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青少年心理:青少年自傷,說不出的痛,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青少年心理:青少年自傷,說不出的痛,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上世紀70年代,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上映了動畫電影《哪吒鬧海》。

青少年心理:青少年自傷,說不出的痛,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關于哪吒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熟悉。哪吒剔骨還父,削肉還母,身着白衣倒在血泊。

這種在肉身上與父母的決裂,達到了中國傳統文化“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的語境下,一切叛逆者所無法企及的巅峰。

面對親子間話語權不對等,他斬斷的實際上是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的思想禁锢,而如今,青少年群體中的“哪吒情節”仍然不時複現。

青少年心理:青少年自傷,說不出的痛,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其實我并不是想自殺,我可惜命了,我才不會讓自己死呢。”珍珍低着頭跟咨詢師說。

今年讀高一的珍珍,因為有過自傷行為,與父母一起來到咨詢室進行心理咨詢。

珍珍媽媽跟咨詢師講述,珍珍從小性格就挺執拗的,因為國小之前是給爺爺奶奶帶的,跟爺爺奶奶比較親;

後來跟父母一起生活時,因為媽媽比較重視學習,對珍珍也比較嚴格,是以親子關系并不是很好。

珍珍認定的東西不能輕易更改,也是以常常會跟父母起沖突,一開始隻是頂嘴哭鬧,後來鬧起了絕食。

而在一次跟父母的劇烈争吵後,珍珍自己躲在房間裡劃傷了手臂,被媽媽發現後及時送去了醫院,所幸的是傷口沒有傷到要害。

父母是以将珍珍周末的補習班取消,經常帶珍珍出去玩,希望能讓她放松一下。

後來,因為寒假媽媽報了補習班,珍珍沒辦法回老家陪爺爺奶奶,母女倆又一次發生沖突,沖動之下,珍珍當做媽媽的面又一次劃傷了手臂,媽媽不得不妥協。

之後,父母很擔心珍珍的身心健康,于是說服了珍珍一起來到咨詢室。

珍珍:“其實我一開始并沒有想過要傷害自己,但每一次無論我怎麼跟媽媽說,媽媽卻怎麼都聽不進去。

我知道自己鬧絕食不好,但我真的不知道該怎樣才能讓爸爸媽媽聽到我說的話。

在他們眼裡,我做什麼都是在瞎胡鬧,我真的好絕望,我好像在面對一扇怎麼敲都不會打開的門,我是真的沒辦法了。”

青少年心理:青少年自傷,說不出的痛,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我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為什麼她會變成這樣子呢?

我們現在什麼重話都不敢說了,在家裡都是她說了算,她說要吃什麼,要做什麼,我們都聽她的,什麼意見都不敢說了,就怕刺激到她。

她還要我們怎麼做?我之前聽其他家長講,他們家小孩也有出現這樣的行為,還說現在的學生之間就流行這樣的風氣。老師你說她是不是在學校學壞了呢?

要是換個學校會不會好點呢?”珍珍媽媽邊說邊哭,迫切希望咨詢師能夠告訴她下一步該怎麼做。

青少年心理:青少年自傷,說不出的痛,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在《折翼的精靈:青少年自傷心理幹預與預防》中,将自傷行為定義為一種情緒管理障礙。

自傷者一般是以這樣的方式來消解洶湧而來的情緒痛苦,或是進行自我懲罰,又或是以此來尋求刺激或是控制他人等。

而在衆多關于青少年自傷行為的研究中也指出,情緒管理是青少年采取自傷行為報告比例最高的功能之一。

也就是說,自傷是青少年們面對洶湧而來的負面情緒時采取的應對和保護自己的方式,或許難以被衆人了解和接受,但對于他們來說是有用的。

那麼,促使他們做出傷害自己身體行為的背後,有着怎樣的心理動機呢?

01

親子之間的互動模式,孩子以此來表達情緒需求

我們會如何體驗和表達自己的情緒,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能力,而是一項在關系互動中慢慢學習發展的能力。

而我們最先開始“修”這門功課時,是在與我們關系最緊密的照顧者的關系互動中開始的,也受到成長環境的影響。

根據Linehan的生物社會模型,個體的情緒表達方式、情緒反應會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

而父母對個體情緒的忽略與虐待這樣的家庭無效環境則會加大青少年自傷行為發生的可能性。

也就是說,不當的情緒表達方式(如自傷)的形成與親子之間的互動模式有關,孩子自傷行為的背後是親子關系的問題。

嬰兒時期,我們表達自己需求,引起父母注意的方式便是哭。如果父母可以在孩子啜泣時便出現,安撫嬰兒,那麼嬰兒也不會容易大哭;

而若是隻有當嬰兒嚎啕大哭,哭了很久時父母才出現,那麼嬰兒可能會在潛意識中形成這樣的認知模式:隻有我哭得夠大聲,媽媽才會出現。

而長大後在親子互動模式中也同樣,當孩子意識到自己的哭鬧無法引起父母注意,讓父母滿足自己時,那麼他隻能選擇更激烈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

青少年心理:青少年自傷,說不出的痛,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珍珍從小在跟父母的相處中,一直是以激烈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訴求和情緒,用過激的行為去反抗父母;

而這樣的互動方式随着孩子個體意識的自主性的萌芽和發展,會加劇孩子表達情緒的時候選擇越來越激烈的方式。

來到青春期時,親子之間也形成了強烈的對抗性,一旦出現沖突,不是你“死”,便是我“亡”。

02

對父母的報複,傷害自己,懲罰父母

有一句話叫做“我傷害不了我的父母,是以我通過傷害自己來懲罰他們”。

在高控制欲父母的教育下長大的孩子,個體性和自我意識的發展被壓制着;在父母面前,自我感受被完全壓抑,自我要服從父母的意志。

這時候,“我”這個主體在自己看來已然不屬于自己,更像是父母的“附屬物”。

有位網友這麼形容自己的“升學的壓力,快速的趕課,父母說的永遠隻有學習,我感覺他們恨不得我全部去除情感,變成學習機器一般”。

本處于高度敏感和關注自己感受的時期,但卻不得不服從于某種外部規範,這給青少年帶來的壓力與問題也就越多。

是以,無力的他們在選擇自傷時,更像是在對父母的反抗和對父母的懲罰,仿佛自我傷害是唯一可以與父母博弈的籌碼。

青少年心理:青少年自傷,說不出的痛,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澳洲的米切爾博士認為,青少年群體自傷行為的背後,其實是在表達:我要檢驗你是否喜歡我,我要引起你的注意,我要吓唬你們,我要報複你們,我很絕望。

他們渴望得到一段被關注的關系,自傷是希望被了解、被重視、被認可。

例如前面案例裡的珍珍,她一方面通過自傷來表達自己的絕望,更重要的是,她渴望父母能夠了解自己,能夠看到自己。

03

回避體驗當下的消極情緒

有學者認為,自傷行為的發生與個體體驗到的負面情緒有關,很多時候,選擇自傷的個體是用這樣的方式來回避或逃離自己不想要或厭惡的内在體驗,如想法、軀體感覺、痛苦等,主要的對負面情緒體驗的回避。

有一位讀六年級的男孩,學業壓力很大,而且母親還會給他布置很多額外的學習任務,并要求他完成。

每次當他感覺自己難以承受了,便會有強烈的自傷想法,也會用美術刀劃手,這時候,他會感覺自己好像沒那麼難受了,壓力感也會有所緩解。之後,他便形成了自傷的習慣。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青少年會不止一次地進行自傷行為的原因,當自傷行為可以很好地幫助他們逃避體驗負面情緒時,這一結果會強化了孩子的自傷行為,久而久之,自傷便成為了一種自動化的逃避模式。

青少年心理:青少年自傷,說不出的痛,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而根據大量關于自傷的自我回顧性自我報告顯示,大部分自傷者報告在自傷行為後,自身被喚醒的負面消極情緒,如緊張、焦慮、受挫、憤怒、傷心、自我厭惡、壓力感等,都得到了顯著的緩解。

是以,當青少年陷入強烈的負性體驗時,自傷便成他們擺脫消極情緒時的首選手段。

在《折翼的精靈》一書中,作者呼籲道:“無論父母、還是社會工作者、心理咨詢師,都需要把自傷看作孩子用無聲的方式在進行‘痛苦’或‘呼救’。

這兩種呼喊都代表着孩子對特定支援的有效請求。一旦了解了孩子的潛在動機,就能為孩子提供合适的支援,有效制止和預防自傷現在在青少年中的蔓延。”

當我們發現孩子自傷時,請避免這樣去跟孩子溝通:“别人經曆更慘的事都活得好好的,你怎麼一點小事就要死要活的”、“你這麼鬧難道别人就會注意你了嗎!”、“你為什麼要這麼做?!你這樣把生活弄的一團糟!”......指責、說教的話隻會讓孩子更痛苦。

而要緩解他們的痛苦,可以這樣跟他們溝通:“我很擔心你,你願意跟我聊聊嗎?”,“如果你想要找人談談的話,我永遠在這裡”、“我想知道我現在怎樣才能為你提供最好的支援?”……

在溫和、不帶評判的溝通中鼓勵孩子合理的發洩内心的情緒,給予孩子耐心的陪伴與安慰,幫助孩子形成健康的疏解情緒、表達情緒的方式。

▎本文為中心原創文章,轉載時請标明出處,未經許可擅自使用者,本公司保留依法追究的權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