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營運商财報解讀:“第二曲線”成為“魔法藥水”

作者:通信世界
營運商财報解讀:“第二曲線”成為“魔法藥水”

随着3月23日中國移動釋出2022年财報,三大營運商2022年“成績單”悉數公布。在宏觀經濟承壓前行、“人口紅利”增長見頂、傳統業務疲态漸顯的背景下,三大營運商能夠取得8%以上的營收增長率和6%以上的淨利潤增長率,可謂是“逆勢而上、殊為不易”。如此亮麗的“成績單”,也為業界帶來了融融暖意。

能夠突破大環境限制,實作主要名額強勁增長,三大營運商深耕“第二曲線”功不可沒。當作為“第一曲線”的傳統業務增長乏力之時,營運商迎接數字經濟浪潮,暢通連接配接“大動脈”,穿越成長周期,打造“第二曲線”。營運商在此次披露的财報中紛紛提及:“第二曲線”加速發展、打造“第二曲線”取得積極成效……

蝶變“第二曲線”

财報資料顯示,2022年中國電信實作營收4814.48億元,同比增長9.5%;中國移動實作營收9372.59億元,同比增長10.5%;中國聯通實作營收3549.44億元,同比增長8.3%。中國電信淨利潤為275.93億元,同比增長6.3%;中國移動淨利潤為1254.59億元,同比增長8.0%;中國聯通淨利潤為167.45億元,同比增長16.5%。無論從營收還是從淨利潤來看,三大營運商的财務資料均令業界倍感振奮。

在總體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下,不同業務的發展卻快慢不一。以中國電信為例,其2022年實作基礎業務收入3096億元,同比增長4%,拉動收入增長2.9個百分點;實作産業數字化收入1178億元,同比增長19.7%,拉動收入增長4.7個百分點。“基礎業務作為基本盤、産業數字化業務作為新引擎”的格局清晰可見。這裡的産業數字化即“第二曲線”。

在資訊通信行業,“第二曲線”的首位提出者是中國移動董事長楊傑。在2021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楊傑表示:“營運商把握數字經濟機遇,關鍵就是要通過數智化轉型,形成以網絡為基礎、資訊技術和資料要素為驅動的新增長模式,打造自身發展的‘第二曲線’,在助力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

目前,發展“第二曲線”已經成為三大營運商的共識。營運商積極探索“第二曲線”,并賦予了其不同的内涵,比如中國移動稱之為數字化轉型,中國電信稱之為産業數字化,中國聯通稱之為産業網際網路。

從2022年财報看,三大營運商的“第二曲線”增勢強勁,成為拉動收入增長的重要力量。除上述的中國電信外,中國移動2022年實作數字化轉型收入2076億元,同比增長30.3%;中國聯通實作産業網際網路收入705億元,同比增長28.6%。三大營運商“第二曲線”具體規模和在通信服務收入中的占比見表1。

表1 三大營運商“第二曲線”相關業務規模及占比

營運商财報解讀:“第二曲線”成為“魔法藥水”

當傳統業務增長觸頂時,三大營運商正穿越“第一曲線”的成長周期,以資料中心、雲計算、大資料、物聯網等為着力點,打造數字化轉型的“第二曲線”,賦能數字經濟高品質發展,開辟新的“藍海”空間。

“花開”多個領域

雖然三大營運商對于“第二曲線”的定義不盡相同,但是雲計算、物聯網、5G專網、安全等已成為共同選項。營運商在這些細分領域表現亮眼,近年來增長速度非常可觀。

作為“第二曲線”的核心,三大營運商在雲業務方面跑出了新速度。2022年,中國電信天翼雲實作營收579億元,同比增長108%;中國移動雲業務實作營收503億元,同比增長108%;中國聯通雲業務實作營收361億元,同比增長121%。這是繼2021年大幅增長後,營運商雲業務再度實作快速增長,雲業務已經成為“第二曲線”的重要組成。表2為三大營運商近年來的雲業務收入規模及增速。

表2 三大營運商雲業務收入規模及增速

營運商财報解讀:“第二曲線”成為“魔法藥水”

2022年,三大營運商均實作了“物超人”,物聯網也是以成為營運商收入增長的重要支柱。中國電信物聯網收入達40.1億元,同比增長40.2%,連接配接規模超4億。中國聯通物聯網收入達86億元,同比增長42%,物聯網連接配接數約為3.9億,5G連接配接新增市場佔有率接近七成。中國移動物聯網收入154.4億元,同比增長35.5%,物聯網連接配接數達16.9億,總連接配接規模成為全球第一。

以5G網絡為依托,三大營運商聚焦行業應用市場,建構數字化平台底座,持續沉澱原子能力,推動5G行業應用及數字平台縱深發展,充分釋放5G網絡的價值。中國電信聚焦5G行業應用場景,累計發展近1.5萬個5G to B商用項目,其中2022年新增項目超過8000個。中國移動累計簽約5G行業商用案例超過1.8萬個,2022年帶動DICT項目簽約金額達到365億元,5G專網收入達到25.5億元,同比增長107.4%。中國聯通累計打造1.6萬多個5G規模化應用項目,規模複制到國民經濟52個大類,打造了1600餘個5G全連接配接工廠。

此外,營運商在網絡安全、大資料、AI等闆塊多點發力,實作了多個領域業績的快速增長,推動營運商“第二曲線”持續上揚。

重構估值模型

英國管理大師查爾斯·漢迪在《第二曲線:跨越“S型曲線”的二次增長》中寫道:“在第一曲線達到巅峰之前,找到驅動企業二次騰飛的第二曲線,且第二曲線必須在第一曲線達到頂點之前開始增長,企業永續增長的願景才能實作。”

目前,三大營運商正穿越“第一曲線”的成長周期,繪就持續增長的“第二曲線”,着力打造新的差異化競争優勢,迸發出了全新的增長活力。這也證明,營運商把握數字經濟時代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的綜合資訊服務需求,探索高品質發展道路的嘗試已取得初步成功。

随着“第二曲線”的出現,營運商的估值模型也需重新架構。正如中國聯通董事長劉烈宏所言:“今天的中國聯通,正在從傳統‘管道’營運商向數字科技領軍企業加速轉型,聯接規模和聯接結構、核心功能、服務和賦能水準、發展理念都實作了轉型更新,打破了傳統營運商連接配接‘管道’、惡性競争和創新不足的三大估值‘天花闆’。僅用衡量聯接價值的‘一把直尺’,已經量不出五大賽道價值的‘多元空間’,至少需要‘五把尺子’甚至更多的模型來測算。”

展望2023年,數字中國建設走向深入,數字經濟空間無可限量,為行業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是以,打造“第二曲線”、奮楫數字經濟“主航道”仍将是三大營運商的必然選擇。

在釋出财報的同時,三大營運商也披露了2023年投資方向。據悉,中國電信将38.4%的資本開支投向産業網際網路,較2022年29.3%的占比大幅增長;中國移動将加大對于算力和能力的投資,減少對連接配接的投資;中國聯通雖然沒有公布具體投資方向,但是提出要進一步加強數字化轉型,提升數字化賦能生産經營能力。

相信未來,随着投資力度的持續加大,營運商轉型的步伐将更加穩健,“第二曲線”也将不斷上揚、愈加清晰。

END

作者:山東工商學院法學系 于宗平

責編/版式:王禹蓉

稽核:舒文瓊

監制:劉啟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