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晶片的現狀和機遇:荷蘭ASML公司不得不低頭

晶片是資訊時代的基石,也是國家科技實力的重要展現。近年來,随着新基建和數字經濟的發展,中國晶片産業迎來了快速增長的機遇,但同時也面臨着國内外環境的多重挑戰。本文将從晶片産業鍊的各個環節,分析中國晶片産業的現狀、問題和前景。

中國晶片的現狀和機遇:荷蘭ASML公司不得不低頭

一、晶片産業鍊概述

晶片産業鍊一般包括以下幾個環節:晶片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EDA工具、晶片原材料和半導體裝置。其中,晶片設計是晶片産業鍊的上遊,決定了晶片的性能和功能;晶圓制造是晶片産業鍊的中遊,決定了晶片的成本和産能;封裝測試是晶片産業鍊的下遊,決定了晶片的品質和可靠性;EDA工具是晶片設計和制造的重要支撐,提供了軟體平台和技術服務;晶片原材料和半導體裝置是晶片産業鍊的基礎,提供了硬體設施和物料供應。

中國晶片的現狀和機遇:荷蘭ASML公司不得不低頭

二、中國晶片産業現狀

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2020年中國晶片産業銷售額增長17.8%,達到8911億元人民币。銷售額井噴是一方面,此外需求也在不斷上漲。根據IC Insights 和中國海關的資料,2020年,中國晶片行業需求額高達1434億美元。然而在銷售額和需求都不斷攀升的情況下,中國晶片行業的發展仍存在許多的問題。資料顯示,中國大陸境内所有晶片制造企業(包括外資廠)能夠供給的産能價值為227億美元,自給率隻有區區15.9%。

中國晶片的現狀和機遇:荷蘭ASML公司不得不低頭

從晶片産業鍊各環節來看,中國在不同領域的表現也有所差異。具體如下:

(1)晶片設計

在中低端方面,中國有衆多優秀的晶片設計公司,涵蓋了射頻晶片、觸控晶片、閃存晶片、存儲器晶片、藍牙晶片、顯示驅動晶片等多個種類,在部分領域已經處于全球領先狀态。例如,在顯示驅動晶片領域,國内企業奇景光電(Himax)首次進入全球營收十強的IC設計廠商;在存儲器領域,國内企業長江存儲已經實作了64層3D NAND閃存的量産,并正在研發128層産品。

在高端方面,中國在處理器、圖形處理器(GPU)、通信基帶等領域與國外相比,差距仍不小。例如,在手機處理器領域,目前全球市場主要由美國高通、台灣聯發科、南韓三星等公司占據。國内唯一能夠與之抗衡的華為海思受到美國制裁影響,無法續續供應晶片,導緻其手機業務受到嚴重沖擊。目前,國内其他企業在基帶晶片的研發方面還有很大的空間,比如紫光展銳、中興微電子等。

中國晶片的現狀和機遇:荷蘭ASML公司不得不低頭

在GPU晶片領域,中國與國外的差距更為明顯。GPU晶片主要用于圖形處理和人工智能計算,是高性能計算的核心元件。目前,全球GPU晶片市場幾乎被美國的英偉達和AMD壟斷,英偉達更是在遊戲顯示卡和資料中心領域占據了絕對優勢。國内在GPU晶片方面的研發還處于起步階段,隻有少數企業如景嘉微、中科曙光等在嘗試突破。但與國外相比,國内企業在技術水準、生産工藝、市場佔有率等方面都有很大差距。

(2)晶圓制造

晶圓制造是晶片産業鍊中最核心也最困難的環節,涉及到複雜的工藝流程、精密的裝置、高昂的投資和嚴苛的品質控制。目前,全球晶圓制造市場由台積電、三星、英特爾等少數幾家企業壟斷,其中台積電更是以超過50%的市場佔有率遙遙領先。台積電目前已經實作了5納米工藝的量産,并正在研發3納米甚至2納米工藝。

中國在晶圓制造方面的發展相對滞後,主要原因是缺乏先進的半導體裝置和材料,以及長期受到國外技術封鎖和制裁的影響。目前,中國最先進的晶圓制造企業是中芯國際,其最新的14納米工藝已經開始量産,并計劃在2022年實作12納米工藝的量産。但與台積電等國際巨頭相比,中芯國際仍有兩三代的技術差距。此外,中國還有華微電子、紫光集團等一批晶圓制造企業,在28納米及以下工藝方面也有一定的進展。

(3)封裝測試

封裝測試是晶片産業鍊中最接近終端市場的環節,主要負責将晶圓上的晶片切割、封裝、測試後傳遞給客戶。封裝測試環節對晶片的性能、品質、可靠性和成本都有重要影響。目前,全球封裝測試市場由台灣省和南韓等地區的企業占據主導地位,其中台灣省旺宏電子、日月光半導體等企業更是以高端封裝技術聞名于世。

中國晶片的現狀和機遇:荷蘭ASML公司不得不低頭

中國在封裝測試方面相對較強,擁有一批具有規模和競争力的企業,如長電科技、華天科技、通富微電等。這些企業不僅為國内外客戶提供優質服務,也為國内自主創新提供了支撐。但與此同時,中國在高端封裝領域尚未形成規模化的産業鍊,主要依賴于進口,尤其是對高端封裝材料的需求較大。随着國内智能終端産品的不斷更新,對高端封裝材料的需求将進一步增加,國内企業有望在技術突破和市場拓展方面取得更多進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