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感想]讀《為什麼你總當冤大頭?》有感

原文位址:  《為什麼你總當冤大頭?》

      恰好也正在看《怪誕行為學》,含金量很高的兩本薄書,想必創業的和情商低的人更需要它。

   早在幾年前就拿到它了,之是以一直未看,以為是什麼快消文學、心靈雞湯書或怪癖邪門歪理之類的書籍,上個月,正好無事,随手翻了序言,但真是有幸一讀,原來是正兒入經的經濟學理論--《非理性行為經濟學》,呵,書起這個名字讓讀者誤會,是不是就是這個理論最生動的诠釋呢? 另外,上文中提到的 宜家, 就是這個理論下的主動且成功的實踐成果。

     最近契約論很火,拿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但我心裡也認為 怪誕行為學》這個 作者更應該拿,因為它足以撼動經典經濟學的最核心基礎假設--理性經濟人模型(模型也強制把非理性行為概括為本質仍是理性的經濟行為)。我在早年學習經濟學課程時深信傳統模型的影響,但在日後,無論大到國家,小到自己民,我發現一些常見現象,就算我強制把它歸到理性模型,并盡量考慮到非理性行性的幹擾,但仍難以了解,一開始以自己是學藝不精為由開導。

    再後來為了改掉自已情商“低”的毛病和準備創業,有機會主動觀察大量"成功"的企業,感受到成功企業之是以成功,更多是主要是關鍵時刻選擇的“非理性行為"導緻,但受傳統經濟模型的思維囚禁影響,總是想把它歸入理性的成功。6年前開始創業了,不斷提醒自己做人做事要冷靜,條理,理性,也拿這樣的原則去開導或引導團隊,但除了能自己一身完成的事務或決策,如果需要他人協作的情況下,事後仍被證明很好的決策卻經常被大多數人漠視或拒絕, 更可笑的是,經常在一起時故意唱反調的人,随着陸續離開後竟然也會偷偷或公開的使用本屬于“你”的方案,以緻困難重重。

       一開始發現這個沖突後,分析别人這樣對自己,可能是因為自己還不夠努力所緻或對方沒有學習的榜樣,采取了加大自己的“拼博”、“犧牲”、“下血本”來做出實質結果,但你越這樣地"努力"你更能看到他們的退縮,對你的評價開始變得更打擊:很自利、聽不進别人意見、控制欲太強、眼高手低、情商低、讀死書、不落地、太好強、管理有問題,看得太遠不切實際、賺錢能力低、黑心老闆、公司裡最不靠譜的員工。。。。隻要你分析問題出在自己(想像自己是個水桶),然後自己越通過努力補上某個自己的短闆後,事情就會像你不希望的方向更進一步,幾年下來,創業前打工時期積贊的高人品屢屢創新低,達到 “低人品、低情商、有點點能力,但人見人厭”的境界。

         世界上如果誰能凡事一直隻做錯的,不做對的也算是個奇葩類的人才吧。是以,自己也難免不做一些“對”的事情,經過對這些“對”的事情觀察與分析了解,驚奇發現往往是一些“權謀”類、“歪主意”,“小心思”的決策最終讓事情做到了有些好轉,自己一向看不起“厚黑學”,想正正經經地經營企業,是以原因似乎找出來後,仍然備感煎熬,(想想以後自己跟馬雲稱兄道弟時,馬雲看我像一臉厭惡爆發戶的樣子,再多錢有啥用?),某天後,突然撿起了自己早年對"理性經濟人模型"一統天下的懷疑,開始思考,是否"非理性經濟行為"才更具普遍性,換上這種新假設後,開始有主動的識别"非理性行為",并順應和利用它,自己焦慮緊張的心态得到緩解,緩解後又良性影響身邊的人,好的效果也一點一點的展現,雖然在旁人眼裡,這些好的效果仍跟我沒有多少關系(以前我是非常反感粉絲經濟學的,是以我不願意被人關注,但現在我明白了它的價值),就這樣 經過無師自通和不斷血淚屎尿屁的教訓 ,讓我慢慢感受到了非理性經濟行學的普适高價值。

   再回頭看看,不管大企業小公司、不管個體戶或個人,不管老闆所謂好壞、不管老闆學識多少,能在自己領域有所成就的無一例外---都是人性弱點(非理性行為)的利用高高手。是以,能有幸系統的讀一讀這塊的理論,給我建立了一個全新的平台。

  最後,拿經濟世界與實體世界做對比,經典理性人經濟模型就像牛頓三大定律,非理性行為經濟模型更像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和量子理論更具普遍性,能更好解釋世界是物質還是意識的一種辯正統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