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娃哈哈不是“老古董”?尋找第二曲線

作者:嘿财經

娃哈哈賣童裝能否成功?

“再造一個娃哈哈”能實作嗎?

面對新老玩家激烈競逐,不斷“内卷”的飲料市場,缺乏能“跑出來”的創新爆品的娃哈哈,留給消費者的仍舊是AD鈣、營養快線、八寶粥等産品。

時隔20年娃哈哈再度撿起曾“夭折”的童裝業務,并全面布局電商管道。面對業績、品牌力、爆品等市場考驗,娃哈哈亟待打造第二增長曲線。

娃哈哈老了?

建立于1987年的娃哈哈,其三大法寶:AD鈣、營養快線、八寶粥,陪伴了不少80後、90後消費者的童年,也讓娃哈哈曾經成為中國最大,全球第五的食品飲料生産企業,穩坐國内行業的“老大”地位。

對于未來的發展,娃哈哈集團創始人宗慶後曾信心滿滿:“飲料行業永不過時,永遠是朝陽行業。”

的确,随着生活水準的快速提高,消費者對飲料産品的需求不斷擴大、更新。艾媒咨詢資料顯示,2010年-2021年期間,中國休閑食品行業市場規模從4100億元持續增長至11562億元。

但對于單一品牌或品類而言,消費者永遠是喜新厭舊的。

為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品牌們須使出“十八般武藝”,講好品牌故事,持續推出新産品、新概念,以刺激消費者。

例如當下飲料行業“風頭正盛”的新銳品牌元氣森林,初創的“零糖”氣泡水精準踩中消費者的健康需求,成功掀起了業内一股“零糖”熱潮。

元氣森林、喜茶、奈雪的茶等新秀,與農夫山泉、可口可樂、統一等老牌之間互相“内卷”,不斷推陳出新,争相打造更有創意、更健康、更高端的産品。

轉眼間,飲料賽道上已經擠滿了新的競争對手。逐漸感受到危機感的娃哈哈開始“坐不住”了。

為了證明自己不是“老古董”,娃哈哈十分熱衷于年輕化營銷,不僅換掉了營養快線10年的包裝,和鐘薛高聯名推出“未成年雪糕”,又和泡泡瑪特推出業界首款盲盒,還花高價錢請王一博、許光漢等流量明星代言等等。

娃哈哈不是“老古董”?尋找第二曲線

在産品疊代上,娃哈哈跟随市場風向,推出的“非常可樂”、“生氣波波”等新品,新産品達200多個品種,但大多是火速上線又火速下線,沒有在市場掀起一絲波瀾。

一系列轉型動作下來,娃哈哈并未能逆轉品牌和産品老化的問題,留在人們心中的仍舊是AD鈣、八寶粥、爽歪歪等以往爆品。

縱觀娃哈哈以往的爆款單品,“兒童營養液”、AD鈣奶、營養快線分别對标廣州太陽神、樂百氏鈣奶、小洋人妙戀。

在如今重視創新的競争環境下,“跟風”狀态的娃哈哈,在消費者心中已經有些“老”了。

哇哈哈在2013年營收達到783億元的巅峰後,便開始出現下滑,業績增長乏力。2020年娃哈哈全年營收為439億元。

與此同時,市場上的娃哈哈産品,也逐漸被康師傅、元氣森林等品牌所擠壓。

尋找第二曲線

打造千億級企業,“再造一個娃哈哈”,是宗慶後一直以來的目标。

為實作這一目标,娃哈哈這些年來不斷跨界到白酒、奶茶、奶粉等行業,企圖拉出發展“第二曲線”。

此前在2002年,娃哈哈集團便與香港達利集團,共同投資組建娃哈哈服飾有限公司,以貼牌和加盟為主要模式發展童裝。但由于市場競争激烈,娃哈哈童裝業務多年來毫無起色,最終“铩羽而歸”。

最近兩年在三胎政策的推動下,大陸龐大的兒童人口将持續增長,童裝市場也有望随之擴大。據歐睿咨詢資料,2019年行業市場規模約為2391億元,預測到2024年将超過4000億元。

或許是看中了不斷增長的中國童裝市場規模,近期,娃哈哈又“折騰”起了童裝。

但與二十年前不同,這次娃哈哈童裝的主要“戰場”選擇了線上電商,已入駐了天貓、抖音、小紅書等平台。截至1月10日,天貓娃哈哈童裝旗艦店内,有26個産品連結,童裝價格都在99-519元區間。單件産品的付款人數大多為0,最多的顯示19人付款。

2022年12月20日,娃哈哈的一款主推童裝登上了羅永浩的淘寶直播間。該款産品的當月銷量17件。

娃哈哈不是“老古董”?尋找第二曲線

截至2023年1月10日,抖音平台“娃哈哈童裝旗艦店”賬号,店鋪内有22款産品,領劵後價格區間在89-399元,銷量最高售出84件。

此外,從2022年12月中旬開始,娃哈哈童裝便連續進行了多場抖音帶貨直播。1月9日,直播間觀看人數大多數時候不超過兩位數。

娃哈哈不是“老古董”?尋找第二曲線

目前的童裝市場仍處于極其分散的局面,相關企業數量達46萬家,競争的激烈程度不輸飲料市場。

哇哈哈不僅要面對各種專注童裝的中獨幕喜劇牌,還要直面早早入場的森馬、安踏、特步等國産品牌,以及阿迪達斯、耐克等國際服裝大牌的沖擊。

作為童裝行業的“新手”,娃哈哈亟待确立差異化的核心競争力,要想将童裝業務發展成為“第二曲線”,并不輕松。

電商“輕裝上陣”

以管道起家的,娃哈哈通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全國擁有的近萬家經銷商、超十萬家批發商、300多萬個零售終端,共同編織成一張密不透風的管道網,滲透能力極強。

獨特的聯銷體模式加上強大的分銷管道,是娃哈哈成為飲料行業巨頭的關鍵。

近年來新消費趨勢推動下,除了産品更新換代、品牌百花齊放,整個零售行業還迎來了關鍵的變化——電商管道的崛起。

電商逐漸成為品牌進行營銷、銷售的新場地。為了不被市場“抛棄”,白象、蜂花、鴻星爾克等國貨老品牌,積極布局,紛紛搭上電商轉型快車。

就連娃哈哈的競争對手之一旺旺集團,也在前不久公布的半年報中着重提到:“集團積極拓展電商新模式,如内容電商、社交電商、生鮮電商、社群團購等模式,電商新模式于2022财年上半年取得過億人民币的收益。”

此前,宗慶後曾信心十足地放言道:“電商沖擊不了娃哈哈。”

但随着管道局勢的變化以及銷售業績的持續下滑,在宗馥莉接替了父親清宗慶後,便積極開始電商管道的開發。

2020年3月,娃哈哈集團成立了電子商務公司:杭州娃哈哈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并打造了包含保健品“康有利”等4個電商平台。

娃哈哈不是“老古董”?尋找第二曲線

娃哈哈還入駐了天貓、抖音商城等各大電商平台。抖音賬号“娃哈哈官方旗艦店”每天晚上都會進行直播。在2023年1月9日的直播中,實時觀看人數基本在1000左右。

娃哈哈不是“老古董”?尋找第二曲線

同時,娃哈哈活躍在抖音、快手、小紅書等社交平台,結合熱度話題,展開以情懷和國潮風為主題的品牌營銷。

2021年,娃哈哈借助在電商管道的幫助下,将營收拉回到519.15億元,同比增長18.04%,但跟巅峰時期相比仍有較大距離。

娃哈哈,能憑借跨界業務、電商布局以及推出的新品,實作“再造一個娃哈哈”的目标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