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盆冷水!

一盆冷水!

下面開始今天的學習~

一盆冷水!

作者 | 大飛碼字

我相信不少人都有過這種經曆。

自己經過幾天,幾周,甚至幾個月的加班,終于完成了一件在自己看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工作,然後就覺得感動極了,覺得自己是英雄,自己戰勝了自己。

然而到工作驗收的時候,反響竟然平平,大家既沒有覺得你完成的不好,也沒覺得完成的特别好,就是一般的感覺。

那時候,你突然感覺特别的失落,感覺自己的付出,付諸東流了。

還有一種比較常見的場景。

周六日加班,最極端的,比如周日加班到晚上11點,甚至12點,當踏着月光走在回家路上的時候,總會有種輕松自在的感覺。覺得自己完成了一項艱巨的任務,并陶醉其中,覺得自己付出了很多。

我記得自己剛工作的前幾年,經常有這種感覺,容易自我感動,容易自我感覺付出了很多。當然,很多時候,獲得的回報跟自我的預期有很大的差距,這種時候,就經常感到失落。

其實,以上便是職場的 “自我感動”。

"自我感動"  在一些情況下是好的,特别是自己感到很累,感到沒有動力的時候,能夠通過這種”感動“ 獲得新的内在動力,甚至可以幫你扛過最艱難的時期,但自我感動多了,也會帶來比較大的問題。

容易引起情緒波動

這種情緒波動特别容易消耗自身的精力,使人陷入精力内耗的漩渦。

經常出現:努力幹活 -- 自我感動 -- 預期過高 -- 回報不及預期 -- 失落 的情緒模式中。

如果是新人,對此的應對經驗不足的時候,還容易陷入職業疲倦甚至抑郁的狀态。

是以,大家在實際工作的時候,要警惕這種情緒,它看起來很正向,但卻時常過度消耗了你的精力和情緒。

其實職場是很客觀的,你的上級,你周邊的同僚,基本都隻會以你做出了多少貢獻來衡量你。能讓人見到的加班,可以增加你的印象分,雖然這種印象分不提倡,但你的自我感動,是沒人可以感覺到的,隻是你内心的一種自我感覺。

容易造成自己很努力的假象

“自我感動” 會帶來自我良好的感覺,你覺得自己很努力,很上進,沒有浪費一絲一毫的時間,但也容易使人陷入思維的誤區。

因為自我感覺很良好,很多時候都會忽略了科學的時間管理和科學的工作方法。

覺得自己隻要一直努力下去就一定會取得成功。

成功肯定不是隻努力就可以獲得的,這個大家都懂,但陷入 “自我感動”  的人,往往意識不到這點。

是以過多的 “自我感動”,容易使自己缺少自我反思,也浪費了進一步提升自己學習,工作效率的機會。

容易因情緒做出錯誤的決策

這種情況估計不少人都有遇到。

像上面提到的,過多的 “自我感動” 容易使自己的情緒出現過多的起伏,情緒在高點的時候,一切都很好,但情緒在低點的時候就容易帶來麻煩。

人在情緒低點,是很容易錯誤決策的,特别是這個時候剛好遇到挫折,就極其容易做出極端錯誤的決定。

參與了一個時間緊迫的大項目,經常加班到深夜,甚至周六日都加班,自我感覺特别良好,覺得自己為項目付出了很多。

但到考核的時候,才得知自己在上級眼中是表現平平,覺得自己的付出被埋沒了。這個時候就特别容易沮喪,甚至會有立馬辭職的沖動。

我有過幾次類似的經曆,幸好我控制住了自己,但我知道有不少人是因為這種情況離職的。

既然自我感動會帶來這麼大的問題,那有應對的辦法嗎?其實,有一個很簡單的辦法可以解決。

一盆冷水!

每次陷入自我感動的時候,你都冷靜下來,客觀分析下,自己感動的事情是什麼?

是自己加了兩周甚至兩個月的班? 是自己完成了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是自己掌握了很難的知識點?

多反問自己幾個問題,你很快就會從自我感動中走出來了。

加了兩個月的班?--- 這兩個月的加班真的有意義嗎?

完成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真的是任務很艱難嗎?還是自己太菜?

自己掌握了很難的知識點?--- 可能這些是你早就該掌握的!

通過這種反問,給自己潑了幾盆冷水後,就會立馬清醒過來了,也很快會從這種情緒中走出來。

當然,走出來後,也不是就不理會了,而是要及時客觀地總結下,自己前段時間的付出,雖然沒有自我感覺的多,但也應該是有不少收獲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