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學習困難門診的号,每天有家長搶不到

學習困難門診的号,每天有家長搶不到

文|十三姐

聽說現在很多兒童醫院都開了個叫「學習困難門診」的科室。唉,一聽這個名字,都不用去看病,我已經感覺到焦慮了......

一開始我還以為這是什麼冷門的門診,沒想到有家長說一号難求。有人帶娃去看病,排起隊來一等就是一上午......

學習困難門診的号,每天有家長搶不到

挂上号的已經算幸運的,還有不少家長根本挂不上号,為了帶孩子看這個門診,有人每周固定時間搶号預約,一号難求,看來不光得拼手速,還得拼人品。

學習困難門診的号,每天有家長搶不到

好家夥,上一次看到這麼多家長不分晝夜地為孩子搶号排隊,應該還是在雙減之前的某些補習班門口吧?

幾年過去了,家長們不給孩子搶一座難求的金牌沖刺班了,變成給娃搶一号難求的專家門診了......

有醫生說,「學習困難門診」平均一天接診500個以上,自從恢複線下上學以來,看這個門診的人數翻了好幾倍。

唉,也不知是怎麼了,這屆孩子學習困難怎麼這麼多。

學習困難門診的号,每天有家長搶不到

有些網友不太了解,學習困難怎麼還成了一種病?還需要看醫生?甚至還需要吃藥?

有個媽媽帶娃看了一次「學習困難門診」開了700多塊錢的藥,有網友又不明白了:吃了藥就能解決學習困難?那豈不是人人都能成學霸?

其實還真不是這麼回事。

說是「學習困難門診」,實際上看的病可以解釋成「造成學習困難的相關問題的治療」。很多小朋友不是主觀“不愛學習”,而是由于各種這樣那樣的生理問題或心理問題造成的,學習困難隻是一個表征。

學習困難門診的号,每天有家長搶不到

不過這又會讓我們開始思考另一個問題:這屆小孩患有這些身體或心理障礙的為啥這麼多?

這個恐怕才是真正複雜的、需要我們思考的原因吧。

有一些小朋友排斥一切大人希望他們做好的事情,不光是學習。你讓他學習,他就排斥學習,你讓他玩,他甚至會排斥玩。

現在一些心理醫生接待的患者裡,都出現了不少國小一二年級的學生。你以為小朋友不會抑郁不會焦慮?其實他們的心理問題更難察覺。

心理學裡有個概念叫“心理韌性”,兒童必須經曆一系列不利于發展的風險或逆境才能獲得心理韌性。但如果在經曆這些風險或逆境的時候,沒有獲得保護性因素,那不但獲得不了心理韌性,還會出現心理疾病。

是以看出來了吧?重點就在這個“保護性因素”,這個包括很多,但來自家庭的那一部分是重中之重。

那麼家庭怎麼保護孩子的心理韌性呢?這兒有個“家庭教養模式”圖:

學習困難門診的号,每天有家長搶不到

“響應程度”是指你對孩子的疑問或需求給出的反應是否及時、是否合理。“要求高低”代表了你對娃的各種要求,包括學習。

四個象限就是四種類型的家長:

要求高但響應程度低=獨裁型

要求低響應程度也低=忽略型

要求低但響應程度高=溺愛型

要求高響應程度也高=權威型

最理想的親子關系中,父母類型是“權威型”,就是對娃的要求比較高,但也能及時給出及時的、合理的、平等的響應。

其他三種都不好,各有各的隐患——

獨裁型家長逼着孩子學這學那,不理會孩子的回報,一意孤行地拔苗助長,這種低響應型的霸權家長,容易把孩子逼出心理問題。

忽略型家長打着“純快樂教育”的“放養”旗号,對孩子要求過低,而且還不在乎孩子的需求。放任無度也會讓孩子自尊心受挫,産生一些自卑或者缺愛的心理問題。

溺愛型家長啥事都依着娃,整個一個“沒有要求隻有順從”,溺愛的危害已經不需要多說了,大家都應該明白。

如果換一種更淺顯易懂的表達,就可以參考下圖。

學習困難門診的号,每天有家長搶不到

是以大家隻要仔細想一想,大概也就明白為什麼現在有問題的孩子那麼多,「學習困難門診」一号難求了。

更吊詭的是,比起「學習困難」的孩子,其實有些家長似乎更應該接受治療。

據說現在帶孩子去看「學習困難門診」的大約有20%的孩子是根本沒有問題的。

換句話說,是這些小孩的家長給孩子“自我診斷”,得出了“學習困難”的結論,然後帶着孩子來“治病”。

學習困難門診的号,每天有家長搶不到

隻是因為孩子沒有達到家長的預期,他們就認為孩子“學習困難”。

也許隻有當孩子學習成績出類拔萃、每次都能讓家長臉上有光時,在他們眼裡娃才叫“沒有困難”?

如果他們知道了在兒童的“心理韌性”中家長的“保護性因素”是最重要的一環,他們還會隻圖臉上有光,不管孩子健康嗎?

學習困難門診的号,每天有家長搶不到

其實我挺建議在這些「學習困難門診」旁邊,增開一個輔助門診,叫「育兒困難門診」。

家長也都是第一次當家長,有問題也很正常啊,可能是真的搞不清到底是自己的問題還是孩子的問題,既然學習困難需要治療,育兒困難就不能給治治嘛?

一旦「學習困難門診」的醫生确診孩子沒有問題,立刻就可以把家長轉診到隔壁的「育兒困難門診」,給他們診斷一下自己的問題在哪,該疏導疏導,該開藥開藥。

這年頭,當家長的看個「困難門診」真的不丢人,大家都健康才是真的健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