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狂飙》大結局引發熱議,它留下的3個疑問,是時候解開了

老實說,你們對《狂飙》今晚的大結局,還滿意嗎?

依我看來,是好壞參半。

好的地方在于,編劇和導演結局快刀斬亂麻,把主要角色的命運交代地清清楚楚,“大嫂”之死拍明白了,幕後黑後背後的黑手也揪出來了,還有一處安欣再給高啟強送餃子情感累積之後爆發的高潮。

不太好的地方在于,這集依然延續了收官部分所有的缺點:

其一,收尾不夠過瘾。

正如網友總結的,大結局果然還是通過内部舉報,可以說高曉晨的招供和黃瑤的反水是督導組收網的關鍵,剩下的隻需要順藤摸瓜,而幾個關鍵反派最後幾乎是束手就擒,但故事有來有往才更好看。

其二,幕後“大老虎”抓得讓人意猶未盡。

趙立冬确實和何黎明一起倒下了。孟德海的結局也已經交代,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黃老有沒有處理,結局如何,不交代他的結局,就差口氣。

其三,正面角色塑造不足。

實事求是地說大結局之夜本該是正方重要功臣的黃瑤成為網友争議的焦點。關鍵就是高啟強和黃瑤的父女情寫得太沖突,黃瑤在寫給安欣的信中說了,自己一直在演戲,一直恨高啟強,這個邏輯本來是非常成立的。

但問題出在情節安排:但凡安欣再晚來一步,高啟強就為了黃瑤跳下去了,而不到三分鐘黃瑤就拿出證據把高啟強送上死刑台。

觀衆從理智上當然了解黃瑤的選擇,但從情感上未必都能接受(包括我),因為人心是肉長的。

此外,安欣和小五的感情線多少有點多餘,确實沒必要給安欣強行安排感情歸宿。

但哪怕隻憑這麼一場戲,這個大結局也遠遠算不上爛尾:一個細節對比。

吃餃子。

21年前的大年夜,面對被打得頭破血流反被抓進派出所的高啟強,安欣心懷不忍。

《狂飙》大結局引發熱議,它留下的3個疑問,是時候解開了

最終在不違反規定的基礎上,想着法子讓高啟強吃上了餃子。

高啟強無以為報,隻有舉起皺巴巴的水杯,祝安警官新年快樂。

一個挂着凄慘的淚痕,一個洋溢着天真的笑容,一下就把兩個人的情誼鋪排開來。

再看大結局。

高啟強即将執行死刑,臨死前,安欣又給他送來了一盒餃子。高啟強說出了真心話,“這二十年我吃過最好吃的餃子,就是2000年你給我吃的那頓餃子” 。

《狂飙》大結局引發熱議,它留下的3個疑問,是時候解開了

餃子的樣子好像都沒變,也還是沒放醋,但二十年後已經物是人非。

高啟強悔悟,如果當初他沒有跟唐小龍唐小虎去找徐雷,也不會落到如今的下場。他最後問安欣,如果他還是那個舊廠街賣魚的高啟強,安欣還會不會和他做朋友。

安欣回答,哪有那麼多如果啊。高啟強眼裡瞬間充滿淚水。

《狂飙》大結局引發熱議,它留下的3個疑問,是時候解開了

是啊,人生哪裡有那麼多如果,如果當初高啟強不那麼選擇,也就沒有《狂飙》的故事了。

從好友到對手,再回到當年的餃子,張譯和張頌文的吃戲貫穿了整部戲,也奠定了演員們演技“狂飙”的基調。

開播以來,《狂飙》可謂一路狂飙,先成為愛奇藝站内熱度值最高的電視劇。又連續拿下全網收視第一。

收官之夜央視收視再度最高破3輕松奪冠,

全網熱度一騎絕塵,

還霸榜微網誌熱搜前三。

豆瓣評分也落在了9分大關,即使大結局小降0.1,還是穩穩的現實劇口碑第一梯隊。

可以說無論是網絡熱度、平台收視率,還是各項口碑,《狂飙》毫無争議地坐穩了開年第一“爆劇”寶座。就連劇中賣魚強的睡前讀物《孫子兵法》都一夜爆紅。

既然一切已經塵埃落定,那麼,劇集留下的3個疑問,也就到了該解開的時候了。

1、為什麼導演說這個結局是慘勝?

其實許多觀衆之前看了導演說的慘勝還擔心,結局會不會刀觀衆一下,于是為安欣捏把汗。

沒想到安欣毫發無傷,甚至整個行動組都無人受傷,而反派該落網的都落網了,那麼何來慘勝?

一個個說。

先說陳書婷死亡之謎。

高啟強跟高啟蘭談心,講出了當年的真相。當年高曉晨因為頭腦發熱,犯下228槍擊案恐吓王力,結果惹怒了趙立冬。

蔣天跟高啟強發生沖突,高曉晨再次沖動,又想要找對方幹架。結果人沒找到,還害死了自己的媽媽陳書婷。

後來過山峰承認,陳書婷之死并非意外,是他跟蔣天合謀造成的。這确實是相對合理的解釋,之前許多網友猜測的黃瑤下的手太殘酷了。

但終極“扮豬吃虎”的黃瑤确實是高啟強定罪的最大關鍵。

她先是給調查組寄送了高曉晨犯案的視訊證據,又給調查組洩露了高啟強錢莊的位址,還完成了對高家内部的分化,最後拿着關鍵賬本證據親手舉報高啟強。

這也大緻符合觀衆猜測,觀衆隻是沒想到她這麼狠,尤其是最後給高啟強緻命一擊,猶豫都沒猶豫一下,比高還要狠,是真正的殺伐果斷。

再看反派們的結局,也都在預料之内。

一是高啟強。

其實從失去陳書婷這個關鍵智囊,又失去了唐小龍唐小虎兄弟的左膀右臂開始,他就敗局已定。

陳書婷如果沒死,黃瑤斷然不可能如此輕松地完成一系列計劃。可以說陳的意外離世加速了高啟強的滅亡。

二是過山峰。

他将高啟強引誘到了屋頂,利用黃瑤威脅他跳樓,幾乎成功的時候安欣趕到,接下來是一段無間道大結局式的電梯大戰。

但故事沒有懸念,高啟強瘸着一條腿操着棍子和帶槍的安欣聯手制服了這個全劇最強殺手。

三是高曉晨。

一衆聰明人中,高曉晨确實看上去過于降智。

真的是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最後他全盤招供,給高啟強又多加緻命一擊,也交代了自己的結局。

四是趙立冬跟何黎明。

意外的是,趙立冬這個之前不僅幹掉了徐江,還殺害了譚思言和李響的狠角色,結局基本上沒有再多做掙紮,高啟強一落網,他也就倒台了。

《狂飙》大結局引發熱議,它留下的3個疑問,是時候解開了

倒台前他還牽出了當年黃翠翠案件的真相,由此也牽出了何黎明。

錄音顯示,何黎明才是當年黃翠翠遇害的關鍵主顧,黃翠翠也是因他而死。

随着他的落網,京海保護傘被連根拔起!

大結局何黎明落馬,孟德海被降為一級科員并強制退休,高啟強、唐小龍、趙立冬被判死刑,楊健被判有期徒刑十五年,高曉晨被判有期徒刑五年。

唯一結局較好的是被高啟強隔絕在生意之外的高啟蘭,得以去非洲援醫。

看上去,安欣終于完成了自己的“理想”,京海迎來了真正的藍天。

那麼問題來了,這為什麼是慘勝而不是完勝?因為正義遲到了太久。

有網友提到,大結局之夜,正是李響“頭七”。

他雖然采取了曲線反黑的手法想要扳倒趙立冬,但最終沒能成功,而李響的墓碑則更令唏噓:因為立碑人為刑偵支隊與京海市警察局。

結合小說原文可知,李響的父親,也被殺死。是以李家絕戶,無人給他立碑。

再想想倒在反黑路上的譚思言、陸寒,這些在風浪之中付出生命的人,終究沒能看到京海放晴的這一天。

哪怕是看到勝利的安欣,也從一開始的勇敢可愛到滿頭銀發,變得不敢相信任何人,也是因為他堅持反黑,放棄了女友孟钰,間接導緻了孟钰一家的悲涼結局。

至此,他心愛的女人走了,師父沒了,最好的戰友沒了,徒弟沒了,吳剛飾演的督導組組長陪他在墓園祭奠完就會起身回去複命,在京海他徹底成了孤家寡人。

這當然是慘勝。

2、大結局的演員,到底誰封神?

《狂飙》能成功,在我看來,首功在于演技。

有觀衆說,《狂飙》組裡但凡有一個不想好好演戲的演員,這戲都可能會崩。

的确如此。

因為《狂飙》一開始就将重點放在人物的成長上——黑怎麼成為黑,而白又是如何一天天堅持下去?

以人物為本而非《罰罪》那樣懸念驅動的故事,大大增加了演員的表演難度。

而劇集之是以如此成功,也是因為與以往許多國劇中單薄、臉譜化的角色不同,《狂飙》角色大都有血有肉,包括老默這樣的棒棒糖殺手、王秘書這樣的反派,他們展現出的特質,往往不隻一面兩面,甚至是多面。

這些好演員,讓演技,這個在流量時代粉絲追捧中越來越虛的詞,變得擲地有聲。

那麼大結局演技封神的,到底是誰?

接下來請看《狂飙》大結局“劇帝”入選名單。

第一位:當然是張頌文飾演的高啟強。

可以說《狂飙》的“大火”是張頌文燒起來的。

高啟強,大概是繼《人民的名義》祁同偉之後,最火最出圈的反派。

更關鍵的,是高啟強這個人物的成長和變化,是整部戲的推手,也是整部戲的沖突點。

高啟強一路走來,曆程非常清晰,人物弧光明了,讓無數觀衆看得入了迷。他手上沾滿了鮮血,但同時他又是一個有血肉的反派,對自己人可以說有情有義,老默的女兒天天想着扳倒他,但他可以為救黃瑤跳樓。

大結局之前,張頌文的表演可以得滿分。

但萬萬沒想到,大結局的張頌文,表演超出了滿分,也就是所謂的——神來。

張頌文演得好,好在層次。兩集故事,被他演出三種層次,而且層層遞進。

第一層:有情有義。

陳書婷死去這段戲,張頌文的表演可以用“心痛欲裂”來形容,全程哭到崩潰,但他哭也是背着所有人哭的,因為老大不能暴露自己的脆弱,張頌文的演技代入感太強了,也令人十分動容。

第二層:悲欣交集。

剛舍命救下黃瑤,就被黃瑤當衆舉報那段。

張頌文演技一整個炸裂,情緒瞬間從之前的緊張女兒,變成了不敢相信,再到複雜莫名。

那情緒說不出來是難過是後悔還是坦然,或許還帶着點無奈,他拖着一條救黃瑤受傷的瘸腿捧着黃瑤的臉時候,既像是釋然、原諒,又有點想把黃瑤解決了的感覺。

這種情緒碰撞甚至自相沖突不是不準确,而恰恰是太準确了。

第三層:原形畢露。

執行死刑前從被叫到走向行刑台那段戲,曾經嚣張得意的黑老大,如今腿發軟到幾乎要人攙扶。配合着悲涼如寒夜的bgm,毫無暴力血腥,卻看得人頭皮發麻、不寒而栗。

觀衆肯定是沒見過執行死刑前的人什麼樣子,但張頌文演出來就會覺得就應該是那個樣子,張頌文在肢體上解鎖了太多情緒,展現了心理崩潰後一個普通人的諸多失控反應。

這無聲的恐懼,精準地诠釋了人的求生本能。

可以說看了第一集,觀衆就仿佛見證了高啟強的半生,看着他從一個唯唯諾諾、被欺壓得喘不過氣的菜場魚販子,成長為黑道“教父”式人物,最後又走向死刑台。

張頌文演出的層次,層層之間并不是斷裂的,而在情緒上有一個順暢的拐點。一個好人如何變壞?我們看到了完整的變化過程。

《狂飙》大結局引發熱議,它留下的3個疑問,是時候解開了

這絕對是張頌文演技的封神時刻,原本大家都以為接下來的兩大電視頒獎禮中,雷佳音會像金鷹獎一樣輕松收獲視帝,現在看,他會面臨兩個強勁的對手,其中一個幾乎是不可戰勝的。

第二位:張譯飾演的安欣。

必須要承認,相比起人物性格變化更豐滿更多樣的高啟強來說,塑造一個令人滿意的安欣,難度更高。

因為觀衆更難相信一個人會如安欣這樣堅持21年,始終保持着人性之光,但張譯的表演依然是讓人放心的。

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張頌文飾演的高啟強,換一個演技派來演,可能無法封神,但也大差不差。但如果換個沒經驗的演員演安欣,整部劇都會失色不少。

張譯的好,在于演出了人物簡單中的複雜。

包括大結局,張譯的表演總有着恰到好處的分寸感,該松弛的時候松弛,該緊繃的時候緊繃。

跟張頌文的餃子戲,張頌文的情感如滔滔江水洶湧而來,而張譯的表演方式舉重若輕,看似沒那麼過瘾,更偏向一種大巧不工的感覺,沒有太多設計和發揮。

是以這個角色看似不如張頌文突出,卻就像一根定海神針。一個字形容,穩!

張譯的好,就好在精準。

《狂飙》大結局引發熱議,它留下的3個疑問,是時候解開了

是不是隻有主角的表演能封神?

我認為不是。

有些靈光一閃的段落,同樣值得封神,比如鄭家彬飾演的王秘書,讓觀衆讨厭了一整部劇,但大結局趙立冬讓王秘走的時候,他把王秘書那種糾結和不舍演的太到位了。前面一直收着,到最後,傷心之情一閃而過。

雖然觀衆心知這是兩個人渣,但這兩個反面人物之間的情感被演繹得竟然有那麼一瞬間讓人動容,人性是複雜的。

3、《狂飙》為什麼能成為開年神劇?

最後說一下,《狂飙》為什麼能成為開年大爆劇。

自2017年《人民的名義》大火後,以反腐掃黑為主題的劇集就開始在熒幕上接連開挂,也在不斷融入各種類型劇的技法。

但從2020年《巡回檢查組》、2021年《掃黑風暴》到2022年的《罰罪》,多的是爆劇,卻從未有一部熱度媲美《人民的名義》的大爆劇,豆瓣評分也多半在7分上下,口碑隻算尚可。

《狂飙》為何能一夜飛升?

首先是劇集集合了過往掃黑劇的優點,将掃黑劇特質完美融合到了一起。

之前的掃黑劇雖說拍攝及叙事技法愈發精熟,但卻陷入了同質化的怪圈,無論創作者還是觀衆,都亟需新的突破。

而《狂飙》既熟練運用了掃黑劇各種手法以及成熟的類型元素,還突破了過往掃黑劇罪案引入的模式,同時又貫徹了爽劇邏輯。

縱觀高啟強的逆襲之路,好像是大男主爽文。

更新打怪、收編高手、甚至遙控指揮,觀衆看得通體舒暢,如果不是因為他是反派,簡直「想跟強哥一起搞事業」。

二是人物塑造超過了過去五年任何一部掃黑劇。

劇集以二十餘年的時代變化為背景,花費大量筆墨刻畫出了一位共情力超群的反派主角。

但精彩的不止高啟強,整部劇以人物成長為主線,由三個單元組成,每個單元長度約十三集,各自圍繞一個核心事件展開,最終彙聚成一代人的命運。不誇張地說,在人物塑造方面,《狂飙》都已經接近了完美的程度,可以說達到了目前國産掃黑劇的一個小巅峰。

《狂飙》在演員陣容安排上的最大優點,就是完全抛棄了所有流量明星,男一男二号選擇了張譯和張頌文兩大戲骨來壓陣不說,老戲骨還多,老戲骨多也不稀奇,稀奇的是類似老默、高啟盛、高啟蘭、王秘書、唐家兄弟背後不太知名的演員發揮地還好,高葉的大嫂角色還爆了。

精湛演技下,國産劇常有的配角刻畫單薄的缺點就被大大弱化了。觀衆從頭到尾看的都是好演員飙戲,怎麼能不爽。

但關鍵的是第三點,導演拍出了史詩感,觀衆也看懂了。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導演徐紀周直言,這兩年刑偵劇拍得挺多的,基本上都走懸疑路線,像《狂飙》跟民生貼這麼緊的沒有。

徐紀周并未掩飾他的野心:“這部戲是想講中國20年社會變革,希望從人帶出來。“

這正是《狂飙》能飙起來的關鍵,它太與衆不同,也太大膽了。

難怪有小演員調侃說劇組拍了一百集,也有觀衆信,因為劇集突破是真的夠大。

用徐紀周的話說,現實主義的創作原則是“要精心修飾,修飾到觀衆看不出來,但能體會到”。

那些為《狂飙》打出高分的觀衆,也正是感受到了這份用心。

是以《狂飙》的精彩隻是高啟強嗎?更是從他身上折射出的,我們經曆過感受過的時代。

飾演高啟強的張頌文發文說:“選錯了,走歪了,往後多走的每一步,都得付出代價。”

安欣和高啟強兩個人這二十年,沒有拍成偉光正,而是細膩呈現出黑惡勢力的腐化和利益鍊,以及掃黑除惡的艱辛。

21年時間轉瞬即逝, 本質上,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選擇承擔結果。

誰又能想到安欣當年一頓餃子送出去,會有後來那麼多故事。

但就像高啟強說的,就算知道結局,你還是會送。

是命運也是宿命,故事是以動人。

劇集想要“勾勒時代推波助瀾下兩個對立的小人物的命運曲線,以此牽引觀衆目光去剖析人心嬗變、人性沉淪”。

39集看下來,《狂飙》完全做到了。《狂飙》雖不完美,大結局也有瑕疵,但它配得上,成為開年第一炸。

主創夠敢,夠用心,拍出來的劇,也夠好看。

而這樣的結局也再次印證了,觀衆對于好作品、好演技的選擇。觀衆的選擇,也總會反過來決定國劇和好演員的命運。

《狂飙》雖然大結局了,但我相信這隻是開始。

接下來,看2023年的國劇,如何「狂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