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昊、李敏:唐伯虎的一次雅騙

唐伯虎是明朝的一位頂流愛豆,在中國擁有很多鐵粉。其炸裂的口碑,既不因為他是著名文學家,與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并稱“吳中四才子”;也不因為他是著名畫家,與沈周、文征明、仇英合稱“明四家”;而是因為他的一次為愛情獻身的大膽“行為藝術”。

王昊、李敏:唐伯虎的一次雅騙

唐寅畫像

他為了追求婢女秋香,不惜賣身為奴,最終抱得美人歸,得償所願,這就是“唐伯虎點秋香”的故事,也叫“三笑姻緣”。這個愛情故事過于驚世駭俗,經過小說戲曲的不斷演繹,更是賺足了人們的眼球。

它還不斷被改編為影視劇,為人所津津樂道,其中最廣為人知的一部,大概就是周星馳、鞏俐主演的《唐伯虎點秋香》了。這些形塑了唐伯虎風流放誕、才華橫溢、不拘小節的經典人設。

唐伯虎腦洞很大,不按常理出牌,經常幹出一些奇葩之事,其中一件就是,騙錢高消費,被《杜騙新書》記錄在案(源于《唐伯虎集外編》卷三)。

張應俞将其置于第十三類“詩詞騙”中。所謂“詩詞騙”,就是施騙者以詩詞為媒介裝成圈套騙人。因為騙局富含文化含量,不妨稱之為雅騙。此類騙術有三個特點:一是施騙者思維靈活,工于詩詞,尤擅即興創作;二是施騙者放浪形骸,诙諧幽默,并非職業騙子;三是受騙者均是問題人物,品行不端,不太值得同情。

王昊、李敏:唐伯虎的一次雅騙

存仁堂刊本《杜騙新書》

“詩詞騙”中隻有兩個故事,一個是《僞裝道士騙鹽使》,另一個是《陳全遺計嫖名妓》,後者是名士陳全看不慣名妓花不如自擡身價的作派,而設謀白嫖之事,格調不高,另外,在施騙過程中詩詞沒起任何作用,稱之為詩詞騙,名不副實,暫且不表。

在《僞裝道士騙鹽使》中,唐伯虎與好基友祝枝山等人攜資到揚州縱情聲色,流連青樓,一月之間,錢财用盡。此刻,祝枝山不知如何是好,唐伯虎卻成竹在胸,他早已想好生财之道,錨定了資财巨萬的“大冤種”鹽使,他要祝枝山與其一起假扮女貞觀道士前去化緣。在鹽使升堂之時,兩人扮作道士拜見,鹽使勃然大怒,欲鞭撻之。

兩人不慌不忙地辯稱自己不是尋常道士,而是遍交名流,與唐伯虎、文征明、祝枝山等人皆為摯友,詩詞歌賦,能張口即來。鹽使便以堂下石牛為題,讓二人聯詩,頃刻間,兩人聯成一首七律,詩曰:“嵯峨怪石倚雲邊,抛擲于今定幾年。苔藓作毛因雨長,藤蘿穿鼻任風牽。從來不食溪邊草,自古難耕隴上田。怪殺牧童鞭不起,笛聲斜挂夕陽煙。”

王昊、李敏:唐伯虎的一次雅騙

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周星馳飾演唐寅

真是最強大腦,既切題又迅捷,不由人不佩服。鹽使為其才華折服,臉色立即由陰轉晴,和顔悅色地問他倆有何訴求。兩人稱女貞觀破敗不堪,久聞鹽使寬仁好施,希望他能捐資修繕,以成不朽盛事。鹽使聽後大悅,當即函告吳興縣丞從庫銀中支取五百兩銀子給二人。唐伯虎、祝枝山連夜趕往吳興縣,裝作替道士說情的樣子,縣丞立即如數支付了銀子。

得錢之後,兩人回到揚州,重聚好友到青樓縱情享樂,不到十幾天的工夫,五百兩銀子又蕩盡了。後來,鹽使巡視吳興,專程參觀女貞觀,發現其破敗如故,就招來縣丞加以申斥。縣丞禀報鹽使,日前唐伯虎、祝枝山從揚州來,如何稱贊鹽使慷慨好義的盛舉,自己早已給付了銀子。

王昊、李敏:唐伯虎的一次雅騙

《杜騙新書》卷一

至此,鹽使恍然大悟,原來自己被唐伯虎和祝枝山騙了。對鹽使而言,此事傷害性不大,侮辱性很強,但是他愛才心切,就未追究。

從表面看,唐伯虎、祝枝山二人口若懸河的辯才、才高倚馬的詩才是其施騙成功的根本保證,實際上,這不過是外因。局騙得以順利實施的關鍵在于,唐伯虎對鹽使愛才與好名兩大性格特點的精準把握。如果鹽使不愛才,唐、祝二人就無法利用即興聯句詩赢得其好感;如果鹽使不好名,唐、祝二人就無法讓他捐資修葺女貞觀以求後世傳名。

更重要的是,如果鹽使不愛才,在得知被騙後,就不會不追究兩人的責任而任其逍遙自在。

王昊、李敏:唐伯虎的一次雅騙

《中國古代叙事文學研究》,王昊著,安徽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年2月版。

作者張應俞稱這次雅騙是“騙之善者”,對唐伯虎不吝贊美之辭,對于鹽使,則既批判了其貪墨,也肯定了其愛才惜才之心,稱其“亦可謂有憐才之心者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