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吳門四家之唐伯虎:别人笑我太瘋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唐寅,這是一個家喻戶曉的風流才子,也是一位落魄的才子。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南直隸蘇州府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字伯虎, 後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禅仙吏等,明代畫家、書法家、詩人。

唐伯虎小的時候可以算的上是少年天才,三十歲進京會試卻被誣陷洩題而被 革黜。我們根據這些趣聞,轶事,傳奇,往往就會認為他的作品是任意揮灑,不拘形迹,不拘小節,但實際上不是這樣的。

吳門四家之唐伯虎:别人笑我太瘋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作品】明 · 唐寅 · 山路松聲圖

唐寅題詩:“女幾山前野路橫,松聲偏解合泉聲。試從靜裡閑傾耳,便覺沖然道氣生。治下唐寅畫呈李父母大人先生。”

钤印:“夢墨亭”、“南京解元”、“逃禅仙吏”。

唐寅是一位嚴謹的畫家,他的畫面無論是布局,還是用筆,或是設色,都非常精微,這幅畫的樹石的畫法,山體的處理方式,渲染的方法,着色的方法都很有來處。

吳門四家之唐伯虎:别人笑我太瘋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山路松聲圖》 是他的一件重要作品,在畫面上有高遠和深遠這兩種視覺感受,山泉和山路對空間起了很好的暗示作用,山腳下的溪流向遠方蜿蜒,把我們的目光帶向遠方,這是一件完美的作品。

吳門四家之唐伯虎:别人笑我太瘋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畫中的山體以細勁的中鋒勾勒,山石棱角分明,顯然是北宋的風格,但是他手法平靜,線條随山體起伏,沒有太大的跳躍,唐寅這種手法融合了長線條的披麻皴和斧劈皴的優點,這是屬于他的個人風格。

吳門四家之唐伯虎:别人笑我太瘋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吳門四家之唐伯虎:别人笑我太瘋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他的草、樹墨色比較濃,山體的墨色反而比較淡,這就呈現了夏季深山中的特點,也強調了水墨畫的趣味,這是唐寅經常使用的手法。

他的傳世作品還有很多,像《步溪圖》、《王蜀宮妓圖》、《草屋蒲團圖》、《陶谷贈詞圖》、《騎驢歸思圖軸》等等。

吳門四家之唐伯虎:别人笑我太瘋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作品】明 · 唐寅(唐伯虎) · 步溪圖

繪山峰壁立,雲霭迷蒙。山腳處一人徐步緩行,衣袖随風飄舞,隐士意境由然而生,另一人與之相對而立,神态怡然。平岡處樹木成林,闆橋溪流,山風飒飒有聲,意境空曠荒疏。

吳門四家之唐伯虎:别人笑我太瘋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作品】明 · 唐寅(唐伯虎) · 王蜀宮妓圖軸

此圖原名《孟蜀宮妓圖》,俗稱《四美圖》,由明末汪砢玉《珊瑚網·畫錄》最早定名并沿用。後來,民國四公子之一的張伯駒先生收藏并捐贈給故宮博物院。

後經故宮的專家學者們再進一步考究,發現其實曆史上喜歡令宮妓換上這種道衣、戴上蓮花冠來與自己玩耍的“蜀後主”,其實應該是王蜀的第二世也是末代君主王衍。這幅畫最終的名字《王蜀宮妓圖》,這才确定下來。

畫面四個歌舞宮女正在整妝待君王召喚侍奉。她們頭戴金蓮花冠,身着雲霞彩飾的道衣,面施胭脂,體貌豐潤中不失娟秀,情态端莊而又嬌媚。唐寅創作此畫,則旨主揭示前蜀後主王衍荒淫腐敗的生活,寓有鮮明的諷喻之意。

唐伯虎人物畫力學南宋劉松年,加以周東村,杜柽狂二家筆法,敷色精雅,立意高标,誠可謂江南第一才子。此圖為唐寅人物畫中工筆重彩一路畫風的代表作品,顯示出他在造型、用筆、設色等方面的高超技藝。仕女體态勻稱優美,削肩狹背,柳眉櫻髻,額、鼻、颔施以“三白”,既吸收了張萱、周昉創造的“唐妝”仕女造型特色,又展現出明代追求清秀娟美的審美風尚。

吳門四家之唐伯虎:别人笑我太瘋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作品】明 · 唐寅 · 草屋蒲團圖

《草屋蒲團圖》,是唐寅中晚期創作最為豐富和成熟時期的作品。

此圖,畫心。作品繪江南初秋士人蒲團之上晨讀之情景。遠景山巒聳峙,雲岫舒卷,空山新雨之後的清新之态撲面而來。近景則是滴翠山岚之下,飛瀑成溪、奇石掩映、翠竹挺拔。如此幽靜之地的草屋之中,書案之旁,一士人抱膝坐于蒲團之上,側首注視着行走在石闆橋上的書童,半是沉思之狀,半是豁然之态;既似在欣賞竹葉清韻,又似在聆聽溪澗水聲。

畫面左上有自題款:“虛亭林木裡,傍水着闌幹。試展團蒲坐,葉聲生早寒。唐寅畫。”下钤“唐居士”朱文方印,“南京解元”朱文長方印。啟首钤“吳趨”朱文圓印。整幅畫面設色淡雅滋潤,人物情态生動,呈現出唐氏作品所獨有的既婉麗高華,又豐瞻清勁的藝術風格。

此畫在清代中期,由書家王夢樓收藏,并在裱工邊二次題跋。在清同治前由吳下汪氏收藏,清末歸費君直所藏,近代轉粵人譚敬處,1986年由遼甯省博物館從上海吳蓮貞處購入。

《陶谷贈詞圖》畫的是一則曆史故事。

《南唐記事》記載:宋陶谷出使江南時,自恃是上國來的使者,擺出不可侵犯的驕傲态度。

是以韓熙載便命家姬秦蒻蘭僞裝成旅社工友的女兒,陶谷看到秦蒻蘭的相貌秀麗,便喜歡上她了,還作了一首詞送給她,詞名叫做《風光好》。

過了幾天,李後主設宴招待陶谷,陶谷再次擺出正人君子的模樣,李後主便舉起酒杯,令蒻蘭出來勸酒唱歌,歌詞就是陶谷所寫贈的,令陶谷狼狽不堪。此圖便是在描寫贈詞時的場面。

該畫行筆秀潤、缤密而有韻緻,布局得體,設色秀研,而且理趣兼優,形神俱佳 。确屬不可多得的佳構,當為唐寅晚年之作。

吳門四家之唐伯虎:别人笑我太瘋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作品】明 · 唐寅(唐伯虎) · 騎驢歸思圖軸

圖繪峻險山崖,雄偉壯觀;湍急溪水,一洩而下;溪上吊橋、蔥郁林木,騎驢旅人,構畫出山澗裡别樣風景。技法上,用筆剛勁犀利,皴法把大斧劈皴拉長拉細, 用墨濃淡精到,既有北派山水的立體感,又有南派山水的情趣味。

唐寅不僅是個畫家,也是書法家。

吳門四家之唐伯虎:别人笑我太瘋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作品】明 · 唐寅(唐伯虎) · 答門生李子元詩

釋文:寄答門生李子元。

青山白屋舊論文,寒雨疏燈坐夜分。

豈謂頻年違漢署,虛傅諸子在河汾。

歌殘叢桂應相憶,賦就長楊未遣聞。

獨有侯巴谙寂寞,幾回書劄待楊雲。

唐寅書法功力也很深。早年學二王(王羲之王獻之)奠定深厚的基礎,後兼習:李北海(李邕)、趙吳興(趙孟俯),婉麗俊逸,純厚澤潤,自成家法。他作書如作畫一樣,态度嚴肅,不論大幅獨幕喜劇,行草楷書,都認真從事,無苟且筆。

吳門四家之唐伯虎:别人笑我太瘋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作品】明 · 唐寅(唐伯虎) · 吳門避暑詩軸

釋文:

吳門避暑不愁難,綠柳蔭濃畫舫寬。

石首鮮呈黃蠟面,楊梅肥綻紫金丸。

密遮竹葉涼冰檐,散插榴花角黍盤。

忽報洗天風雨至,一時龍挂萬人看。

此幅書法分行布白,恰到好處,運筆不急不滞,圓潤秀麗,肥瘦得宜,為中國著名行書名帖之一,現藏遼甯省博物館。唐寅書法為畫名所掩,主學趙孟頫,受李北海影響,俊逸挺秀,妩媚多姿,行筆圓熟而灑脫,唯筆力稍弱,鈎挑牽絲。

吳門四家之唐伯虎:别人笑我太瘋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