索。

各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要結合大陸國情和各地實際,從人民群衆健康影響因素和實際需求出發,加快推進疾控體系現代化建設,推動疾控事業高品質發展。其中,預防接種工作關聯千家萬戶,是疾病預防控制的重要環節,在過去與現在發揮了防病職能,取得的巨大成效展現了大陸預防為主的衛生工作方針。我們作為免疫規劃從業人員,無論是在省、市、區、縣疾控機構還是在預防接種門診一線,都應履行好各自的職責,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同時,行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素質過硬、業務能力強的人才,是以,需要我們在工作中逐漸建立一支心系群衆、能奉獻、素質過硬的業務團隊。

公共衛生高品質發展 | 創新工作方法 讓預防接種服務更加精準

策劃:全國疾控宣傳平台

文:肖薇

編輯:魏李培

稽核:劉平安

公共衛生高品質發展 | 創新工作方法 讓預防接種服務更加精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