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足球職業化三十年,落得個竹籃打水一場空!

回望中國足球,從1992年“紅山口會議”确定中國足球走職業化之路至今已經整整30年了,但這30年中,中國職業聯賽始至今未能建立起自己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職業體系。從1994年第一屆甲A職業聯賽拉開大幕到現在的中超,30年内中國球迷經曆了“八冠王”大連萬達的消失、“十冠王”遼甯隊的消失,如今面對又一個“八冠王”廣州隊的降級,揭示中國足球職業體系徹底失敗。

中國足球職業化三十年,落得個竹籃打水一場空!

中國足球沖出亞洲,走向世界是中國足球人幾代人的夢想。在改革開放以後,中國足球舉國體制的培養模式和運作模式受到沖擊,加之中國足球成績始終不見起色,總是在關鍵的時刻輸最關鍵的球,總是在關鍵時刻輸最不該輸的球,深深刺痛了中國人。中國足球改革,向世界足球強國、足球強隊學習,成了中國足球的必然選擇。中國足球職業化成了必然趨勢,成了拯救中國足球的“救命稻草”。随後,中國足球職業化改革開始,成立了中國足協,成立中國足球俱樂部,開始了甲A聯賽,甚至更新到後來的中超聯賽。其中國足球職業化及其過程不再詳述,國人有目共睹。

中國足球職業化三十年,落得個竹籃打水一場空!

遺憾的是,當國中國足球走向職業化之路的動機與出發點本身就值得商榷。因為中國足球追求的是成績、追求的是一個标志性的結果,是以,當中國男足在2001年曆史性地獲得世界杯出線權、終于有了一個所謂“标志性的成果”時,中國足球過去這20年來的發展又呈現一番怎樣的情景?我們的足球職業化之路的學習過程,真的是“取其糟粕,去其精華”,我們的足球沒有學來足球強國、世界強隊的先進管理理念和先進運作模式,卻無師自通的學會了假球、黑哨、賭球和各種肮髒的内部交易,丢失了中國足球老一代足球人傳承下來的“精氣神”。而中國足球隊更是從亞洲強隊堕落到了亞洲三流球隊,隻是一個亞洲十二強賽赢球就樂瘋了足協主席陳戌源,醜态百出令人作嘔!

中國足球職業化三十年,落得個竹籃打水一場空!

無數足球人和有志投資中國足球的俱樂部紛紛退出,“八冠王”大連萬達的消失、“十冠王”遼甯隊的消失,如今面對又一個“八冠王”廣州隊的降級,到現在整個中國足球聯賽處于難以為繼的狀态,是整個中國各個層面對中國足球的徹底絕望。當年遼甯的大連、沈陽,上海,廣州等地,有着良好的足球基礎,有着深厚的足球土壤,有着鼎力支援足球商業化運作的企業,但是這些現在都消失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中國足球還靠什麼賴以生存,更何談發展!

中國足球職業化三十年,落得個竹籃打水一場空!

中國足球職業化之路讓中國足球人搞成了自絕之路,變成了自掘墳墓。中國足球職業化之路讓中國足球人搞成了每隔十年就不得不要開展一次反腐敗行動的惡性循環之路。中國足球職業化搞到現在變成了一地雞毛。真是讓人惋惜,讓人痛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