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很多小夥伴看《流浪地球》後期都流淚了,但半隻貓卻在看到太空電梯升空的鏡頭時,流淚了。
聽着阿鲲太空電梯的音樂,看着疾速飛馳的太空轎廂,我突然感覺,中國科幻,要和這部電梯一樣起飛了。而我,一個科幻電影迷,有幸趕上了躺。
這一期,半隻貓就從 起源、運作方式、電梯構造3個方面,為詳細解讀 “太空電梯”。

#流浪地球##電影流浪地球2##流浪地球2##太空電梯##吳京說流浪地球2是中國科幻的底氣#
一、起源
1895年,俄國火箭專家齊奧爾科夫斯基(Knostantin Tsiolkovsky)第一次提出了太空電梯的概念。他設想建造一座一百公裡高的“埃菲爾鐵塔”,并在巨塔的頂端建造“天空城堡”,通過電梯的方式通達。
奧爾科夫斯基
1979 年,科幻三巨頭之一的亞瑟 · 克拉克在科幻小說《天堂的噴泉》中首次描繪了 “登天電梯” 這一橋接空地的龐大設施。
《天堂的噴泉》
“在赤道上空36000公裡的同步宇宙空間站裡,把一條纜索和地面上巨大的軌道塔連結,由于該空間站和地球同步,是以相對于地球來說空間站就是靜止的,如此一來就可以不使用火箭也能進入太空,有效載荷也可以大幅提高。”
2012年,我們的鄰居日本曾經提出,計劃在2050年之前,建成太空電梯,将乘客帶到36000米的高空。但是如果沒有基建狂魔的參與,我表示非常擔憂。
計劃概念圖
總之,目前為止,太空電梯僅僅還是一個概念,無法實作。
在國外一些科幻作品中,也曾經有過太空電梯的橋段,但《流浪地球2》中的太空電梯,是半隻貓看過最完整,細節最多,最可能實作的太空電梯。反正就是對味。
二、運作方式
太空電梯
《流浪地球2》中的太空電梯,建在非洲中部西海岸的加蓬,位于赤道線,
是人類曆史上最高的建築物,最高處可達9萬公裡
太空電梯的主體是連接配接太空站和地球發射平台的纜繩結構,可以用來将人和貨物從地面運送到太空站。方舟空間站的所有施勞工員和工程材料,都依賴于每天太空電梯往返的運輸。
太空電梯的轎廂空間很大,可以容納許多宇航員來回往返太空,極大提高了通勤效率。就像一個宇宙高速公路上的巨無霸。
當然也不是誰都可以随随便便坐的,乘客必須穿戴壓力服和氧氣面罩,并接受專業的宇航員訓練,才能夠乘坐電梯。當電梯開始加速,絕大部分人都會出現暈厥的症狀。
太空電梯采用分段式動力推進,一開始有發動機推動,像火箭一樣噴射出去,每個電梯艙有4對8個推進器,8根纜線引導。
到了一定的高度後,轉為磁力抓取,像正常電梯一樣繼續上升,最後和空間站對接
磁力抓取
在傳回地球時,為了應對穿越大氣層的摩擦生熱,電梯艙會在太空中注水,瞬間形成冰盾,把火焰融成冰。避免艙室與大氣直接摩擦,節省傳回成本。
底部注水
三、電梯構造
電梯構造圖
最底部是登機平台Boarding Platform,建在海面上。
發射平台
發射平台遠景
在2000公裡至3600公裡之間,是同步軌道站SYNCHRONOUS ORBITAL STATION,1号站和2号站,他們的控制中心則在登機平台附近
4000公裡處是物料儲存區MATERIAL STORAGE AREA
4000公裡至7000公裡之間,有實驗區EXPERIMENTATION AREA
7000公裡處是維修區MAINTENANCE AREA
10000公裡處是方舟空間站,也是目前為止太空電梯的終點。
方舟空間站就類似于《流浪地球》裡的領航員空間站,是與地球伴飛的重要計劃之一,攜帶着人類的文明資料,以及物種DNA。
接下來很長一段距離尚未開發。
90000公裡處是平衡艦COUNTERWEIGHT DROPSHIP,太空電梯的最高點
保持平衡
主要作用是保持纜線的垂直狀态。同時也是地面與月球之間運輸船的停泊點。
概念圖
電梯轎廂内部則相對比較簡潔,乘客區和物料區在同一個空間,另一頭是操作區,艙門在中間
轎廂内部構造圖
好啦,以上就是半隻貓為你帶來的太空電梯的資訊,更多細節,就得你自己去電影院裡看啦。