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系統的層次結構
計算機系統的組織
硬體 —— 是指構成計算機系統的實體和裝置之類的有形裝置,是組成計算機系統的物質基礎。
軟體 —— 是指由硬體所表達的各種内在資訊,包括資料與控制程式。因為它們是無形的東西,是以成為軟體或軟裝置。
計算機的硬體系統組成

主要功能部件
1. CPU 主要是由運算器、控制器等部件組成
2. 運算器
功能:完成算術和邏輯運算
組成特點:主要由ALU(算術邏輯單元)構成,執行算術、邏輯運算以及移位循環等操作,是CPU功能的主要執行部件
注: ALU以全加器為核心,具有多種運算功能
運算的位數越多,計算精度就越高,但是器件也越複雜
運算器的資料寬度一般是:8位、16位、32位或64位
3. 控制器
功能:産生控制指令(微指令),控制全機操作
基本組成:
4. 存儲器
功能:存儲資料和數字化後的程式
注:無論是資料,還是程式,存儲器存儲的全是用0或1表示的二進制代碼
存儲器中的幾個基本概念:
存儲單元:在存儲器中儲存一個n位二進制數的n個存儲電路,組成一個存儲單元
位址:存儲器由許多存儲單元組成,每個存儲單元的編号,成為位址。
存儲容量:存儲器所有存儲單元的總數。(存儲容量越大,表示存儲的資訊越多,常用的機關有:KB,MB,GB,TB,PB)
記憶體儲器:即主存,是一種用來存放直接為CPU提供服務的程式和資料存儲器。
半導體存儲晶片構成,特點:工作速度快,存儲容量比外存小
外存儲器:即輔存,為計算機配備的存儲容量很大的輔助存儲器。
磁盤存儲器、CD光牒存儲器等,特點:存儲容量大,價格便宜,工作速度較慢
5. 輸入、輸出裝置
功能:執行輸入、輸出資訊的轉換
6. 總線(BUS)
功能:能為多個部件分時共享的一組資訊傳送通路
根據傳送的資訊不同,可分為三類:傳送各種資料資訊的資料總線
傳送各種位址資訊的位址總線
傳送各種控制信号的控制總線
7.接口
功能:具有緩沖、轉換、連接配接的功能
計算機硬體的典型架構
微型計算機:南北橋架構
小型計算機:多處理機架構
超級計算機:叢集式架構
多處理機系統架構
特點:用多處理機CPU構成
根據處理器之間連接配接的緊密程度,又分為: 緊密偶合型多機系統
松散偶合型多機系統
緊密偶合型多機系統:多個(CPU+LM)組,通過系統總線構成多機系統,且有共享的全局主存儲器
松散偶合多機系統:多個計算節點,由通信系統連接配接成的多機系統,無全局的主存儲器
軟體系統
軟體類别:系統程式和應用程式
硬、軟體系統層次結構
軟體與硬體的邏輯等價性
軟體的特點:易于實作各種邏輯和運算功能,但是常受到速度名額和軟體容量的制約
硬體的特點:可以高速實作邏輯和運算功能,但是難以實作複雜的功能或計算,受到控制複雜性名額的制約
是以,計算機中的軟體,理論上都可以“固化”或“硬化”成硬體,以提高執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