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重磅|代表作:通卷千字一氣呵成,如高雅之士,閑庭信步于阆苑林木之間

《書法課程》

見諸筆墨 | 達于心靈

不可一日無此君

文化核心 | 中國書法 | 最高藝術

重磅 | 代表作:通卷千字一氣呵成,如高雅之士,閑庭信步于阆苑林木之間

唐寅行書《漫興詩帖》。

《唐寅漫興墨迹》,是其為友人所書的自作《漫興詩》。通卷千餘字一氣呵成,用筆精到細膩,體勢向右欹側,富有生動姿态,如高雅之士,閑庭信步于阆苑林木之間,十分耐人尋味。卷後末署書寫年月,但從其淡雅自然的筆調之中當為其晚年所書,唐寅傳世真迹甚少,《漫興》便是其主要的代表作品之一。

唐寅《漫興詩》釋文

1

此生自分老吳阊,萬卷圖書一草堂。

秋榜才名标第一,春風弦管醉千場。

跏趺說法蒲團軟,鞋襪尋芳杏酪香。

隻此便為吾事了,孔明何必起南陽。

2

兩都塵土老青襟,半畝蓬茅舊碧岑。

拖懶病多難對藥,知音人少不留琴。

平康驢背馱殘醉,谷雨花壇費朗吟。

老向酒杯棋局畔,此生何望不甘心。

3

伥伥暗數少時年,陳迹關心自可憐。

杜曲梨花杯上雪,灞陵芳草夢中煙。

前程兩袖黃金淚,公案三生白骨禅。

老後思量應不悔,衲衣乞食院門前。

4

歸來京國滿頭塵,了鳥衣冠墊角巾。

萬點落花俱是恨,一杯明月即忘貧。

香燈不起維摩病,櫻筍難消谷雨春。

鏡裡自看成大笑,功名傀儡下場人。

5

平康巷陌倦遊人,狼藉桃花中酒身。

短夢風煙千裡蝶,多情弦索一床塵。

黃金誰買長門賦,黛筆難描滿額颦。

惟有所歡知此意,共燒高燭送殘春。

6

自怨迂痚更自憐,土牆茅屋便年年。

蘇秦扪煩猶存舌,趙壹傾囊已沒錢。

滿腹有言難罵鬼,措身無地反憂天。

多情多感多傷壽,且酌深杯看月圓。

7

踏遍回廊細自籌,騰騰無語重低頭。

四更中酒半床病,三月傷春滿鏡愁。

白面書生空鵬賦,黃金遊客剩貂裘。

相知要覓新蹤迹,黃葉僧家黑雨舟。

8

恠是趨艙總不能,方知才命兩無憑。

難尋萱草酬知己,且摘蓮花供聖僧。

三顧草盧成底事,百年蔬水曲吾肱。

盡嘗世味猶存舌,茶荠随緣敢愛憎。

9

造物元來最忌名,太平又合老無能。

交遊零落绋袍冷,風雪侵淩瓦罐冰。

二頃未成謀附郭,一餐随分欲依佾。

醉來試倩家人道,消盡粗豪氣未曾。

10

十載鉛華夢一場,都将心事付滄浪。

内園歌舞黃金盡,南國飄零白發長。

一榻亂書塵漠漠,數聲羌笛月蒼蒼。

不才剩得腰堪把,卧對绯桃檢藥方。

11

散步

吳王城裡柳成畦,齊女門前草滿堤。

賣酒當垆人袅娜,夕陽流水路東西。

平頭衣襪和鞋試,弄舌鈎旗繞樹啼。

此是吾生行樂處,若為詩句不留題。

12

晏起

紙帳空明暖氣生,布衾柔軟曉寒輕。

半窗紅日搖松影,一甑黃粱煮浪馨。

殘睡無多有滋味,中年到底沒心情。

世人多被雞催起,自不由身為利名。

13

小酌

淨楷棐幾過三回,軟煠齑盤舉一杯。

有客相陪無也好,得錢便買沒賒來。

虛名後世将何用,試問古人安在哉。

落日下檐移樹影,悠然且看玉山頹。

14

夜坐

竹篝燈下紙窗前,伴手無聊展一編。

茶罐煮湯鳴蚓竅,香爐埋炭炙龍涎。

漫思寓世皆羁旅,坐盡寒更似老禅。

筋力漸衰頭漸白,江南風雪又殘年。

15

四十自壽

魚羹稻衲且安身,彈指流年到四旬。

善亦懶為何況惡,富非所望不憂貧。

山房一晑金縢著,野店三杯石凍春。

慶幸不才逢治世,半生無事太平人。

16

五十自壽

自家隻道是童兒,誰料光陰蓦地移。

總算一萬八千日,湊成四十九年非。

從前悲喜皆成夢,向後榮枯未可知。

去日已匆來日少,急忙歡笑也嫌遲。

17

元宵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遊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

不展芳尊開笑口,如何銷得此良辰。

18

除夜

燈火蕭蕭夜又除,盤餐草草食無魚。

衰遲日月辭殘曆,憔悴頭顱詠後車。

一卷文章塵覆缶,兩都蹤迹雪随驢。

明朝轉眼更時事,細雨荒雞漫倚廬。

19

遊廬山

匡廬山高高幾重,山雨山煙濃複濃。

移家欲住屏風疊,騎驢來看香爐峰。

江上烏帽誰度水,岩際白衣人采松。

古句磨崖江湖何所歸

近作數通呈上請教,望加蔓補幸勿為坐視也。

友生唐寅頓首再拜,舜城老兄翰學。

唐寅(1470年-1524年),字伯虎,後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禅仙吏等,明代畫家、書法家、詩人。

三十歲時進京會試,涉會試洩題案而被革黜,妻子改嫁,一生坎坷。後遊曆名山大川,以賣文鬻畫聞名天下。早年随沈周、周臣學畫,宗法李唐、劉松年,融會南北畫派,筆墨細秀,布局疏朗,風格秀逸清俊。人物畫師承唐代傳統,色彩豔麗清雅,體态優美,造型準确;亦工寫意人物,筆簡意赅,饒有意趣。其花鳥畫長于水墨寫意,灑脫秀逸。書法奇峭俊秀,取法趙孟頫。詩文上,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稱“吳中四才子”。繪畫上與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又稱“明四家”。唐寅的作品有《騎驢思歸圖》、《山路松聲圖》、《事茗圖》、《王蜀宮妓圖》、《李端端落籍圖》、《秋風纨扇圖》、《枯槎鸜鹆圖》等繪畫作品,藏于世界各大博物館。

唐寅書法源自趙孟頫一體,風格豐潤靈活,俊逸秀拔,代表作《落花詩冊》。

王世貞在《弇州山人稿》中評議:“伯虎書入吳興堂廟,差薄弱耳。”他曾泛學趙孟頫、李邕、顔真卿、米芾各家,并在不同時期呈不同側重,進而形成不斷變化的階段面貌。大體上說,其書風變化可分為四個時期。

第一時期是30歲以前,他居住家鄉蘇州,與同年齡的文征明交善,甚受文氏影響,故兩人書畫均很接近,唐寅20餘歲所繪《黃茅渚小景圖卷》(上海博物館藏),湖石、平坡、樹叢均極似文氏細筆;書法亦俱從趙孟頫入手,均結體端麗,用筆秀潤,唐寅的《高人深隐圖》上款字,就極似文征明。

第二時期是30歲至36歲,唐寅科場被黜,妻子離異,無奈藉詩文、書畫謀生,其時書法上追唐人,力求規範,尤宗尚顔真卿的楷書,用筆凝重,圓碩多肉,結體偏于長方,雄強茂密,點畫橫細豎粗,并吸納隸法,橫筆收尾似“蠶頭”,捺筆收筆中途之頓近“燕尾”,極富力度,如唐寅作于弘治乙醜(1505年)36歲時的《落花詩冊》。

第三時期是37歲至45歲,唐寅正值壯年,居住在桃花庵,專心從事詩文書畫,創作達到頂峰。其時書法重又歸返趙孟頫,并上追唐代李邕,遂形成了自身的成熟風貌,以結體俊美婉媚、用筆娟秀流轉的趙體為根基,并融入了李邕斜長的字姿、有力的筆法和生動的布勢,于秀潤中見遒勁,端美中見靈動。這類風格作品甚多,作于正德元年(1506年)37歲的《七言律詩軸》(台北故宮博物院藏)、30餘歲的《山路松聲圖軸》(台北故宮博物院藏)上款題和《行書三絕卷》(丁念先藏)等作品,均呈趙孟頫與李邕相融合的面貌。

第四時期是46歲至54歲去世,已屬唐寅晚年。自江西甯王處裝瘋逃回,進一步看透世事,書法亦變為率意,并吸取了米芾求意取勢的書風,用筆迅捷而勁健,沉着痛快,八面出鋒,率真自如,追求力量、速度和韻味;同時又融諸家筆法于一體,使結體、用筆均富于變化,并達到了揮灑自如的境地。代表作品有50歲以後作的《西洲話舊圖軸》(台北故宮博物院藏)上款題、《看泉聽風圖軸》(南京博物院藏)上款題等。

唐寅行書《漫興詩帖》超清欣賞

書法 發現心靈的美好

思接千載 視通萬裡 心遊萬仞 精骛八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