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阿裡雲的冬天

阿裡雲的冬天,來得早了一些。

業績增長失速,高管持續動蕩,讓阿裡巴巴主營業務中最值得對外述說的技術支撐阿裡雲,有些早衰之相。

不久前,阿裡巴巴2023财年第三财季财報公布,阿裡巴巴雲業務收入201.79億元,同比僅增長3%。上一個季度,阿裡雲收入的同比增幅是4%,再前一季度,這個增速為10%。而在2021财年Q3,也就是兩年前,阿裡雲的收入增幅還高達50%。這還不是阿裡雲營收的最高增速。

除了業績增長失速,去年12月,阿裡雲香港機房發生嚴重當機事故。不久後,阿裡雲高管迅速進行人事調整,阿裡雲原CEO張劍鋒卸任,張勇親自下場接任阿裡雲CEO。

這顯示出,阿裡巴巴對于阿裡雲的不滿已經上升到了高層。

對于高管的巨變,張勇給出的解釋是,“之是以作出這樣的決定,正是因為雲計算是阿裡巴巴面向未來的核心戰略之一。創新和其他新技術不僅對阿裡雲,也對阿裡巴巴集團的未來有關鍵影響。同時,阿裡雲也是阿裡全面劄根實體經濟、服務數實融合的基本支撐。”

至于業績增長失速,阿裡巴巴在财報中表示,阿裡雲營收增長主要由公有雲的收入健康增長所驅動,部分被混合雲收入下跌所抵消,這是由于阿裡雲持續推動高品質及經常性收入增長所緻。

理由很充足,但是也很現實。阿裡雲對阿裡很重要,但是之前沒做好?收入增不動,是之前的營收結構品質不高?

總之,阿裡雲之前不夠好,組織上需要換人,業務上需要調整結構。這些讓阿裡雲從曾經高速增長,欣欣向榮的朝陽業務,還沒盈利就開始入冬。

這背後,阿裡雲經曆了什麼,現在阿裡雲處境如何,未來阿裡雲還有望重新找回增長嗎?

12月的香港滑鐵盧

2022年12月中旬的一次故障,讓阿裡雲整個業務都遭遇了靈魂拷問。

據界面新聞,2022年12月18日,阿裡雲位于香港的資料中心因制冷故障發生當機事故。這也是阿裡雲營運十多年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大規模故障,造成多項服務一度無法使用,多個大客戶受到影響。

據一位阿裡雲員工證明,上述全員信發出後,阿裡雲員工也收到了一封來自張勇約800字的内部信。信中超過20次強調了客戶的重要性,且措辭嚴厲,“我們必須将客戶的信任視為生命。”“任何故障,對于阿裡是萬分之一、百萬分之一的機率,但發生在客戶身上就是百分之百。”“客戶第一不是高高挂在公司牆上的裝飾。”

如此言辭激烈的批評,顯示出張勇對于阿裡雲的不滿在這次當機事件中得到了總爆發。

在跨年前夕的2022年12月29日,張勇以一封全員郵件宣布了阿裡雲的組織架構調整:張建鋒不再擔任阿裡雲智能總裁,但繼續擔任達摩院院長,張勇将兼任阿裡雲智能總裁。

雲服務的安全性一直是行業客戶關注的首要問題。而在香港當機事故之前,阿裡雲已經在安全性這件事上栽過大跟頭。

2021年12月23日,阿裡雲發文曝光了自身發現了log4j2高危漏洞,但是未及時上報該漏洞資訊。

當時,阿裡雲發現漏洞後并未及時向上彙報,僅按照慣例通過郵件上報給了軟體開發公司阿帕奇軟體基金,導緻國内在一個月之後才從公開管道了解到這一漏洞情況。

這次安全事故問題,直接導緻2021年12月,阿裡雲被工信部官宣暫停合作機關6個月。

持續的重大安全事件,無疑已經讓阿裡高層對阿裡雲的高管失去了信心和耐心。在張勇的集團全員信中,提到“穩定和安全是對客戶最基本的責任。我們要始終秉持敬畏之心,不辜負客戶的信任和依托。”

同樣的不滿和失望,還展現在阿裡雲的增速持續放緩,并未幾近失速的業務狀況。

阿裡雲失速

曾幾何時,阿裡雲是中國雲計算的開拓者。

早在 2010 年的“直擊IT領袖峰會”上,李彥宏、馬化騰和馬雲對雲計算的看法很不一緻。當時馬雲是對雲計算的未來充滿希冀。

此後随着海外幾大網際網路巨頭的雲計算業務爆發,2009年成立的阿裡雲也迎來了爆發式增長。

2015年到2019年,阿裡雲年營收從30億元迅速漲到了400億元。

當時的阿裡雲内部這樣自我評價,“中國有兩朵雲,一朵是阿裡雲,一朵叫其他雲”“市場佔有率是第 2-9 名之和”。

2018年,阿裡雲在體量龐大和國内市場占有率絕對第一的規模之下,營收增速達到了驚人的超過80%。

從2020年開始,阿裡雲增速開始斷崖式下跌。

2022年開始,不少評論認為,整體雲服務行業的冬天來了。事實真的如此嗎?

從全球主要雲服務公司公布的2022年雲服務業務的業績情況看,雲服務在全球遠未入冬。

2022年,微軟雲Azure總營收1012億美元,同比增長26.5%,毛利率72%,同比2021年的70.3%改善1.7%;

亞馬遜AWS 在2022年總營收801億美元,同比增長29.4%,營業利潤228億美元,營業利潤率為28.7%;

2022年,谷歌雲總營收263億美元,同比增長37.3%。營業利潤為-30億美元,營業利潤率為-11.3%,營業利潤率相比2021年的-16.5%改善5.2%。

從海外幾大雲服務巨頭的整體業績表現來看,各家營收仍保持了中高速度增長,增速都在30%左右,其中微軟Azure和亞馬遜AWS都實作了高額盈利,微軟Azure營業利潤高達350億美元,亞馬遜AWS盈利228億美元。

再轉回國内,雲服務市場也并未有入冬的迹象,反倒在經濟整體疲軟的背景下維持了不錯的整體增長态勢。

IDC最新報告顯示,2022上半年中國公有雲服務市場整體規模(IaaS/PaaS/SaaS)達到 165.8億美元,雖然增速有所放緩,但仍保持在30.7%。到2024年,中國公有雲市場的全球占比将從2020年的6.5%提升到10.5%以上。

中信證券研報認為,傳統企業和政企領域将成為市場增長的主要驅動力,相比于過去的同質化低水準競争,現在的雲服務廠商們已經開始向垂直深度融合行業轉變。

顯然,仍然迅猛發展的雲服務行業中,并不是所有雲服務廠商都享受到同樣的市場紅利,阿裡雲的增長失速具有獨特性。

三大痼疾

現實和資料顯示,阿裡雲的增長失速,并不是行業入冬的普遍現象,那麼可能更多還是自身的獨特問題。

在我們看來,阿裡雲主要的問題是未能适應雲服務産業的整體發展和轉向,将自身的「主角光環」置于時代和産業發展之前。

第一,阿裡雲的産品,長期為消費網際網路服務,在産業網際網路上并不通用。

服務阿裡自身合作夥伴,尤其是電商業務上合作夥伴起家的阿裡雲,在産品端似乎并未為産業網際網路的客戶準備好定制化的産品。

阿裡雲整個公司的産品起家是為消費網際網路服務,用伺服器和技術,推出标準化産品,服務商家,且不斷在客戶中複制推廣,逐漸實作産品的演進更新。善于打造标準化産品,阿裡雲不需要跟客戶過多地接觸,隻需要做好接口,就可以讓成千上萬的銷售去售賣。

而在産業網際網路上,阿裡雲服務的客戶就從萬千中小商家變成了政企客戶,這就完全和此前的标準化産品,大規模複制推廣的邏輯完全不一樣了。政企客戶需要基于他們企業自身的業務場景、業務流程、資訊規劃、痛點和需求而定制化地打造出一套完全适合自身的解決方案。

阿裡雲并未适應這種轉變。這也就造成了過去幾年,阿裡雲接連丢失不少政府和央國企的雲服務和智能化改造的訂單。

第二,公司基因理念與政企不合,難以适應從雲計算廠商轉化為雲服務廠商的定位。

在産業網際網路階段,雲服務的客戶從廣大網際網路公司以及受網際網路影響的一批新興公司,轉向了政企客戶。

雲服務行業的發展,也從拼伺服器拼算力到拼服務的新階段。雲廠商的産品也從雲計算向雲服務轉變。

在政企雲服務市場,阿裡的很多理念就失效了。屢屢出現的資訊安全問題,代表了阿裡雲長期以來的安全意識淡薄。資訊安全問題,在廣大消費網際網路客戶看來可能不是大問題,但在政企客戶看來,卻是不能接受的底線和紅線。

基因與理念上的不合,阿裡顯然也看到了阿裡雲這一層面的問題。阿裡雲希望從高管換人的角度來解決這個水土不服的問題。

2022年,阿裡雲引入前華為雲高管蔡英華。從蔡英華的過往履曆來看,他曾力推華為中國政企業務轉型,主導搭建了分銷管道及合作夥伴生态,擅長搭建生态體系。

第三,仍然适用網際網路公司考核機制,未轉換到服務産業網際網路思維。

産業網際網路階段,每個項目從立項到執行和回款的周期是非常漫長的,甚至很多項目都需要到應用落地階段。

但是據了解,此前阿裡雲内部的考核機制仍然沿用了網際網路公司的正常季度考核機制,每季度考核一次業績額和銷售額。

這種短視的考核方式,在消費網際網路階段是奏效的,因為一切以流量和即時可見的銷售結果為目标。但是到了産業網際網路階段,阿裡雲沿用的這種考核機制,極易讓很多政企大客戶的大單和超長大單雖然總額吸引人,但是因為考核問題陷入無人跟蹤的局面。

曾經不可一世的阿裡巴巴和阿裡雲,依賴自身的消費網際網路時代超級平台的流量、合夥夥伴以及技術優勢,将阿裡雲推到了一個巅峰。

但是,當雲服務行業進入産業網際網路階段的市場競争之中,阿裡雲習慣的那套理念、打法、産品思路甚至是考核方法都不再适用。

在面對政企市場時,阿裡雲不僅需要和華為雲這樣擅長政企業務的私企直接貼身肉搏,還要與蜂擁而至的國資雲直接競争。

如果不能及時調整自身狀态,改掉自身痼疾,阿裡雲的增速放緩和業務錯漏,恐怕還會繼續出現。

2023年,換帥之後的阿裡雲,急需向外界給出這些問題的答案。而入冬的阿裡雲,留給張勇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